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05年中国杂文精选

发布时间: 2010-02-12 14:42:40 作者:

 2005年中国杂文精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34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ISBN:7535431925
条形码:97875354319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2005年的杂文界有一场关于公民写作的争论。虽然争论令人遗憾的陷入到与人有关的是是非非,但我更愿意看到其中真正的问题。
本年选作为一本“2005年大事评说集”而面世,而希望尽可能展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尽可能展现写作者呈现的思想的多种方式。因此,在入选篇目的选择上,着重选择了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心灵有独立观察和个性回应的作品。
一如往年,编者将推荐几位也许尚未被充分了解但是足以令读者信赖的作者,他们是刀尔登、王跃文、黄波、杨于泽。杂文写作越来越公式化的时期,他们坚持了自己的个性。刀尔登收放自如,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智慧;王跃文片言可以折狱,有生活历练所赋予的洞察力;黄波沉郁深邃,作品富于直贯古今的历史感;杨于泽心有别裁,展示出特异的思维风格。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2005年最有代表性的杂文精品力作,编者将推荐几位也许尚未被充分了解但足以令读者信赖的作者,他们是刀尔登、王跃文、黄波、杨于泽。杂文写作越来越公式化的时期,他们坚持了自己的个性。刀尔登收放自如,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智慧;王跃文片言可以折狱,有生活历练所赋予的洞察力;黄波沉都深邃,作品富于直贯古今的历史感;杨于泽心有别裁,展示出特异的思维风格。这里你将看到的是对社会、人生和个人心灵有独立观察和个性回应的作品。
目录
杂文是人的写作(代序)/刘洪波
历史写在哪里?/安立志
从范学贵看“走出书斋”的知识分子/毕舸
绝对的权力绝对使掌权者愚蠢/曹 林
双重国籍利国利民/曹思源
不想白投入,就停办哲学系/长平
……
文摘 书摘
历史写在哪里?
安立志
刘少奇蒙难之前,曾悲愤地说过一句今人尽知的名言: “好在历史是
人民写的。”
其实,作为物化的历史,体现为文物的,如宫殿或陵墓;见诸于史籍的
,如断代或编年;潜行于体制的,如典章或规制……人民并不是真正的“执
笔人”,其“作者”除“董狐笔”、“太史简”等极个别求真务实的史官外
,基本上还是统治阶级。只有后世对于某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是
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人民才有参与的可能。且不说武则天为自己矗立“
无字碑”是否真的出于“是非任由后人评说”,也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黎澍
先生关于所有人共同创造历史的学术新见,即就“历史是‘人民’写的”这
样一个命题,也有一个写在何处的问题。
一种是写在大地上。历史上的官宦富商,欲求名留青史,无非是在名山
大川之间、山阳水阴之地,立碑建亭,修桥造墓。人民“书写”历史,也并
不排除这类形式。《中国青年报》五月二十五日报道,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的
塔园,我国第一座“文革博物馆”已然竣工,同时,我还从网上看到五月二
十五日上海《外滩画报》刊发的几帧图片。它的建成,使巴金先生二十年前
关于建立“文革博物馆”的提议变成了现实。据当事者称,这座以“文革”
为主题的博物馆,完全是由民间力量建磷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人
民“书写”历史的范例。既日“文革博物馆”,当然是以收集“文革”的文
物为宗旨,对于这场历时十年之久、覆盖全国的政冶运动,文物的来源不会
成为问题;但由于它的民间性质,鉴于中国的传统和体制,要使这样一个仍
有争议的项目,在文物征集上真正博收丰取,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一种是写在纸页上。在古代,在前“蔡伦纸”时代,龟甲、兽骨、竹简
就是历史的载体。今夕何夕,纸张已经不成问题。在“文革”中,“炮打司
令部”的大字报、“五一六通知”、“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公安六条
”、“九大”政治报告、张春桥“全面专政”的宏文,当然都是“文革史”
的记载。另外,巴金的《随感录》、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真理标
准讨论、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决议,这些有关“文革”的政治文献和文学
作品,当然也是写在纸面上的历史。当“孙膑兵法”的片片竹简从山东临沂
银雀山汉墓出土时,人们是何等的欢愉,因为它填补了一段被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