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

发布时间: 2010-02-12 16:02:04 作者:

 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63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7040103737
条形码:978704010373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羊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编写的。《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主要内容包括羊的产品、羊的品种、羊的选种选配技术、羊的繁殖、羊的饲养管理技术、羊场建设、羊病的防治技术、羊的生产经营。书中重点讲述了羊的繁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介绍了国内养羊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羊品种,如布尔山羊、南江黄羊等。每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关键技术点通过实验实训指导内容给予强化,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应岗能力。书中还增加了羊只及羊毛经营方面的内容,以利于学生就业、创业。《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农民职业培训教材和农村青年的自学用书。
编辑推荐 《羊的生产与经营(养殖专业)》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外养羊业生产概况
一、国外主要养羊国家生产概况
二、国外养羊业发达国家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二节 国内养羊业生产概况
一、.养羊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发展养羊业的优势
第三节 世界养羊业的发展趋势
一、由毛用转向毛肉或肉毛兼用方向
二、由大羊肉生产趋向羔羊肉生产,并向专业化生产肥羔方向发展
三、养羊生产由天然放牧转向现代化生产
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羊的产品
第一节 羊毛(绒)
一、羊皮肤的构造特点
二、羊毛(绒)的构造
三、毛被
四、羊毛的物理性质
五、羊毛的化学特性
第二节 羊肉
一、羊肉的营养特点
二、羊肉的品质
三、羊肉的分割切块
四、羊肉的分等分级
五、羊肉的肉质性状
第三节 毛皮和板皮
一、毛皮
二、板皮
三、毛皮及板皮的剥取、贮藏和运输
第四节 羊奶
一、羊奶的营养价值及理化特性
二、羊奶的检验与贮存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羊的品种
第一节 羊品种的分类
一、绵羊品种的分类
二、山羊品种的分类
第二节 绵羊品种
一、细毛羊品种
二、半细毛羊品种
三、粗毛羊品种
四、羔裘皮羊品种
五、肉用羊品种
第三节 山羊品种
一、乳用山羊品种
二、毛用山羊品种
三、绒用山羊品种
四、肉用山羊品种
五、板皮山羊品种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羊的选种选配技术
第一节 羊的引种
一、引种前的准备
二、引种规模
三、引进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四、饲养管理方式
第二节 种羊的选择
一、种羊选择的意义
二、种羊的选择方法
三、种羊的鉴定技术
第三节 种羊的选配
一、种羊选配的意义
二、种羊选配的方法
三、种羊选配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羊的繁殖
第一节 羊的繁殖规律
一、性成熟与初配年龄
二、羊的繁殖季节
三、发情与发情周期
四、排卵与配种
五、妊娠
第二节 羊的繁殖技术
一、羊的发情鉴定技术
二、羊的配种技术
三、妊娠诊断技术
四、羊的产羔与保育
五、羊的同期发情
六、羊的超数排卵
七、羊的胚胎移植
第三节 羊配种计划的制定
一、配种计划制定的原则
二、配种计划制定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 羊的生物学特性
一、绵羊的生物学特性
二、山羊的生物学特性
三、羊的消化特点
第二节 羊的营养需要和饲料种类
一、羊的营养需要
二、羊的饲养标准
三、羊的饲料种类
四、各类饲料的加工调制
第三节 羊的饲养技术
一、羊的生长发育规律
二、各类羊的饲养方法
第四节 羊的管理技术
一、羊的放牧
二、羊的一般管理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羊场建设
第一节 场地的选择与规划
一、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羊场的规划
第二节 羊舍建筑
一、羊舍建筑设计的基本技术参数
二、羊舍类型
三、羊场建筑附属设施
第三节 羊场的主要设备
一、羊场的主要设备
二、羊场其他设备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羊病的防治技术
第一节 羊常见病的分类与预防
一、羊病的分类
二、羊病的诊断方法
三、羊病的预防措施
第二节 羊常见普通病及其防治
一、前胃弛缓
二、急性瘤胃臌气
三、瘤胃积食
四、胃肠炎
五、羔羊消化不良
六、肺炎
七、乳房炎
八、胎衣不下
九、有机磷农药中毒
第三节 羊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肝片吸虫病
二、绦虫病
三、肺丝虫(肺线虫)病
四、羊疥癣(螨病)
五、羊鼻蝇蚴病
六、羊蝇蛆(伤口蛆)病
第四节 羊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
一、炭疽病
二、口蹄疫
三、羊痘
四、羊快疫
五、布氏杆菌病
六、羔羊痢疾
七、肠毒血症
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羊的生产经营
第一节 羊的生产模式
一、英国模式
二、澳大利亚模式
三、新西兰模式
第二节 羊的产业化经营
一、我国养羊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二、我国养羊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则
第三节 羊的生产效益评估
一、养羊业生产的优势
二、养羊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三、羊的生产效益评估
第四节 羊生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一、原则
二、步骤
三、内容
复习思考题

实验实训指导
实验实训1 羊毛分析样品的采集
实验实训2 羊毛纤维组织学构造的观察
实验实训3 羊毛纤维类型的识别及分析
实验实训4 羊毛细度的测定
实验实训5 羊毛长度的测定
实验实训6 羊毛密度的测定
实验实训7 净毛率的测定
实验实训8 羊外貌特征及主要部位的识别
实验实训9 绵羊鉴定
实验实训10 羔裘皮鉴定技术
实验实训11 羊肉用性能测定
实验实训12 配种计划的编制
实验实训13 羊的饲养管理

附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427-8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426-81)
三、卡拉库尔羔皮的商业分等
四、湖羊羔皮的商业分等
五、济宁青山羊猾子皮的商业分等
六、滩羊二毛皮的商业分等
七、沙毛皮的商业分等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羊的生产与经营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近期国内外养羊生产的成功经验及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养羊生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力求突出养羊生产的关键技术和生产经营。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养羊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羊的产品、羊的品种、羊的选种选配、繁殖、饲养管理技术、羊场建设、羊病的防治以及生产经营等。教材的每章配备了复习思考题,并且附有必要的实验实训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既可作为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基层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由陈玉林担任主编,由刘强担任副主编。绪论、第1章、第8章及实验实训由陈玉林编写,第4章由刘强编写,第2、3、5、6、7章分别由杨朝霞、邹文辉、任建存、权学群等编写,哈斯通啦嘎也参加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在本书送交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前,特邀请李建文教授审阅了全部书稿,甚为感谢。
本教材已通过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其责任主审为汤生玲,审稿人为李祥龙、田庆义,在此,谨向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二、羊场的规划
实践中,一般羊场建设都采取因陋就简的原则,给羊只创造一个防寒避暑、遮风挡雨的场所。但是,较大规模的羊场的功能分区是否合理,各区建筑物布局是否得当,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经营管理、生产的组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场区小气候状况和兽医卫生水平。因此,在所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分区规划和确定各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是建立良好羊场环境和组织高效率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可靠保证。
(一)羊场的分区规划原则
通常将羊场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生产区,包括羊舍、饲料饲草贮存、加工、调制建筑物等;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羊的产品加工、贮存和农副产品加工建筑物以及职工生活福利建筑物与设施等;病羊管理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分区规划时,首先应从人畜保健角度出发,以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这样,肉羊场产生的不良气味、噪声、粪尿和污水等就不致因风向与地面径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环境,同时,也保证了不致因病羊出现而使疫病蔓延,也防止了无关人员随意进入生产区而影响羊群的卫生防疫工作。各区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生产区与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与病羊管理区最好能保持间隔300 m。同时,应防止生活区与管理区的污水流入生产区。
管理区的经营活动与社会经常发生极密切的联系。因此,该区位置的确定,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设在靠近交通干线、输电线的地方;生产区是羊场的核心,应根据羊场的经营方向和饲养管理方式,进一步规划小区布局。同一羊场里,应将种羊(包括繁殖羊群)、幼羊与商品羊群分开,设在不同地段,分小区饲养管理。不同羊群间,彼此应保持一定的卫生安全间距。同时,应考虑与放牧地、割草地等保持较近的距离且交通方便(牧道与运输道)。生产区内饲料供应、贮存、加工调制等建筑物的位置确定一般应配置在地势较高的下风向处,既方便饲料饲草的场外运人,又方便分送到各羊舍,同时,外界车辆又不进入生产区内。而干草、垫草的堆贮点与其他建筑保持至少60 m的防火安全距离。羊粪尿及其他废弃物堆放点的设置既要便于由羊舍运出,又要便于运到田间施用,同时,堆放期间又不致造成环境污染,孳生蝇、虻等;病羊管理区,应设在生产区地势较低的下风向处,并与羊舍保持300 m的卫生间距。除兽医诊疗室外,病羊隔离舍应尽可能与外界隔绝,设单独的通路与
……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