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嘉莉妹妹

发布时间: 2010-02-16 02:48:13 作者:

 嘉莉妹妹

  • 市场价:¥16.00
  • 卓越价:¥10.60为您节省:5.40元 (66折)
  • VIP 价:¥10.28 SVIP价:¥10.07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4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2)
  • 3 颗星:
  • (1)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1)看全部4篇评论 (4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娜娜
    共计价钱:¥30.00
    同时购买共计:¥21.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44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532739880
    条形码:978753273988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译文名著文库

    内容简介 《嘉莉妹妹》故事中,嘉莉到芝加哥探亲,在火车上结识了推销员杜洛埃,她不堪工厂的艰苦生活,和杜洛埃同居,从而结识酒店经理赫斯渥。赫斯渥迷恋她的美色,竟盗用公款和她逃到纽约,过起同居生活。嘉莉因偶然的机会登台演出,渐渐获得成功,赫斯渥却逐步潦倒。两人分手,赫斯渥最后自杀。
      
      《嘉莉妹妹》一书中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是赫斯渥偷了酒店的钱,将嘉莉骗上火车,开始了私奔的生活。这个情节的原型实际上是德莱塞妹妹埃玛的生活经历。当年一家酒店的出纳就曾经偷了店里的三千五百美元,带着埃玛私奔到蒙特利尔,然后又辗转去了纽约。一九00年三月德莱塞完成了《嘉莉妹妹》的初稿。
      一个世纪以来,《嘉莉妹妹》尽管受到某些非议,但始终是读者爱不释手的一部名著。
    作者简介 德莱塞(1871-1945),美国著名作家。《嘉莉妹妹》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编辑推荐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通过嘉莉的坎坷遭遇,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繁荣下,失业、贫困、饥饿的阴暗面。
    目录
    译本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
    文摘 书摘
    当嘉罗琳米贝踏上赴芝加哥的下午班火车的时候,她的全部行装只有
    一只已交行李车托运的小皮箱,一只放着些盥洗用的小物件的鳄鱼皮手提包
    ,一纸盒小点心和一只弹簧开关的黄皮荷包,里面放着她的车票、写着她姐
    姐在范布伦街住址的纸条和四块钱现金。那是一八八九年的八月。她正十八
    岁,伶俐,腼腆,满怀着无知的年轻人的种种幻想。不管她心里有什么惜别
    之情,当然并不是为了抛弃了老家的种种好处。母亲和她吻别,使她涌出一
    阵热泪,火车轧轧地驶过她父亲白天在那里工作的面粉厂,使她喉头有些哽
    咽,村里看惯了的绿野在她眼前消逝,使她发出伤心的叹息。而那些把她和
    少女时代以及故乡轻轻牵住的柔丝,就此无可挽回地给扯断了。
    实在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不论怎么大的变迁都是可以挽回的。一
    站过了又一站,要回去是随时可以下车回去的。大城市就在前面,就靠每天
    开来的这一班班火车把它更密切地联系了起来。即使她一旦到了芝加哥也无
    妨,哥伦比亚城∞也相离并不太远。请问几个钟点——一百英里路,又算得
    上什么呢?她可以回去的嘛。再说,她的姐姐就在那边。她望着那张写着她
    姐姐住址的小纸条在出神。她注视着眼前匆匆掠过的绿色田野,终于活跃的
    思路转到泛泛地猜想起芝加哥是个什么样的城市来。她从孩提时期就老是听
    到它是多么有名。有一度他们曾打算把全家搬到那里去住。倘使她这回能找
    到可靠的工作,他们就可以成行了。总之,那是个大地方。那边五光十色,
    熙熙攘攘,一切都生气勃勃。居民们很富裕。有一些偌大的火车站。这列朝
    前直冲的火车就是在飞奔上那里去的。
    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离家出门,她的遭遇不外乎两种。不是碰到好人相助
    而好起来,就是迅即接受花花世界的道德标准而堕落下去。在这样的环境里
    ,要保持中间状态是不可能的。大都市里到处是狡诈的骗局,其程度并不差
    于比它小得多的装着人样的诱惑者。有的是巨大的力量,会像修养到家的人
    那样用激情来骗人上当。万点灯火的闪耀和乞爱挑情的眼波,就影响人的道
    德而言,具有同样的魔力。天真未凿的心灵,多半是由压根儿超出于人力之
    上的力量所败坏的。喧嚣的市声、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用暧昧的
    言词叩击着受惊的心弦。倘使没有个有阅历的人在旁边,给她低声指点迷津
    ,真不知这一切会把多少谎言妄语灌入这不知警惕的人的耳里呢!由于不明
    这花花世界
    ……
  • 读书人网 >小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