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机械制造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2-12 16:49:04 作者:

 机械制造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71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9787030193537
条形码:978703019353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机电类教材系列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机械制造基础》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的要求编写。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含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金属材料强化方法及其选用:材料成形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及毛坯选择与质量检验: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方法;先进制造技术简介等。书中实例大量来自生产实际。
编辑推荐 《机械制造基础》是“高职高专机电类教材系列”之一,该书是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由在高职院校从事多年高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所编写而成的。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机械产品制造的一般概念
1.2 机械零件工艺过程
1.3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简史
1.4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5 课程性质、特点和研究对象

第2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2.1 强度和塑性
2.1.1 拉伸曲线
2.1.2 强度
2.1.3 塑性
2.2 硬度
2.2.1 布氏硬度
2.2.2 洛氏硬度
2.2.3 维氏硬度
2.3 冲击韧度
2.4 疲劳强度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铁碳合金
3.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1.1 吊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3.1.2 金属实际的晶体结构
3.1.3 金属的结晶过程
3.1.4 合金的晶体结构和二元相图
3.2 铁碳合金相图
3.2.1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3.2.2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3.2.3 铁碳合金相图
3.3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
3.3.1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3.2 Fe-Fe3C相图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钢的热处理
4.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4.1.1 钢在加热(或冷却)时组织转变的温度
4.1.2 钢加热时的组织变化
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4.2.1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4.2.2 马氏体转变区
4.2.3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应用
4.2.4 钢的整体热处理
4.3 钢的表面热处理
4.3.1 钢的表面淬火
4.3.2 化学热处理
4.4 热处理的应用
4.4.1 常见的热处理缺陷及预防
4.4.2 热处理的技术条件及工序位置
4.5 热处理新技术简介
4.5.1 可控气氛热处理
4.5.2 真空热处理
4.5.3 形变热处理
4.5.4 强韧化处理
……

第5章 常用工程材料
第6章 铸造成型
第7章 锻压成型
第8章 焊接
第9章 机械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与质量检验
第10章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第11章 切削加工方法
第12章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础知识
第13章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14章 现代制造技术与特种加工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要求,由在高职院校从事多年高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而成。
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情况,注重实践性、启发性、科学性,做到基本概念清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对基本理论部分以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因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铸、锻、焊等热加工专业,因此这些内容的阐述相对详细些,特种加工、先进制造技术只作了简要介绍,体现了面向生产实际,突出职业性的精神。书中的名词术语、材料牌号、设备型号、技术标准等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
本书除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各类成人教育学院大专层次的理工科类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材外,亦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全书共14章,总课时为60-80学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应先进行实习,后进行本课程讲课,或实习和讲课穿插进行,亦可采用现场教学手段。本书第14章的内容可作为选学内容,其他章节各院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取舍。
本教材编写人员及分工:第1、6、8章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盛继生编写;第2、9、14章由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陈庆蕊编写;第3章由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邹哲维编写;第4、5章由河北能源学院卢相中编写;第7章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金向平编写;第10、11章由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周杨萍编写;第12、13章由洛阳理工学院张洪涛编写。
文摘 插图:


1.1 机械产品制造的一般概念
任何一台机械产品都是由若干个具有不同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大致可分为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检测和装配等过程。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机械产品投产前必须作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制定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直接指导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文件。此外,正确选择材料,标准件购置,刀具、夹具、模具、装配工具等的预制,热处理设备和检测仪器的准备等,都要求在本过程中安排就绪。
2.毛坯制造过程
毛坯可由不同方法获得。合理选择毛坯,可显著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常用的毛坯制造方法有:铸造、锻压、焊接和各种型材.
(1)铸造
一般来说,结构复杂,特别是内腔复杂或大型零件采用铸造方法形成毛坯。某些小型或结构简单的零件,在生产批量很大时,也往往采用铸造方法成形。
(2)锻压
承受重载荷的零件,如主轴、连杆、重要齿轮等,常采用锻压加工获得毛坯。因为经锻压后金属材料内部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力学性能。
(3)焊接
工艺过程较铸造简单,近年来,由于焊接技术的提高,现代工程中的一些金属结构和零件普遍采用焊接成形.
(4)型材
圆棒料、板料、管料、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均为型材。其中以圆棒料应用最广,用作螺钉、销钉、小型盘状零件和一般轴类零件的坯料,使用方便。板料、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则普遍用于金属结构.
3.零件加工过程
金属切削加工是目前加工零件的主要方法.通用的加工设备有车床、钻床、镗床、刨床、铣床和磨床。此外,还有各种专用机床、特种加工机床。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