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9787802371125
条形码:97878023711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防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人类军事斗争在历经材料对抗、能量对抗之后,已进入了信息对抗的时代。
如果说,大约20年前有关信息战的概念还只酝酿于个别天才人物的头脑,那么今天已成了街谈巷议、妇孺皆知的东西了。
但是,在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信息战热潮中,似乎掩盖着一种盲动,暗藏着一个陷阱,存在着一类误区。
事情还得从信息论的创始人说起。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出版了他那举世闻名的《信息论》。在书中,申农深入分析了信息的作用,给出了信息的定义及计量方法,并且高瞻远瞩地指出,信息的广泛用途,将涉及到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社会认知。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舆论战概述
第一节 舆论与舆论战
第二节 舆论战概念的演变
第三节 新闻媒介与舆论战
第四节 媒介形态与舆论战
第五节 大众传播与舆论战效果
第三章 口语传播时期的舆论战
第一节 口语的战时舆论功能
第二节 口语舆论战的运用
第三节 口语舆论战的特点
第四节 口语舆论战的地位
第四章 文字与印刷时代的舆论战
第一节 图文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图文媒介的战时舆论功能
第三节 图文媒介舆论战的形式
第四节 图文舆论战的特点
第五节 图文舆论战的地位
第五章 电子传播时代的舆论战
第一节 电子传播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电子媒介的战时舆论功能
第三节 电子舆论战的样式
第四节 电子舆论战的特点
第五节 电子舆论战的地位
第六章 网络时代的舆论战
第一节 网络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第二节 网络的战时舆论功能
第三节 网络舆论战的样式
第四节 网络舆论战的特点
第五节 网络舆论战的地位
第七章 信息战与舆论战
第一节 信息战
第二节 战争的信息模型
第三节 信息时代的舆论战
第四节 信息战中舆论战的作用方式和手段
第八章 舆论战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舆论战技术历史变迁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舆论战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三节 技术手段与舆论战的螺旋互动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人类军事斗争在历经材料对抗、能量对抗之后,已进入了信息对抗的时代。
如果说,大约20年前有关信息战的概念还只酝酿于个别天才人物的头脑,那么今天已成了街谈巷议、妇孺皆知的东西了。
但是,在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信息战热潮中,似乎掩盖着一种盲动,暗藏着一个陷阱,存在着一类误区。
事情还得从信息论的创始人说起。
众所周知,作为现代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出版了他那举世闻名的《信息论》。在书中,申农深入分析了信息的作用,给出了信息的定义及计量方法,并且高瞻远瞩地指出,信息的广泛用途,将涉及到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社会认知。
文摘 此外,电子合成技术成为电子舆论战中-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焦点。运用电子合成技术制造假新闻、假图像、假声音、假消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卫星定位测向和电视传播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信号模拟和仿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合成虚假战况在电视节目中播出,并炮制了一个塞族人屠杀阿族人的所谓“万人坑”事件,准备将这些所谓证据提交给海牙国际法庭;运用声像技术模拟伊军战场指挥员的声音以误导对方决策层。
第二,通过隐秘性宣传进行无形控制。电子传媒的隐藏性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渗透力。在战争中对敌宣传往往要采用欺骗手段,长期以来欺骗手段一直用于麻痹敌人的思想、抑制敌人的辨别能力和离间其团体协作。盟军曾用出版物、信件和传单等材料进行宣传,试图鼓动德军开小差或投降,但都不如广播成功。电子传媒在迷惑敌人方面具有天生的优势。据记载,在盟军西欧登陆日至德国最后投降的期间,大约有70%西线服役的德军收听了盟军的无线电广播。该数据,一方面表明盟军广播覆盖面至广,一方面又显示了盟军广播接受率之高。前者得益于大量的资源投人,后者则归功于科学的伪装技巧。
此外,在舆论战中对敌方传媒实行电子入侵和接管的频道切人手段,使敌方军民在毫不察觉的情况下,收听己方舆论宣传;对敌方电子信号进行干扰,迫使敌方军民只能借由他国新闻来了解战况信息等方式,都在无形中加强了舆论控制。
从公开性宣传和隐秘性宣传两方面来看,无论是有形控制还是无形控制,舆论战主体对战时舆论传播控制的力度空前加强,其支配和改变公众对战争的态度变得更为简捷和快速。主体通过电子媒介可以迅速组织、设置、制造舆论。电子媒介无可争议地成为这一阶段舆论战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