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四书五经(套装全4册)(竖排版)

发布时间: 2010-02-13 13:07:00 作者:

 四书五经(套装全4册)(竖排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页码:6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07597896
条形码:9787807597896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丛书集成
套装数量:4
图书品牌:北京智品图书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套装全4册)(竖排版)》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孟子等等。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套装全4册)(竖排版)》是国学丛书集成中的一册,儒家经典文化的血脉。
目录
卷一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日篇第二十

卷二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旬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周易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成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卷三
央卦第四十三
垢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尚书
虞书
尧典
舜典
夏书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高宗肜日
微子


牧誓
康王之诰
诗经
国风
周南


葛覃
卷耳
……
序言 中华文明的历程,源远流长,据地下出土的实物考证,迄殷商之际,就已经出现文明起源的标志——文字。此种文字,或刻于甲骨,或铭于青铜,概因材料限制,所记史事无不约略而简明。春秋时期,简牍出现,而后缣帛流传于世。但仍未步入寻常百姓家。直到纸张的出现,典籍才真正扩大了传播的范围。
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典籍,先后在这些载体中延续,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延至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典籍的传播进程。有宋以来,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大批量典籍的印制成为可能。刻书不再为官府独有,开始转向了民间。两宋三百一十六年间,刻书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竟达一万多种,而印刷数量更是以千万来计,各种名目的图书进入了百姓之家。即便元代,历时虽不足百年,但是刻书数目也达到三干多种,数量蔚为可观。
然而,随着朝代更迭,『兵燹』与『祸乱』盛行,各种典籍散佚极其严重,加之历代执政者焚书,传世典籍已经日趋珍惜。至明清,唐、五代时期所刻典籍,如片鳞只甲,大多湮没于世:而宋元时期所刻典籍,亦所剩无多。宋版书干金难求,一旦偶获,即被奉为瑰宝。无怪乎清代版本学家、校勘学家顾千里发出这样的慨叹:司宋元本距今『远者八百余年,近者不足五百年,而天壤间乃已万不一存。』
文摘 插图:




译文
九五,克服初创的艰难即将广施膏泽。问小事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问大事者,守持正固以防凶险。
《象传》说:『克服初创的艰难即将广施膏泽』,是指虽然施展了德泽,但还没有发扬光大。
原文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译文
上六,乘骑纷纷,牵扯难行,而且有泣血伤心泪涟涟的哀痛。
『象传』说:已是『泣血伤心泪涟涟的哀痛』的状态,又怎么可能长久呢?
蒙卦第四
原文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
蒙卦象征蒙昧,具有亨通顺利的德性。并不是我要去求蒙昧的人们来受教育,而是人们来求教于我。初来时诚恳求教便施以教诲,如果接二连三地滥问,就是亵渎了神灵,如此则不再施教。这卦利于守持正道。
原文《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