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毛泽东诗词品读(新版)

发布时间: 2010-02-13 15:26:03 作者:

 毛泽东诗词品读(新版)


基本信息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
ISBN:7228070852
条形码:97872280708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天则求实

内容简介   在中国当代的旧体诗人中,毛泽东是首屈一指的。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并不仅仅是因其人而且扬名。直到今天,他的诗词依然为人们广泛传诵,就是一个明证。
30年代,著名的南社诗人柳亚子先生读到毛泽东的咏雪词时,欣喜若狂,直呼“大作、大作”。激动之余,他提笔写了一首“次韵和毛泽东咏雪之作”,对毛泽东诗词欣赏有加。

  毛泽东的诗品人格,和我们民族这些英豪可谓一脉相承。
  毛泽东诗词的大境界、大气魄,是毛泽东伟大人格的最生动的体现。毛泽东的一生,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本身就构成了一篇气吞山河的伟大史诗。
  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光,可以养心。”读毛泽东的诗,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可以滋养我闪的浩然正气,可以塑造我们非凡的人格,可以陶铸我们美的灵魂世界。
  走进乞求泽东的诗词中,领略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境界,无疑是一次引人入胜、美不胜收的精神的探险、灵魂的洗礼。
媒体推荐 书评
在中国当代的旧体诗人中,毛泽东是首屈一指的。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并不仅仅是因其人而且扬名。直到今天,他的诗词依然为人们广泛传诵,就是一个明证。
30年代,著名的南社诗人柳亚子先生读到毛泽东的咏雪词时,欣喜若狂,直呼“大作、大作”。激动之余,他提笔写了一首“次韵和毛泽东咏雪之作”,对毛泽东诗词欣赏有加。

编辑推荐   在中国当代的旧体诗人中,毛泽东是首屈一指的。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并不仅仅是因其人而且扬名。直到今天,他的诗词依然为人们广泛传诵,就是一个明证。
30年代,著名的南社诗人柳亚子先生读到毛泽东的咏雪词时,欣喜若狂,直呼“大作、大作”。激动之余,他提笔写了一首“次韵和毛泽东咏雪之作”,对毛泽东诗词欣赏有加。
目录
毛泽东诗词手书真迹
一个先觉者的独白
——《七古咏蛙》品读
长歌当哭悼亡友
——《五古挽易昌陶》品读
鲲鹏击浪从兹始
……
文摘 null
  橘子洲头的眷念和沉思
        ——《沁园春长沙》品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毛泽东早期的力作,在过去的多种毛泽东诗词版本中都被列在卷首。在1957年《诗刊》首次发表时,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首次结集出版时,都未标明写作时间,毛泽东本人的手稿也未标明写作时间。但1963年的版本却标明为1925年作。此后的所有出版物和专家都持此说。但最近毛泽东研究专家彭明道先生根据该词的时序、毛泽东当时的身份、词的意境,认为该词的写作时间应是在1920年5月8日的“半淞园聚会”之后,具体当在10月底至11月初这段时间。笔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认为彭先生此说是有道理的。
  从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起,他几乎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会的组织工作。新民学会成立后做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就是发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这件事热情最高,主事最力者,应首推毛泽东。到8月19日,新民学会就有包括毛泽东本人在内的25名会员赴京,参加留法勤工俭学预科班。毛泽东此行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作管理员期间,认识了李大钊,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在毛的思想成长历程中,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于1919年春天回到长沙后,一面到修业学校教书,一面满怀激情地开展革命活动:一是重新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响应和支持北京的学生运动,并创办了《湘江评论》,写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文章;二是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三是参加长沙沸沸扬扬的“驱张运动”。这些活动又促成了他1919年底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率“湖南驱张请愿团”抵京。在京几个月期间,他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湖南的“驱张”。但他又同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人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给毛泽东介绍了许多有关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中文书籍,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史有了更多的理解。从接触到建立起信仰,这是在短短的两年中毛泽东早期思想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直到1920年
……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