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页码:31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9787800807787
条形码:97878008077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并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非政府组织法律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列入“非政府组织研究丛书”中。重点是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的系统性研究。
作者简介 王建芹,女,汉族,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1997至2000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研修生,师从著名法学家姜明安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非政府组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非政府组织法律问题。重点关注从政治学、宪法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法律、道德、信仰的关系和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已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强化监督制约权力——中国反腐败的理性思考》,《第三种力量——中国后市场经济论》,《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
目录
导论
一、非政府组织:属性及研究范围
二、管制与规制:研究视角的切人
三、理论界的研究现状
四、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理论创新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的主体资格法律制度
一、非政府组织法律主体资格的取得
二、非政府组织的多重法律主体身份
三、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相对人地位简析
四、非政府组织中的行政主体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行为法律制度
一、对非政府组织行为的分析
二、非政府组织利公性行为的特点
三、对非政府组织的利公性行为进行法律规制的思路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管法律制度
一、政府监管行为界定及其意义
二、境外制度概览
三、政府监管行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政府监管行为主要内容的具体分析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救济制度
一、非政府组织法律救济制度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二、非政府组织法律救济制度
三、救济途径的新发展——软救济方式初探
第五章 社会团体的法律规制
一、社会团体的概念与分类
二、对社团行为的法律规制
三、社团罚——以行业协会为例
四、政府对社会团体的监管制度及法律救济
五、小结
第六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规制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地位
三、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四、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监督管理行为的法律规制
五、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救济问题
第七章 基金会的法律规制
一、基金会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二、基金会的法律地位
三、对基金会行为的法律规制
四、对基金会进行监督管理行为的法律规制
五、基金会的法律救济制度
第八章 事业单位法律规制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二、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
三、事业单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四、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及改革思路
五、事业单位的法律救济制度
后记
……
文摘 然而,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非政府组织却并非历来都采用广义的规制的态度,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是需要有一个从“管制”到“规制”的发展过程的。从我国现行有效的非政府组织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目前的法律体系对非政府组织还是在采用着一种“管制”政策的。在这里的论述中,“管制”实际上就是狭义的“规制”,即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约束等。以前,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总是抱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种不信任的态度就当然导致了严格管制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而这又进一步导致了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面I临着诸多困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得到政府的认可,政府也在逐步地改变那种严格管制的态度,而转向积极地培育、扶持和引导。[3]这就说明,非政府组织法律制度正在由“管制时代”走向“规制时代”。
后记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非政府组织法律规制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并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非政府组织法律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列入群言出版社“非政府组织研究丛书”中正式出版。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部分出版资助,以及群言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在此首先向参与课题规划并给予指导的我的许多同仁们表示感谢。
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近年来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兴趣,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总体上看,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在国内仍属于新兴的课题,相关研究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十分困难。本课题及本书的最终完成,是本书主编与前后四届硕士研究生历经多年努力的共同智慧的结晶。几乎每一章都几易其稿并几易执笔人,并经过了反复讨论,以至很多章节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得不推翻了最初的设想,从头再来。最终定稿前,本书主编又对全书特别是一些章节进行了大量删改与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