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处世学问

发布时间: 2010-02-16 02:02:00 作者: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处世学问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195887X/9787801958877
条形码:97878019588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励志书系

内容简介 向名人学处世,像名人一样成功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名人处世学问》汇聚了中外名人畅谈处世的82篇佳作,既有南怀瑾、季羡林、傅佩荣、余秋雨、刘心武、王蒙、毕淑敏、史铁生、曹文轩等当代名家的处世感悟;又有白岩松、李咏、安妮宝贝等各界名人的处世心得;也有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李嘉诚、王永庆、李开复等商界奇才的处世经验;更有莎士比亚、海明威、华盛顿、爱因斯坦、拿破仑希尔、奥里森马登、梁启超、傅雷等历代大家的处世哲学。
细心体会书中的妙文智语,将名人们的处世学问融进我们的一言一行,助我们走向成功。

编辑推荐 真正的处世,既能顺应外界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姿态,以适应社会,更能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内心的真实与高贵。学会处世,我们能像一条鲸鱼,在社会这片海洋里畅游无阻。
青少年学会处世的第一本书
为人处世是一种学问,拥有这种学问的人,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更容易在社会上立足,不仅能够赢得人心,收获友谊,取得成功,还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淡定,成为生活的智者和强者。
目录
第1辑
君子坦荡荡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真正的优雅
史铁生一和中学生交心
美乔治沃克。布什自己的责任
白岩松一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李咏请你坚持自己的个性
(台湾)罗兰爱你自己的个性
日松下幸之助尽忠职守便有成就
梁晓声谈做人
[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微尘与栋梁
梁启超转变自己的环境。发掘自己的性灵
[美]福克纳鲁莽与恐惧
(台湾)傅佩荣君子坦荡荡
(台湾)余光中幽默
刘心武跟陌生人说话
王蒙通达为人荣辱不惊
[西班牙]巴尔塔沙葛拉西安中庸之道

第2辑
宽容是一种爱
[美]乔治洛里默学会与人相处
(台湾)李开复涵养: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宽容
孙犁—谈谅
肖复兴—宽容是一种爱
[英]詹姆斯弗雷泽—宽容是人生的美德,处世需要大度
周国平—处世
[英]罗伯特。林德一论招人厌烦的人

第3辑
真实的高贵
[英]莎士比亚—论处世
王力—应付环境和改变自己
美海明威—真实的高贵
[英]威廉哈兹里特—应对社会之道
[英]查斯特菲尔德—与何种人交往可帮助自己成长
庐隐—吹牛的妙用
日黑泽明—以德立身是走向成功的根本

第4辑
人间随处有乘除
丰子恺暂时脱离尘世
英阿瑟戈森—做一个正直的人
(台湾)南怀瑾一人间随处有乘除
[英]罗素宁静
[美]约叔亚罗斯李普曼一论宁静的心境
余秋雨今天的嫉妒
周作人沉默
[美]亨利大卫梭罗 孤独是一种美
曹文轩论孤独

第5辑
将礼貌随身携带
季羡林 谈礼貌
梁实秋 谦让
英弗兰西斯培根—论礼貌
美乔治华盛顿 谦恭处世
贾平凹 说奉承
傅雷 有教养人的礼节
梁漱溟 道德为人生艺术
[美]奥里森马登 将礼貌随身携带
美爱默生—礼貌

第6辑
通向友人之路
[新加坡]尤今—水乳不必交融
[英]大卫休谟—令人得益的社交
[法]伏尔泰—友谊
[苏联]米普里什文—通向友人之路
毕淑敏—友情
胡适—独立、合群与用功
[美]赫伯特H莱曼一交友的唯一方式
[英]约翰亨利纽曼—君子
[美]奥里森马登—处世的艺术


……
序言 人活着都是要吃饭的,不吃饭没法活,这是硬道理,傻子都懂的硬道理。但是,人活着,跟猪狗鸡鸭毕竟不同,光有饭吃还不行。这个世界几十亿人,大概没有多少光喂饭就能满足的,饿的时候都说,给口吃的就行,一旦吃上了这口,别的需求也就来了。要恋爱、结婚,跟人交往、沟通,要交朋友、挣钱、唱歌,一句话:要学习,得有精神生活。即便理想不高,就当个旧时代的农夫,也得有人教你怎样种地,如何喂牛套车,稍微有点精气神,就会想到出门赶集看戏,有的人还自己学着唱上两口。精神生活,离不开书。我们这个国家多灾多难,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每天除了吃,不想别的,因为多数时候,吃不饱。那年月,孩子进学校读书,除了课本,家长没钱,也不认为有需要给孩子买点课外的书,甚至孩子看课外书,还会遭到责骂。在家长看来,那些东西没用,上个学,识几个字,会算个账也就行了。在那个时代,众多平民百姓养孩子,跟养猪喂鸡没有多少区别。
后来的中国人,开始有点闲钱了,一对夫妻一个孩儿,宝贝多了,除了把孩子喂得营养过剩之外,也操心孩子的教育。即便如此,过去的思想境界依然左右着他们,家长们宁肯花大价钱,逼着孩子满世界进补习班,学钢琴,学奥数,学英语,学画画,学书法,学围棋,学一切听说可以提高素质的玩意儿,但就是没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坐下来看本书。跟过去一样,众多的家长认为,课外书没用,耽误孩子学习。

文摘 真正的优雅
[英]塞缪尔斯迈尔斯
一个人的优雅举止会使他充满魅力,即便是一个普通工人,如果他举止优雅.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一件事情的成败得失,它甚至比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瞩目。因而米德尔顿大主教告诫人们:“高贵的品质一旦与不雅的举止纠缠在一起,也会让人充满厌倦。”
热情有礼的举止有如和畅的春风,它常常会吹动成功的硕果,而粗鄙的言语与不良的举止会使你的交易障碍重重。
哈金森就是一个有风度和魅力的人,对于他的举止,哈金森夫人曾做过详尽的描述:“他这个人宽容大度而坦诚,对于那些地位卑下者,他从来不敢有丝毫怠慢;对那些出身显贵者,他从来不阿谀逢迎。在业余时间,他总是和那些最普通的士兵和最穷困的劳动者在一起,他从心底里尊重他们。”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因此,这些仪表风度就意义重大,不容忽视。但人为的礼节性规则并没有太大价值。它们往往具有并不礼貌、并不诚实的内涵。这种礼节、礼仪只是优雅举止的一种装饰。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