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

发布时间: 2010-02-16 02:59:28 作者: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金融工程在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4931659
条形码:97875049316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金融工程与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金融工程在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中国建设银行与武汉大学联合研究项目的成果。课题组在做了大量实地调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构造了内控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内控组织结构体系、岗责体系、工具体系、考评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方案。
该方案指出了商业银行风险内控体系中的各个风险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部分分支银行的试点很成功,对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叶永刚,武汉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主任
顾京圃 中国建设银行风险控制办公室主任
媒体推荐 书评
该书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现行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梳理,确定了各类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并将这种控制措施落实到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岗责。这种控制体系的改革和再造,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成本,并为商业银行新业务的拓展留下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接口。
编辑推荐 该书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现行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梳理,确定了各类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并将这种控制措施落实到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岗责。这种控制体系的改革和再造,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成本,并为商业银行新业务的拓展留下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接口。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总体框架研究与设计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目标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目标
第二节 总体框架设计
一、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
第三节 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和岗责体系设计
一、总体组织结构设计
二、总行组织结构设计
三、分行组织结构设计
四、基层行组织结构设计
第四节 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一、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内部控制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二、业务流程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三、管理流程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第五节 内部控制工具体系设计
一、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应用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应用体系设计
三、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应用体系设计
四、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应用体系设计
第六节 内部控制考评体系设计
一、考评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二、总行考评体系
三、分行考评体系
四、基层行为考评体系
本章调研纪律

第二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研究与设计
第一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安排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与内部控制制度安排
二、制度环境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安排
三、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置模式
一、现代商业银行总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模式
二、现代商业银行基层支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置模式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设计
一、对我国商业银行现有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基本评估
二、重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基本思路和方案
本章小结
本章调研纪事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岗责体系与设计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研究与设计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工具体系研究与设计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考评体系研究与设计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实施步骤与进程
参考文献
……
序言 我正在为之作序的,是一部面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难题而勇于探索的书稿。
这部书稿,也是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为了应对国外商业银行的挑战而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真实记录。
中国建设银行为了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既符合巴塞尔协议的精神,又遵循中国人民银行风险内控指引原则,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于2002年4月7日与武汉大学商学院签订了合作研究项目协议书。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在武汉大学商学院领导的大力协助下,课题组的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仅完成了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而且与湖北省分行的同志们同心协力,完成了该行的初步试点与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提炼和撰写了这部浸透着汗水和心血的学术专著。
文摘 插图:


(3)业务双人操作,相互制约,充分体现“四眼原则”。德意志商业银行负责贷款调查工作的客户经理同负责信贷风险审查的信贷管理员组成一个信贷工作小组,对两个成员授予相同的贷款发放权和贷款审查权,这两个成员则按照总行制定的信贷政策和资产负债管理原则选择客户,办理业务,完成对客户的授信和风险控制操作过程。
(4)应用先进技术工具,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在德意志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同时融于计算机程序之中,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控制风险;同时,该行还运用管理会计和统计分析技术实施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
2.美国花旗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设置高度专业化,基本上是矩阵式结构,行政领导为一条线,业务管理为另一条线,每一员工同时面对两个上司,这种设置使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同时达到专业化。在风险管理上的主要特色是个人信用授权,同时非集权决策,全面强化质量管理,特别是引进“Si舯a”概念,防范由个人决策失误造成风险。
(1)个人信用授权。信贷员首先要接受严格的培训,根据考试结果、工作经验和业绩,授予信贷员不同的贷款审批权限,从5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甚至更高不等。
(2)非集权决策。审批贷款时,信贷员要组成一个小组,由三人参加,其中一人的信用授权必须能够覆盖贷款金额(不得累加),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3.汇丰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汇丰银行组织结构设置上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通过控股公司的形式经营全面金融业务,分行内部实行矩阵式管理。汇丰银行通过附属公司的形式在亚洲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财务公司、私人银行等金融业务;总行根据客户规模和特殊业务设立一系列各不相同的业务单元和地区管理总部;分行内部实行矩阵式管理,业务部门同时向分行行长和上一级业务管理部门报告。
在风险管理上,汇丰银行实行明确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体制。信贷审批和信贷发放职能分离;对客户进行表内表外统一授信,对大型跨国公司设立集团客户控制授信总额;总行设立中央风险控制部门,实行分行授权;根据五级分类原理评估信贷资产,共分七级;总行设立特别资产管理部,专门负责对不良贷款的催收。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