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向东向东,再向东

发布时间: 2010-02-16 02:42:26 作者:

 向东向东,再向东


基本信息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67 页
条形码:97872250259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北京紫图图书

内容简介 《圣经》的研究在西方社会是一门显学,尤其是作为历史文本而不是宗教文本更是热门中之热门。在近年来中国研究基督教文化的书籍也成为热卖,但是针对《圣经》的历史学价值的挖掘却鲜有人涉及,苏三此书无疑填补了这个学术空白。全球有关《圣经》文本的真实与否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随着考古科学技术的提高,伴随着考古的《圣经》考据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中国学人及时加入这一行列,并且如此深地契入中国历史的研究却是前所未有的事件。苏三这一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新闻价值无疑将同时震撼全球学术界。《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在出版后一个月内不仅获得了网易、新浪等网站的专题报道,而且人民网、千龙网、新华网、北京青年、《四川日报》、《重庆晚报》、《东方早报》、万维网、《北京晚报》、《人民文摘》、《青年一代》、《中国商报》等上百家媒体相继予以关注和讨论,甚至引起了国外网站的追捧。资料更加详实、思考更加成熟、学术价值更高的《向东向东,再向东》将引起的轰动是可以预期的。这一出版盛事也必将给苏三的“文明同源体系”取得最终一锤定音的结论。据悉本书将在2004年6月15日正式面市。实际上此书尚未上市已经被海外版权公司签约推荐。

苏三这本书尽管以《圣经》为主题展开,但却与宗教完全无涉,原因在于她完全把圣经作为一本历史文本尤其是王室族谱来对待,是一种另辟蹊径但却异常严肃的天才式研究手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采众长,她独特的文明,特殊的文化特征皆让世人莫不对其形成深感神秘和困惑。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在上个世纪末的成功结束,本世纪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启动了另外两个大型学术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及“寻找黄帝”。苏三的研究正是呼应了这两个伟大工程,尤其〈向东向东,再向东〉将直接探查中国文明的源头,对于黄帝书中将有数章直接进行剖析和讨论,她的结论相信同样具有石破天惊的效果,并且同时的证据将是非常令人信服的。

  美国神探李昌钰博士说,一件悬案的告破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物证、运气、不被破坏的现场、社会的广泛支持。苏三是把中华民族源以及世界同源课题当作悬案来“侦破”的,这是传统学者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她说,对于上古时代根本没有任何完整证据也没有文字记述的背景之下,你必须采取非常手段非常思维,否则疑案将永远成为不能告破的悬案,用传统是学者手段是很难一时告破的。对于“物证”、“完好现场”都不具备的困难条件下,苏三坚信她是有运气的,但同时她也注意到这个研究的特殊困难从一开始就极力想获得社会的广泛注意和支持,因为这个研究将牵涉到历史学、考古学、人类文化学、民族学、历史语言学、生物学、医学、地理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社会的直接支持,苏三坦言倾其一生精力她也无法在象牙塔中完成这一探索壮举,所以她希望每一个环涉及部门以开放的心胸放下各种陈念旧见,以新世纪的新眼光、以中国人的自信心来重新审视并探索中华民族的过去与未来。苏三认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一定是发轫于基础人文学科的大发展。
编辑推荐 《向东向东,再向东》(副标:《圣经》与夏商周文明起源)是苏三今年新著《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一书的延伸。假如说《三星堆文化大猜想》树立了一个人类同源的宏观框架的话,那么《向东向东,再向东》则进一步具体详实地介绍了与中国有关的夏商周三代在人类同源背景之下的特殊形成,但耐人寻味的是苏三没有选取中国的典籍,她使用了《圣经》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宝典,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历史文本。
目录
自序
  《圣经?旧约?律法书》
  《创世记》
  一、8575年人类历史精确到个位
  二、挪亚的后代
  三、闪的后代
……
文摘 插图


使用《圣经》(《旧约》部分)查询中国的夏、商、周三代。
主要结论为如下。

夏朝:公元前2070年开始的中国夏朝为《圣经》中希伯来人的祖先亚伯拉罕的后妃夏甲(Hagar)所建。夏甲的身份符合“夏后”朝的概念。西方公认亚伯拉罕生活的时间也恰好在大约4000年前这个时段。另外,夏后朝的国姓为“姒”,是“妾妃”的含义,合乎夏甲的身份。《圣经》中也记载了夏甲和儿子去到东方建立国家的事实,留在中东的是正妻撒拉和他们的孩子。

殷(商):此朝根源来自亚伯拉罕的孙子以扫(Esau)。时间大约在3900年前。《圣经》告诉我们:以扫又叫“以东”,“以东”就是“红色”,“殷”的汉字含义正是“红色”。中国甲骨卜辞中“殷”字常做“衣”,故而“以扫”的读音“Esau”实际上也就是“衣扫”或“殷扫”(“殷”很可能古代曾经读“yi”)。另外,据《圣经》记载以扫的妻子名叫“Judith”,实际上她很可能就是中国的商朝之母“简狄”,发音基本一致,两个声母一模一样。他们的第14代孙“汤”在1600年建立了殷商。《圣经》中同时记载以扫还迎娶了夏甲的孙女为妻,这是一种实质上的政治联姻,也说明了夏商之间的多重族源关系。

周朝:“周”就是“Jew”(犹太人),其建立者之一为以色列12支系之一:“但(dan)家族”,也就是周公旦的家族。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即为以扫的双胞胎弟弟。周的时间理应在殷商之后,这符合以色列的历史记载,并且商周之间有族源关系。

很明显夏商周之间都有血缘关系。但我们确实不可以说犹太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是我们可以说,犹太人与中华民族联系紧密。以夏后朝为例,夏甲的身份就不是犹太人,她是古埃及人,她的儿子(很可能是禹)娶的妻子依然是埃及人。殷商时期,以扫自己尽管是正宗希伯来人,但他的妻子Judith却是北方“赫人”,他的另外一个妻子则是有埃及血统的夏甲的孙女。

中国新石期时代(主要以仰韶文化为例)与两河流域的南方苏美尔人有许多文化相似可疑点。而希伯来人正是从苏美尔人聚集的吾尔城出来的,所以中国这个地区很可能自古以来就与这个主要以南部两河流域为中心发展的某个古代民族有着广泛的联系,他们的一支后来发展为以色列人,在某些特殊的机会这些以色列人又融合进中国地区的文化中去,最终以多民族的形式发展出了独特的中华文明。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中华
……
读书人网 >职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