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309027907
条形码:978730902790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
内容简介 《货币银行学通论》是复旦版的“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之一。《货币银行学通论》共分十三章,分别阐述了货币与信用、利息论、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及其调整、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等问题。《货币银行学通论》适合大专院校经济、管理、财经等专业师生、金融工作者阅读。
编辑推荐 大学管理类教材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
本套丛书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校相关院系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邀请各学科的博士生导师领衔,采取确立主干课程,不断使用修订再版;及时补进新知识、新课程的“滚动开放”形式组织选题。丛书出版后,经二百余所大专院校近年来本科及工商管理硕士(MBA)班的使用,已成为广大师生的首选教材,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 货币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功能
第三节 货币的类型
第四节 货币本位制度
第五节 货币的现代定义
第六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利息论
第一节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息理论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种类
第五节 利率的作用
第六节 利率管制与利率自由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二节 货币市场
第三节 资本市场
第四节 证券的收益与估价
第五节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建设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金融体系及其调整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第二节 现代经济中的金融体系构成
第三节 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与变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组织形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创新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立法与管理
第五节 我国专业银行的改革与企业化经营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存款扩张机制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与方法
第五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四节中央银行与货币扩张机制
第五节我国的中央银行及其改革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货币需求
第一节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第二节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
第三节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数量理论
第四节现代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第五节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第六节货币的流通速度与稳定性问题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货币供给及其特性
第二节通货的创造
第三节M1的供给模型
第四节M2的供给模型
第五节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第六节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货币与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
第一节IS--LM模型:基本结构
第二节IS--LM曲线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问题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
第二节通货膨胀的类型
第三节通货膨胀的影响与作用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五节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六节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宏观金融调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制度
第二节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
第三节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第四节市场经济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
序言 货币银行学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科学体系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货币银行学说的发展与进步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涉,科学的空白被填补了;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进程被迅速推进的结果。我国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推动了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之中,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化浪潮的冲击下,经济体制的国际接轨也使我们以往的货币金融学说显得陈旧且过时,货币金融学说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而得以展开。
货币银行学说既是经济学中传统的理论,又是新兴的发展中的学说。它的体系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阐述了传统的货币信用问题、银行体系及其运作、金融市场及其构成、中央银行体系与货币制度、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给、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政策的决定与金融调控、国际间的金融关系。在这个体系中,银行体系及其运作明显地处于核心地位,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直接融资体系的扩张,货币银行学说的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金融学说的重心也就会发生偏移,以往的货币银行学体系日益被现代金融学说所代替。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货币银行体系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货币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体系的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体系成熟的运行模式,不适应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体系。这一点在我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特别的明显。
文摘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货币与经济发展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经济,被称之为货币经济或信用经济,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一方面。从微观经济活动看,企业的活动,银行的经营,银企的融资关系,资本市场的组织与运行,都与货币信用关系发展直接相关;而从宏观经济活动方面看,一国经济的发展,物价的稳定,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财富的分配与积累,经济的增长与稳定,都体现着一国货币与货币政策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必须关心货币与金融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分析金融问题必先了解货币的基本问题。
1.货币的产生
人类社会具有货币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但在此之前的漫长历史中,人们一直生活在自给自足,没有货币的社会里。那么,货币是如何产生的。人们曾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如有人认为货币是“人们协商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货币是“国家强权的产物”。但现代经济学则从物物交换的困难上指出了交换的发展是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
交换是在早期社会生产发展与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初期的产品交换,都是实物性的交换,交易的规模小、频率低、产品种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