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01137443/9787301137444
条形码:97873011374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政府公共关系》讲述了: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与社会的“接触面”;是政府的“窗口”,也是社会的“眼睛”。政府公共关系时代到来,政府和公务员需要直面公众和正视媒体。政府在正常状态下,需做好公众引导,搭建公关平台,应用媒体渠道,实施科学管理,从而全方位塑造公众认可的良好形象。政府在危机状态下,需做好危机沟通,积极调解冲突,应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争取转危为机,渡过难关。政府公共关系的应用,服务于政府引领社会科学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 唐钧,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危机公关、应急管理、社会维稳、风险治理、政府形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主持参与了“社会维稳风险治理与科学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城市安全与应急规划”、“信息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等项目。专著:《公共部门的危机公关与管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危机公共关系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主编:《政府公共关系策略与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中外紧急救援成功案例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编辑推荐 《政府公共关系》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政府公共关系时代的到来
政府公共关系概论篇
第一章 政府公共关系概述
第一节 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共关系概况
第三节 政府危机公共关系
[案例研究]英国政府(政党)公共关系
政府常态公共关系篇
第二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形象塑造
第一节 政府形象的要素与机理
第二节 政府形象塑造中的问题与原则
[案例研究]北京申奥的形象建设与公关活动
第三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公众引导
第一节 政府内部公众的全员公关
第二节 国内社会公众的牵引指导
第三节 国际公众的求同与合作
[案例研究]中国政府节约能源的公关活动
[案例研究]中俄互办“国家年”
第四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平台搭建
第一节 发布和展示型专题活动
第二节 参与和体验型专题活动
[案例研究]重庆直辖市十周年庆典
第五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媒介应用
第一节 政府常态公关中的媒介分析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关中的媒介应用
[案例研究]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的公关媒介选择
第六章 政府常态公关的科学管理
第一节 政府常态公关的策划
第二节 政府常态公关的评估
[案例研究]“创意英国”在中国的公关活动
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篇
第七章 政府危机公关概述
第一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原则
第二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步骤
第三节 政府危机公关的责任模型
第四节 政府的转危为机
[案例研究]哈尔滨市“饮用水问题”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
第八章 政府的公众危机公关
第一节 公众危机公关的基础
第二节 政府与公众的危机沟通
第三节 公众的冲突调解
[案例研究]政府信访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第九章 政府的媒体危机公关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政府公共关系能够展示政府形象,包括政府行为及与社会各界接触面上的所有关系,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总称,是政府处理与社会各界关系的统称。
通过政府公共关系这个平台,政府的理念、行为与社会各界的预期、要求产生互动,发生关联。在民主和法治时代,政府公共关系平台的作用日益广泛,影响更加深远。
第一,环境推动政府公共关系的到来。一方面,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行为的终端。政府的决策、政策执行等几乎所有方面,都要通过政府公共关系的“窗口”与社会各界发生联系。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各界通过政府公共关系对政府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政府公共关系又是政府行为的始点。政府的理念和行为,尤其是与社会各界广泛接触的领域,会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各界的诉求;从公共关系的方面开展行为,推动相关的创新与改革。
第二,公众要求政府公共关系的践行。从理念层面,政府以“民意”引导“回应型”政府的建设,以“民心”引导“责任政府”的建设,以“民愿”引导“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操作层面,政府更加广泛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越来越熟练地应用公共关系方式方法,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公共关系平台,稳步提升政府公共关系的社会效益。
政府公共关系时代所带来的,将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治理模式,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全面改革。
文摘 政府公共关系概论篇
第一章 政府公共关系概述
本章全面介绍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情况,包括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特征、原则,政府常态公共关系和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要素、原则、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辅以英国政府(政党)公共关系的实践为案例,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况。
第一节 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由于政府自身性质及其涉及公共领域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公共关系引入政府领域后,我们难以对政府公共关系给出统一的定义。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政府公共关系的内涵
1.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
根据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我们可以对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作三种界定。
第一种,狭义的界定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而采取的专项公关手段。
第二种,较广义的界定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有效的现代化传播途径和沟通手段,与社会公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塑造形象和获取支持的活动。
第三种,广义的界定认为,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政府公共关系,主要采纳第三种广义的界定方法。
2.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要素
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其要素。
第一,政府公共关系以政府部门和公务员为主体。
政府公共关系与国情紧密相关,本书立足于中国现实情况,开展政府公共关系的研究。从广义上讲,政府组织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以及执政党的组织机构;从狭义上讲,政府通常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一般情况下采用广义的政府概念,即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政府各个组成部门等。政府公务人员同样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在全员公关的理念下,政府每个成员都应对政府形象负责。其中,领导者和窗口行业人员是政府公关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