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平津战役秘密战

发布时间: 2010-02-13 12:54:37 作者:

 平津战役秘密战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3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01706584
条形码:978780170658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平津战役秘密战》主要讲述了:“华北王”傅作义拥有六十几万正规军和五省的广袤土地。在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蒋介石千方百计要“拉”他,中共也想方设法做他的工作。于是,围绕着他和他的军队,中共北平的整个地下战线马上活跃起来。尖锐复杂,动魄惊心。而毛泽东的大手笔,终于让他一步一步既艰难又痛苦但又心甘情愿地走上了中共为他设计好的和平道路。
作者简介 松植,原名胡松值,浙江永康人,1943年生,1962年入伍,大学文化。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3年后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文艺创作室创作员至退休。已出版、发表独著、合著的主要作品有:《陈毅传》、《血色年华——聂风智将军传》、《江南陈毅》、《青年陈毅》、《陈毅元帅的故事》、《济南第一团》,小说《金交椅》,电视连续剧《孤岛遗恨》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编辑推荐 “军统”暗杀、爆炸,蒋介石软硬兼施,“华北王”傅作义如何应对?结局又是如何?《平津战役秘密战》将为您全面揭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您知识道吗?为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除在正面战场同国民党军队交锋之外,在隐蔽战线上的对敌斗争更是扣人心弦。
绝对机密:毛泽东指示对傅作义的谈判由中央直接掌握,采取“又打又拉”的办法。
傅作义几乎自杀。林彪也觉得是否过于严厉……毛泽东怎样逼傅作义就范,傅作义身边的人又是怎样为他出谋划策,傅作义怎样做出艰难的选择?
手握4个兵团、12个军、60万重兵,坐镇华北五省二市。
1948年年底前的三个月,傅作义经历了曲折、艰难、痛苦、凶险的抉择历程。
这一历程也是傅作义与毛泽东针针见血的较量。
最后傅作义走上了中共为他设计好的和平道路。
目录
第一章 绝密:傅部偷袭石家
第二章 子夜十二时
第三章 在总统官邸
第四章 第一次试探
第五章 将计就计
第六章 魂惊平绥线
第七章 秘密出城
第八章 兵团部的深夜来客
第九章 总部处长神秘失踪
第十章 不确定信息
第十一章 邓宝珊:傅作义的灵魂
第十二章 六点意见
第十三章 再出城
第十四章 三出城
第十五章 最后的协定
第十六章 历史将会作证
第十七章 毛泽东的握手
第十八章 “绥远方式”
第十九章 又一个历史奇迹
……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绝密:傅部偷袭石家庄
1948年9月,北平国民党部队被无边的紧张和不安笼罩着。东北战场每况愈下的战况,使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所辖各部无不人心惶惶。北平是华北“剿总”指挥机关的所在地。大小军政人员更是提心吊胆,日惊夜扰。
其时,“剿匪”总部设在北平西郊日军侵华时构筑的“新城”内。号称“华北王”的傅作义是华北“剿匪”总司令。
傅作义,字宜生,出身于晋军,发家于绥远。此时为国民政府二级陆军上将。
傅作义1895年生于山西省荣河县(今临猗县),兄作仁,弟作良,三兄弟中他排行老二。他6岁进本村私塾启蒙,1905年入荣河县立小学,1908年升入运城河东中学,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开始学习军事。他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据说与叔、兄辈同在私塾读书时,他读《三字经》、《百家姓》,叔、兄们读“四书”、“五经”,结果叔、兄们背的“孔子”、“孟子”,还没有他多。他从小就喜读《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常以古代英雄豪侠自况,并模拟他们的言行举止。就在他就读太原陆小时,辛亥革命爆发,他居然敢以少年之身,带着几名同学,去参加了攻打临汾的“革命军敢死队”。为此,1912年他被保送入北京清河第一陆军中学深造。1915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毕业后他回山西参加了晋军。
其间,除风起云涌的大事外,在生活上,据说有两件事对少年傅作义的成长影响颇巨。一件是读私塾时,他门门功课出类拔萃,唯独珠算不行,请教学友,但被讽刺,经自己刻苦努力后,始得满意结果。于是,他悟到做事必须自己努力,方能取得成就,想不劳而获或希图别人恩赐,换来的只能是失败甚或屈辱。
另一件是在清河陆中时,他与同学结伴郊游,为此借了二十两银子的债,回家向父亲要钱。傅作义的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寒,是到了父亲手里,才由于父亲的精明强干,使傅家成为荣河有名的富户的。听了傅作义的话后,他父亲也不责罚,只是把他带到黄河的汊河边,脱掉鞋袜,下到水里,对傅作义说:“从这里背人过一次河到渡口,是两枚铜钱。你父亲的银子,就是这样挣来的。”傅作义知道,无论严冬酷暑,父亲就是靠一年四季卖这样的苦力,两枚铜钱、两枚铜钱地积攒起来,尔后租船,尔后买船,尔后货运,尔后经商,先是合伙,后是独立,才一点一点地把家业置起来的。二十两银子,得背多少人过多少次河才能换取呀!其时正值初冬,冰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