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力学(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2-11 10:57:08 作者:

 水力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7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9787304034979
条形码:9787304034979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内容简介 在《水力学(第2版)》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开放式教育的学习方式和环境,贯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精选内容,循序渐进,密切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开放式远程教育的需要,教材中设置了“本章学习要点”、“本章小结”和思考题“等,供学习时参考。
全书共分为10章,包括:绪论、水静力学、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水流形态与水头损失、有压管道中的水流运动、明渠均匀流、明渠恒定非均匀流、过流建筑物水力计算和消能设计、渗流、水力模型试验基础与量测技术。
编辑推荐 《水力学(第2版)》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水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1.2 液体的基本特征与连续介质的概念
1.3 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4 作用在液体上的力
1.5 水力学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水静力学
2.1 静水压强及其特性
2.2 静水压强的基本规律
2.3 压强的单位与测量
2.4 两种质量力作用下的液体平衡
2.5 作用在乎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2.6 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

第3章 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
3.1 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3.2 液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3 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3.4 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3.5 恒定总流能量方程的应用
3.6 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
3.7 量纲分析原理

第4章 水流形态与水头损失
4.1 概述
4.2 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
4.3 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的基本方程
4.4 水流的流动形态
4.5 层流运动及其沿程水头损失计算.
4.6 紊流的运动特性
4.7 紊流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4.8 局部水头损失
4.9 绕流阻力

第5章 有压管道中的水流运动
5.1 概述
5.2 简单管路的水力计算
5.3 复杂管路的水力计算
5.4 水击现象简介

第6章 明渠均匀流
6.1 概述
6.2 明渠均匀流特性和产生条件
6.3 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及几个相关问题
6.4 明渠均匀流计算

第7章 明渠恒定非均匀流
7.1 明渠水流的3种流态、相对波速和弗汝德数.
7.2 明渠水流的断面比能和临界水深
7.3 明渠的临界底坡.
7.4 明渠两种非均匀急变流现象——水跃与水跌
7.5 明渠非均匀渐变流运动基本方程
7.6 棱柱体渠道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7.7 弯道水流的流动特点

第8章 过流建筑物水力计算和消能设计
8.1 概述
8.2 堰流的水力计算
8.3 闸孔出流的水力计算
8.4 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消能与衔接

第9章 渗流
9.1 概述
9.2 土壤渗透特性与渗流模型
9.3 渗流的基本定律一一达西定律
9.4 地下河槽恒定渗流
9.5 集水廊道与井

第10章 水力模型试验基础与量测技术
10.1 概述
10.2 水流相似理论
10.3 水力模型设计及有关问题
10.4 水工模型试验的量测技术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依据1999年7月审定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以及2000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电大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审定会审定的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本教材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系列教材之一。
开放式教育是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它以工作在水利水电行业第一线的在职职工和社会青年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业余学习为主要方式,努力提高水利工作者的文化技术知识和素质。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环境、学习需要和学习方式,努力贯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精选内容,循序渐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便于学员自学的原则,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力学是一门具有丰富的理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全书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公式,有众多的经验半经验公式和各种系数和修正系数。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要灵活应用而不是生搬硬套,要注意各种公式应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努力培养和不断提高分析工程中的水流现象及解决水力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是水力学课程多种教学媒体一体化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
全书共分为10章:绪论、水静力学、水动力学基础、水流形态和水头损失、有压管道中的水流运动、明槽恒定流、过流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渠系连接建筑物的水力计算、渗流、水力模型试验基础与量测技术。
文摘 插图:


1.确定水力荷载
确定闸、坝等水工建筑物承受的静水压力或动水总作用力,以及透水地基上的渗透压力,为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2.计算过流能力
研究河流、明渠、管道以及水利枢纽的引水、输水和泄水建筑物所能通过的流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形式和尺寸提供依据。
3.分析水流运动形态
分析水流通过水工建筑物及其影响区域的流动形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不利的水流形态,以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正常运行。
4.确定水流能量的利用和消耗。
分析水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及损耗规律,减少在引水、输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对于水利枢纽在泄洪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的水流多余能量,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以确保水工建筑物和下游河道的安全。
5.特殊水力学问题
研究水利工程中遇到的高速水流空化和空蚀、掺气、振动、挟沙水流、波浪运动等问题:还要研究有害物质在水流中的扩散、降解和自净的环境水力学课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备坚实的水力学理论知识。
1.液体的基本特征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它们一般有3种存在形式,即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分子的间距很小,内聚力很大,所以它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承受拉、压和剪切作用。液体分子的间距比固体大,比气体小,内聚力比固体小,比气体大得多,所以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气体的内聚力最小,它极易膨胀和压缩,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总是要充满它所占据的空间。
液体和气体在微小剪切力作用下会发生连续变形或流动,我们把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可压缩性的不同是气体和液体的主要区别,而是否具有流动性则是流体和固体的主要区别。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