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6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508052007
条形码:978750805200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吕洞宾全集》内容简介:尝闻人生百年,有如隙驹,使泯泯以终,毫无所裨于人物,谓之虚生浪死,君子惜之。若夫所谓神仙者,既已炼神归虚,炼形住世,为千万劫不死之身矣。使徒驾苍龙,乘黄鹤,笛啸海风,棋弹山月,逍遥于无何有之乡,虚负此千万年之岁月,不更可惜乎?必也拯救生民,辅翊世运,体上帝好生之心,阐列祖同源之旨,扶树道法于无穷,斯可以上玉清,朝金阙,而无愧为真人矣。
昔者纯阳吕祖从正阳帝君游,道既成,发愿欲度尽亿万劫人而后上升。故至今飞鸾演化,虽妇人小子,无不知其名号者,而岳阳三醉,邯郸一枕,士大夫犹艳称之。惜余束发受书,未习元教,窃疑海上三山,与人间隔绝,神仙之说,殆可信而未可信也。
媒体推荐 惟唐吕祖家世儒业,心慕元宗,从正阳帝君学金液还丹。道成。发大誓愿,愿度一切众生,于是游行字内,即以其学之所得者,作为咏歌,期以觉世。晚遇黄龙祖师.深达佛理,于西来祖义,靡不融会贯通,固已悬崖撒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是而龙沙显迹,化现三门,神游宇宙,遍驾慈航。或五陵,或三楚,南历括苍,北游恒岱,虽村夫牧竖,莫不知有孚佑帝君.猗欤盛哉。
故其著作,《八品》传先圣不传之秘,《五品》阐《八品》未阐之精,《清微》、《参同》会三教于一原,约多学于一贯。至于《金丹直指》诸经,博综元妙,《敲爻》、《指玄》诸咏,原本羲文,以及醒心开迁善之门,仙忏示悔过之要,斗光以消灾厄,涤氛iIii解尘嚣,昭昭然若日月之经天,洋洋乎若江河之行,地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可谓集《道藏》之大成,传千圣之慧灯者也。
——清黄诚恕
编辑推荐 《吕洞宾全集》:清代乾隆版《吕祖全书》精校全本
目录
序
序二
凡例
卷一 吕祖本传
小序
赞
本传
仙派源流
传闻正误
卷二 灵应事迹
小序
神通变化(十四条)
武昌卖墨
武昌鬻梳
水化成酒
墨化成金
纸中方窍
石上方窍
广陵散钱
罗浮画山
庐山淬剑
仙乐侑席
管片泛波
绘鱼再活
宝轮现相
怀孕师尼
更名显化(十三条)
回道士
回处士
回道人
回心回心
无心昌老
昌虚中
无上宫主
宾上人
谷客
同客人
守谷客
吕元圭
黄袄翁
晋谒儒门(六条)
谒丁晋公
谒张参政
谒石直讲
谒王岳州
谒石舍人
巴陵犯节
经从道观(四条)
神光绘像
游太平观
游天庆观
又:天庆观(一作秦州北山观)
游戏僧寺(五条)
山寺艳妇
游金鹅寺
游庐山寺
开元赠金
大云会食
市廛混迹(七条)
邵城酒肆
永康酒楼
汴京茶肆
长溪饭店
兖州妓馆
广陵妓馆
东都妓馆
庵堂赴会(七条)
徽宗斋会
青城鹤会
潭州鹤会
绍兴道会
贾相斋会
白云挂搭
江州挂搭
丹药济人(九条)
绛纱裹药
孝感救母
赵州医跛
江陵医眼
岳阳货药
成都持丹
觉能得丹
德成得丹
金陵治痿
景物题咏(三条)
牧童赋诗
七夕题诗
黄鹤楼诗
因缘会遇(三条)
或遇而不遇)
何仙遇道
跛仙遇道
道友讲经
补遗
台州退涨
显化四彝
海蟾得道
上灶得度
长安市药
王公槐券
秦州货墨
再谒子京
曹仙得度
孝感遇仙
参谒黄龙
会邵谈易
游智度寺
谒陈处士
谒张天觉
吴兴妓馆
法真求度
重阳得道
禅寺植樟
枯鱼复活
廷直遇仙
唐女得度
榴皮画壁
(见王会回仙碑)
拱极遇仙
梦仙除瘤
闻笛愈风
遗金化石
石上桃痕
诗赠笠翁
诗示天基
鹄矶示现
古文墨迹
卷三 文集(上)
小序
原刊文集序
重刊文集序
龙洲居士文集原序
《玄帝七品经》序
《西河萨祖元阳
大帝救苦经》序
《文昌帝君玉局心忏》
后序
《江州望江亭》自记
枕中记
黄鹤赋
修身诀三段
三字诀
悟道诗
百字碑
百句章
行火候
鄂渚悟道歌
秘诀歌
直指大丹歌
谷神歌
窑头坯歌
敲爻歌
勉牛生夏侯生
赠刘方处士
寄白龙洞刘道人
赠乔二郎歌
题桐柏山
黄先生庵门歌
题四明金鹅寺壁
鼎器歌
采金歌
真经歌
仙游歌
卷四 文集(中)
五言律十六首
明胎息
通道
赠薛道士
长沙示僧
赠在园刘廷玑
送钟离云房赴
天池会
献郑思远、施真人二仙
得火龙真人剑法
磨剑赠侯道士
仙乐侑席
巴陵遗诗
大云寺咏茶
赠剑客(二首)
七言律诗(一百七首)
赠人
赠陈处士
哭陈先生
别诗二首
赠罗浮道士
答僧见
七律二首
诗示天基
雪崖洞和韵(四首)
赐齐州李希遇诗
题诗紫极宫
示僧
题青城人家门
呈钟离云房
谒石守道
为贾师雄发明
古铁镜
题全州道士蒋晖壁
谒王岳州
……
卷五 文集(下)
卷六 指玄篇
卷七 忠诰
卷八 孝诰
卷九 前八品仙经(卷上)
卷十 前八品仙经(卷下)
卷十一 后八品仙经
卷十二 五品仙经
卷十三 清微三品经(上)
卷十四 清微三品经(中)
卷十五 清微三品经(下)
卷十六 参同经(上)
卷十七 参同经(中)
卷十八 参同经(下)
卷十九 圣德诸品经
卷二十 金丹直指诸品经
卷二十一 醒心经
卷二十二 度厄、救劫、救苦、涤氛四神咒397
卷二十三 雪过修真仙忏
卷二十四 玉枢宝经赞
卷二十五 葫头集(上)
卷二十六 葫头集(下)
卷二十七 涵三杂咏
卷二十八 涵三语录
卷二十九 修真传道论(上)
卷三十 修真传道论(下)
卷三十一 《敲爻歌》《沁园春》注解
卷三十二 吕祖诸诰
全书跋
附 禅宗正指
佛说禅宗秘密
修证了义集经
阿难尊者开演
语录六则
……
序言 尝闻人生百年,有如隙驹,使泯泯以终,毫无所裨于人物,谓之虚生浪死,君子惜之。若夫所谓神仙者,既已炼神归虚,炼形住世,为千万劫不死之身矣。使徒驾苍龙,乘黄鹤,笛啸海风,棋弹山月,逍遥于无何有之乡,虚负此千万年之岁月,不更可惜乎?必也拯救生民,辅翊世运,体上帝好生之心,阐列祖同源之旨,扶树道法于无穷,斯可以上玉清,朝金阙,而无愧为真人矣。
昔者纯阳吕祖从正阳帝君游,道既成,发愿欲度尽亿万劫人而后上升。故至今飞鸾演化,虽妇人小子,无不知其名号者,而岳阳三醉,邯郸一枕,士大夫犹艳称之。惜余束发受书,未习元教,窃疑海上三山,与人间隔绝,神仙之说,殆可信而未可信也。
庚申夏月夜坐,幕友熊子兆周,自言黄平山中,遇仙授以符篆,语多奇幻。诘朝布席焚香,而神果降,所为诗文各体,顷刻千言,判人心隐微事,洞若观火。尤鉴余之诚,指示因缘,恍然有悟,凡所谘询,不谈吉凶,惟尽事理,及其后验,如鼓应桴,赐方疗疾,虽危笃无不愈者。《易》曰:“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吾师乎,吾师乎,古人航海求之不能得者,胡乃惠然肯来,不我遐弃,有如此也。因闻师曾降神于江夏涵三宫,前后四十余年,所演经典甚伙,每购一册,辄为梓行,惜未多见。
癸亥冬,刘君柯臣,忽以所刊全书示余,敬爱而卒读焉,见其义蕴精微,道理切实,大含无外,细入无间,括天人性命之妙,归饮食日用之常,固不徒以五金八石、姹女婴儿,讲内外丹家,数毕乃事者。
文摘 纯阳子日:生为名臣,死为名神,臣不易名,神不易名,世人昏昏,不察其真。天地之间,孰为重?人为重。人之中,孰为尊?君为尊。君之下,孰为贵?臣为贵。臣之内,孰为美?忠为美。世人有言:愿为良臣,不愿为忠臣。此即道中门外汉,此即道中瞌睡翁。何知有良,何知有忠?逢尧舜之时,皋夔稷契;良臣也逢桀纣之时,龙逢比干忠臣也。龙逢比干处尧舜之世,亦愿为良臣皋夔稷契;处桀纣之时,亦不得不为忠臣。所谓忠者,诚一无欺,尽心竭力,敬事后食,坐镇朝端,大节不挠,小行必谨,至于临难,死义不事二君,乃天地大道,人生至性。譬如女子,夫死重嫁,承一夫颜色,复承一夫颜色,回忆前情,稍有烈气者,岂不羞杀!是知冯道苏循之流,乃畜类同归,虽位至卿相,禄享千钟,乞人不屑。何况于有志气者,故可以经纶廊庙;致治清明者,即可以犯颜敢诤;捍御封疆,视死如生,为忠为良,易地皆然。特时数不同,遇主有异,世人莫作两般看,莫作难易想。幸而太平无事,主圣臣良,景星庆云昭其应,嘉禾瑞麦致其祥,是先帝之灵,苍生之福,社稷之长。为臣而享富贵荣华,遇也不幸,而君骄臣谀诛戮贤良,繁扰海内,奸雄草寇,窃据一方,地震山崩,时逢灾变,是上天之怒,苍生之灾,社稷之促。为臣而困苦患难,尽节以终,分也。知遇与分之所在,则不怨于天,不尤于人,尽己之心,听天之命而已。余每读史,看历代以来,有获忠良之名,而究无忠良之实者,有二。有先事一君,不见其忠,继事一君,方见其忠者,亦有二。余今为世人拈出:一则翘君之过,以沽直名,多刻谏草以传子孙。一则生平奸回,败国之事,临难死节,以盖前愆。此有忠之名,究无忠之实也。一则待之薄者,以薄报之;待之厚者,以厚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