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页码:45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310030141/9787310030149
条形码:9787310030149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会计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继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及具备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2008年,中央所属企业及部分地方国有企业也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今后几年内,我国大中企业都将执行新会计准则。
第三版根据税法、会计法规的最新变化,对原书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调整,在涉税会计处理中,按新的会计科目表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修订,在增值税会计中,取消了“应交增值税明细表”,按新明细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在所得税会计中,按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重新撰写了所得税会计一章,还在涉税会计处理中,完整、系统地阐述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等特殊业务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也进行了阐述。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第二节 税务会计对象与目标
第三节 税务会计基本前提
第四节 税务会计一般原则
第五节 税务会计要素
第六节 税制构成要素
第七节 税收征纳制度
第八节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九节 纳税人的税收法律责任
综合复习题
第二章 增值税会计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转出的会计处理
第五节 增值税结转及上缴的会计处理
第六节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第七节 增值税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综合复习题
第三章 消费税会计
第一节 消费税概述
第二节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消费税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综合复习题
第四章 营业税会计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综合复习题
第五章 关税会计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关税的会计处理
综合复习题
第六章 所得税会计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综合复习题
第七章 其他各税会计
第一节 城市建设维护税会计
第二节 印花税会计
第三节 契税会计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会计
第五节 房产税会计
第六节 资源税会计
第七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会计
第八节 车船税会计
第九节 车辆购置税会计
综合复习题
第八章 税务筹划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税务筹划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税务筹划的动因、目标和原则
第三节 税务筹划的基本技术
综合复习题
第九章 税务筹瑚的实务操作
第一节 分税种的税务筹划实务
第二节 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实务
第三节 国际税务筹划实务
综合复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每个企业都希望有充裕的现金可供支配,但企业取得现金是要付出代价、面临风险的,而税金却是“必须要以现金形式支付给政府的”(查尔斯.T.亨格瑞等著《会计学》),且是无偿支付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企业不会不关注自己的税收负担,如何关注、怎样关注,只有通过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及其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等服务的,为税务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由税务会计提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服务的主要对象不同、各自的目标不同。因此,本书的内容就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出于对纳税人税收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税收政策、计税方法的选择,或因与国家现行税法的差异而进行的涉税事项的调整,即税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同时,还阐述了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在每章后,设置了“综合复习题”,具体包括思考题、选择题、业务题和案例题等题型,并在书后附有参考答案,以方便读者阅读和复习。
税务会计要以税法为导向,但它要以追求纳税人的最大税收利益为目标。因此,系统了解和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和现行规定,熟知会计准则和制度,是实现本教材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本书以交稿日止的我国税收和会计法规为依据,如果法规有变或作者理解有误,应以现行法规为准。本书除可作为高校专业教材外,也可作为各层次的在职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单位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财务分析师、律师等专业人员的业务学习用书。为方便教师授课,我们还编写了教师用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扩展材料、题库及答案等),随书附送。
文摘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
一、税务会计的产生
如果将纳税人向国家缴税与其会计记录相融合视为税务会计产生的标志,则在公元前18世纪的巴比伦王国就已经有税务会计了。但这种税务会计只能是涉税事项的原始计量和记录,与现在的税务会计不可同日而语。
从理论上讲,在国家产生并开始征税后,作为税款的缴纳者,与关心自己的生产耗费一样,也必然会关心自己的税收负担,自然也会有纳税计量和记录的要求。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各国的税制也远未走向法制化,在这种纳税环境下,纳税人纳税的原始记录和计量不可能形成规范的体系。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所得税产生后,各国税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社会也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逐步走向工业经济,税务会计(纳税会计)的产生也就逐步具备了经济、法律等环境。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E.S.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写到:“很多小型企业的会计目的主要都是为了填制所得税申报表,他们在报税以前都不记账。甚至在大公司,收益的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项主要工作。因此,所得税法规对建立会计的通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影响就毫不奇怪了。这些程序转过来也就有助于会计理论的形成。”
在税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现代所得税法的诞生和不断完善对其影响最大,因为:首先,企业所得税涉及企业的经营、投资和筹资等各环节,涉及收入、收益、成本、费用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其次,科学、先进的增值税的产生和不断完善,也对税务会计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它对企业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业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设置、记载上分别反映收入的形成和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及转移价值中所包括的已纳税金,这样才能正确核算其增值额,从而正确计算企业应纳增值税额。为了适应纳税人的需要。或者说,纳税人为了适应纳税的需要,税务会计有必要从财务会计中独立出来,以充分发挥现代会计的多重功能。“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这三个词经常用于描述在经济界广泛使用的三类会计信息”。现在,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可以与管理会计融合,也可以独立)构成会计学科三大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