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309049152
条形码:9787309049152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目录
论文
吴展良朱子的世界秩序观之组成方式:朱子的天人关系思想析论
陈岸峰诗学与政治的张力:论沈德潜诗论的“温柔敦厚”
孙建军证据法视角下审视丁汝昌自杀案
林涓清代的总督及其辖区变迁
考释
俞志慧《国语晋语一》韦注辨正
马泰来徐氏红雨楼藏书题记前编
论坛
黄宇和改造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义和团
马幼垣北洋海军送舰只往长崎入坞怎么看也是极度愚笨之举--敬答孙建军先生
书评
李元皓评黄育馥《京剧、跷和中国的性别关系(1902一1937)》
……
文摘 二、清初的文字狱及其文艺政策文字狱
在清初,南方仍存在南明政权,南明之后,郑成功(明俨,1624一1662)亦在台湾继续抗清的活动。至于国内亦不乏反清遗民,清廷故而有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的必要。有学者便指出,顺治(福临,1638一1661;1643一1661在位)、康熙(玄烨,:1654一1722;1661-1722在位)、雍正(胤稹,1678.一1735:1722-1735在位)三朝累兴文字狱,及至乾隆(弘历,17ll一1799:1735一1796在位)统治期间更达到了顶峰。此时文字狱不仅规模大、牵连广,而且次数也特别多。据统计,乾隆在位六十年(1735一1796)间,大小文字狱即有一百三十件以上①。由于文字狱的威胁,清代诗风亦为之改变,故而文坛上便有“清真雅正”诗风的倡议,这正是清廷入关以来一直所努力经营与期待的必然结果。
(二)“清真雅正”的提出
现在让我们检溯在雷厉风行的文字狱背后,清廷一直努力营构的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清初著名学者方苞(凤九,1668一1749)在《钦定四书文凡例》中提出:
凡所取录,以发明义理、清正古雅、言必有物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