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仰观

发布时间: 2010-02-13 13:40:03 作者:

 仰观

  • 市场价:¥19.00
  • 卓越价:¥14.30为您节省:4.70元 (75折)
  • VIP 价:¥13.87 SVIP价:¥13.59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9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208056927
    条形码:97872080569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仰观》是知名作家、文学名刊《萌芽》社的主编赵长天近年精心创作的散文随笔集。《仰观》文笔生动鲜活,贴近生活现实,富于实践精神,倾心文学对于心灵的力量和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思想常具新意。近年来,拥有全国影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连续七届成功举办、萌芽实验中学的兴办、萌芽书系的不凡业绩,从《仰观》的有关篇章中均可看到他的创意火花和工作思路的形成轨迹,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作家从一位文学工作组织者的视角出发,还对上海的前辈作家与文坛新锐均有独具一格的反映。在出访欧亚国家的游记中既有艺术与文史的体验与描绘,更有对于国外一些事物的敏锐观察与思考,也将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感兴趣的亮点。他对于杰出人物的深入细致的专访生动又富有时代气息。书名《仰观》表示了作者对生活、对前辈作家、对给人以崇高与美的精神力量的文学的尊崇心情。《仰观》还配有多幅独家发表的照片,其中一些是反映上海文坛的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赵长天,浙江人。著有中篇小说集《外延形象》,中短篇小说集《天门》、《怀旧的旅行》,长篇小说《伽蓝梦》、《不是忏悔》、《肇事者》、《天命》散文集《过渡年代》、《半秋》、《秋水长天》、纪实文学《中国的大门》,电影剧本《寻找玛丽雅》、《面对生命》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会长;《萌芽》杂志主编。
    编辑推荐 《仰观》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辑 文学情韵
    世纪巴金
    一百年
    辛笛的独特
    敬拜二老
    敬重贾植芳
    老友宗福先
    我的朋友陆星儿
    幸运的源头
    转眼十九年
    曾经年轻过
    六十年风水
    旧椅子和新椅子
    看片随感
    生活是金子
    ——关于“生活培养作家”的对话

    第二辑 茶滋味
    安全感
    购物的乐趣
    给古玩热泼点冷水
    茶滋味
    七宝
    理解崇高
    “说”和“说服”
    刘翔的飞跃
    丁明远老师
    展示一个怎样的中国
    ——关于2010年世博会
    什么最宝贵
    奥运会上看人
    并非养生之道
    说不完的上海
    身临其境的诱惑
    科学是把双刃剑
    学习的上海
    赫德谈人生
    赫德与世博会

    第三辑 因年轻而美丽
    父母心
    这样的家长
    老教师碰到了新问题
    健康的秘诀
    年轻,所以美丽
    梦工场进行时
    谁是天才
    关心生命的价值

    第四辑 一城面向三大洲
    在欧洲坐火车
    康州的老同学
    一城面向三大洲
    巴黎,选择的困境
    买点什么带回家
    骄傲
    从中甸到丽江
    明朝的西湖
    追寻渊源
    贺兰山下看岩画
    叹绵山
    救救历史
    走马埃及
    37号街坊

    第五辑 坐在太阳下读书
    风景描写的意义
    ——读《追寻逝去的时光》
    读书札记二则
    重读《罪与罚》
    图书
    旧书新读的意义
    谈谈不畅销的书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有趣而且深刻
    幸福的童话
    生为上海人
    坐在太阳下读书
    以生命的代价
    ——序《李肇正小说精选》
    浓缩的人生体验
    ——序《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
    珍惜孩子们的灵气
    ——序《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精选本》
    “新概念”的孩子们
    ——序《中华杯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一位富豪的财富观
    ——序《肯尼斯贝林自传》
    好文章
    记录一段尚未完成的历史
    南辕北辙的故事
    ——序长篇小说《南辕》
    大历史的小注脚

    第六辑 陆家嘴亲吻世界
    金融界的挑战
    红房子西菜馆:从“淮海”到“长江
    吉格尔先生
    亲吻世界的陆家嘴
    ——和康慧军的对话
    彼岸
    ——记桥梁专家李国豪
    后记
    ……
    文摘 插图:


    巴老的人生脚步,追随着祖国,走过了一个世纪。人活百年不易,况且像巴老,一生关注祖国命运、人间疾苦,一生追求真善美,就更加不易。
    前几天在上海大剧院观看根据巴老小说《家》改编的话剧。舞美把整整一道二幕,画成一面大屋顶,层层叠叠布满灰瓦,帮衬着舞台上演绎的故事,把观者的心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一部写于七十年前的作品,直到今天,依然打动、感染着众多人的心,打动人的力量,就在于真诚。
    我有机会见到巴老时,老人已经年过八十。在后辈面前,他很少言语。但他喜欢听我们闲谈,听得很专注。那时候,他还在写《随想录》,他想说的话,都在他的文章里。
    在巴老晚年文章中,我发现他多次提到:“我不是艺术家,不是作家”,并且说:“这不是谦虚。”我相信巴老的真诚,但我一直纳闷:巴金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是公认的大作家,他为什么要说:“我不是作家”?我在《随想录》里找到巴老的话,他说:“人们经常通过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很少有人只是因为想做作家才拿起笔。”“我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所以我拿起笔……”我似乎理解了巴老的意思:是不是作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说的是不是心里真正想说的话。巴老早期的作品,包括《家》,是倾吐真感情;巴老晚年的作品《随想录》,则句句说真话。
    后记 这本集子收集的,是我近三年来写的数十篇散文随笔,还有几篇演讲和在互联网上的对话。这些文章真实地记录了我这几年的生活和思考的轨迹,也算是从一个侧面,为我所经历的伟大时代留一些小小的注解。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和不同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并且深刻地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性灵,自然也时常体现在大家的日常言行中。注意观察并及时用文字把这些平日经常散见又稍纵即逝的点滴事物、吉光片羽予以记录和表现,可以补充和丰富当下和今后理解时代、理解社会、理解人的鲜活的素材。最后一辑中收入的几篇是我以前写。的人物专访特写。我写过十来篇这样的文章,分别编在一些报告文学集子里,散行在各处。编辑林青对于这些文章还有印象,觉得这些文章还是留下了一些时代的印痕,文中表现了人们在当年的种种努力和奋斗,在上海的建设发展已经结出了奇葩硕果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有朴实而可供回味的内涵和阅读的价值,便热心收集,并从中选出几篇,作为最后一辑。这一辑可以作为前面多篇文章的参照,以感受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前进中的急促步伐。
    取书名《仰观》,系表达我对文学、对前辈、对生活的敬仰之情,因为,无论相对什么,个人总是很细微、很渺小的。
  • 读书人网 >散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