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47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506019493
条形码:97875060194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50篇探访古村落的独行者手记。这些以“驴子”自称的旅行爱好者用自助游记的游记方式生动真实的讲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及亲历体验。他们的足迹不但开阔了我们的阅读视野,同时,为我们打开了寻找人生最佳境界——通向探索之路的大门。而且,为我们独自旅行提供了重要的导解。
这是一本自助出行者的最佳旅行读物
媒体推荐 书评
村落是古代先民集体生活、狩猎、繁育、生产和防卫外敌的基地,这些村落并不房间向外昭示,也不粉饰自己的秘密,一隐便是上千年。
美丽景色与古朴风气至今依然未变,一旦它们打开自己的面纱,便会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惊讶之中,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生活的本质所在。
编辑推荐 本书共有50篇探访古村落的独行者手记。这些以“驴子”自称的旅行爱好者用自助游记的游记方式生动真实的讲述了他们的所见所闻及亲历体验。他们的足迹不但开阔了我们的阅读视野,同时,为我们打开了寻找人生最佳境界——通向探索之路的大门。而且,为我们独自旅行提供了重要的导解。
这是一本自助出行者的最佳旅行读物。
目录
1 疑是水乡梦里游——西塘印象
2 太行深处藏古秀——于家石头村
3 千年一叹——流坑古村
4 悠悠水乡行——同里
5 庐陵文化的古老传承——吉安古村落
6 “老佛爷”的恩赐——大旗头村
……
文摘 书摘
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盖,使商人贸易、行人过往五日晒雨淋之忧。长达1000多米造型古朴的雨廊,当地的称呼叫“廊棚”,一色的黑瓦盖顶,沿河而建,连为一体,绵延不断。
长廊是贴着河沿走的,身侧便是磨砂的水面,踩着的是青石板,以特有的方式排列着,似乎有了很好的消声效应,走的特别沉稳而有力;抬头就可以看见木结构的廊梁,由于结满灰尘而显得灰白陈旧,但似乎也能说明它的久远,那排得整整齐齐的带纹瓦面难道就是明清的产物?
走在廊棚里,两侧有年岁久远的杂货店和专营店,里面光线幽暗,气候凉人,古朴淳厚。
廊棚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行人休息。江南多雨的气候使烟雨长廊更显魅力。古河道旁边还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古民居。
在这青石板路上走,快到廊棚的尽头,右手边就是“醉园”了。“醉园”在明代初建,得名原因是这里曾经存在王家宅院“醉经堂”。走进园子,分为三进,里面有一个池塘,池边青石耸立,四周种着竹子,修建着回廊。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座仅容一身过的砖制袖珍小桥,玲珑剔透,既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细微处见踏实精神。
后来我才意识到,在西塘,随便找个人问问都能告诉你这里最有名的文化人物:“西塘三把刀”,“醉园”王氏父子的版画艺术就是其中之一。
“醉园”出来,前行几步,便来到“桐村雅居”。古色古香,制作精细又不失大气的明清式建筑“赋修堂”,数百年下来,不偏不倚,风雨不动。“修礼以耕”的中厅门匾折射出房子新老主人“勤奋节俭,知书达礼”的人生境界。
小桥
走出廊棚,看见许多河道纵横交错,西塘的河好几条穿镇而过。有水就该有桥,西塘的桥很多,一座座古桥造型精美,体态轻盈,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桥型分为拱桥、梁桥两类。桥,在水乡天然秀美的图画中联芳济美,拱型者如彩虹飞架,平卧者如长笛横吹。散于水巷上的玲珑小桥,以为拙朴,或跨或卧,娉婷多姿中透出几分灵气。
桥下不时有船家摇着橹经过,船舱里坐着热热闹闹的游客。
漫步走到送子来凤桥,它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有的园林建筑形式复廊,古称晴雨桥,亦称情侣桥,寓意情侣步经此桥,婚后必生贵子。廊上盖着带纹瓦面,地上铺有青砖,有很好的消声效应,木结构的廊梁结满灰尘,灰白陈旧。桥的中间是一饰墙,把这座桥分为两个世界,在墙上镂空有扇面窗口,透过窗,看到的是一幅幅水乡的真实画面。
还有建于清代的卧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