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吴山

发布时间: 2010-02-16 03:08:40 作者:

 吴山


基本信息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807581409/9787807581406
条形码:97878075814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西湖全书

内容简介 《吴山》内容简介:犹如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西湖全书》以一种散射式的描述,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定和定格切换。那清丽的群山、那喷涌的泉井、那玲珑的古塔、那精致的亭阁,就像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
首批《西湖全书》14册,内容引人注目,题材各具特色,并都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于谦与西湖的关系,过去都是一些零散的文章作过介绍,这次分别以单行本形式推出,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这四位名人与西湖的密切关系,既深刻地展示了西湖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较有可读性。《西湖龙井茶》、《灵隐寺》、《西溪》,虽社会上已有类似的选题图书,但《西湖全书》的这三本则在内容和图片上,明显更胜一筹,雅俗共赏的特色更为鲜明……
《西湖全书》采用的是当今出版界十分流行的大32开本,封面则采用200克西班牙艾格自然棉纹纸,内芯采用105克亚光铜版纸。图书外观显得既精美,又古朴、高雅。
编辑推荐 《吴山》:《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怀芳香浓溢的醉醪。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的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究无尽的魅力。
《吴山》为“西湖全书”系列之一,简要介绍了杭州著名风景旅游景点吴山。
目录
吴山纵览/1
名胜古迹/33
鼓 楼/38
环翠楼/41
州治广场/42
有美堂/46
宋 樟/51
宋太史局/51
太虚楼/53
关汉卿诗 /53
城隍阁/55
龙 柏/59
如此江山亭/59
巫山十二峰/59
瓢羹石/63
巫峡峰青亭/64
四宜亭/64
南宋宁宗杨皇后 /65
青霞洞/66
瑞石铜/66
蹲狮石/66
鳌 峰/67
碧云天 /67
飞来石/68
垂云峰/68
蟾蜍石/68
迎真桥/69
云隐洞/70
紫阳书院/70
阅古堂/71
南宋太庙/73
金星洞/75
栽药圃 /75
紫阳 /76
泼水观音/77
江湖汇观亭/78
寅宾亭/79
钟翠亭/79
通玄观造像/79
石佛院造像/81
“吴山第一峰”石刻/83
青衣洞/84
橐驼峰/85
归云洞/86
寿星石/86
垂腹岩/87
松 关/87
采芝岩/88
补衣石/88
一青芙蓉/89
弥勒佛造像/89
“第一山”石刻/90
“感花岩”诗刻/91
杨维祯读书处/92
层 园/93
积义亭/93
水明楼/93
枫 岭/94
超然台/94
油麻藤/95

“浙江体育会题记”
石刻/96
石 林/97
“忠孝节义”石刻/101
“石壁凌苍”石刻/101
革命烈士纪念馆/102
烈士纪念亭/103
南宋中央官署/105
元代南城墙/106
寺庙祠观/107
伍公庙/109
海会寺/120
施公庙/121
东岳庙/121
太岁庙/128
药王庙/130
水神庙/133
小普陀/134
峨眉庵/134
崇义祠/135
昭忠祠/135
吴山布道所/136
承天灵应观/137
水陆财神殿/138
梓潼帝君庙/138
火德星君庙/139
省城隍庙/139
府城隍庙/142
宝月寺/142
玄妙观/143
普光庵/144
百法寺/144
石佛院/145
大乘石佛寺/145
忠节祠/146
怡云庵/147
三仙阁/147
广严院/148
开宝仁王寺/148
汪王庙/149
通玄观/150
定水寺/151
三茅观/152
阮公祠/155
石观音阁/158
宝成寺/162
紫阳庵/166
云居庵/167
开元寺/169
金地寺/170
井泉池潭/171
钱塘第一井/173
后唐古井/174
八眼井/174
乌龙潭/174
子午泉/176
月波池/176
涤凡池/177
白鹿泉/177
石龙泉/178
瑞石泉/179
白鹤泉/179
净鉴池/180
涌 泉/180
不二池/181
洗心泉/182
黄龙潭/182
郭璞井/182
瑶 池/184
双叠泉/184
三佛泉/185
一滴泉/185
郭儿井/186
旧事掌故/187
吴山庙会/189
四季香市/196
昔日茶肆/198
中秋赏月/202
吴山赏桂/203
重阳登高/205
吴山赏雪/206
掉元宝/209
龙灯开光/210
太岁上山/211
午时炮和二炮/212
坎卦石/213
嘹望台/213
五郎八保上吴山/215
城隍山上脱晦/215
城隍山上吃品茶/216
城隍山上放鹞儿/218
逸闻传说/219
潮神伍子胥/221
吴山酥油饼/225
蓑衣饼的传说/227
周城隍断案/228
三茅观与少年于谦/229
城隍山上看火烧/232
石龟精/234
樟树神/235
十二生肖石/237
后 记/241
……
序言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姿壮采的交响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泠印社,胡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初衷,还是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文摘 吴山由清平、云居、铁冶、金地、宝莲、七宝、瑞石、石佛、宝月、螺蛳、峨眉、伍公等十几座小山头连接而成。山势起伏,绵亘数里,古树苍翠,且多奇峰、溶洞、清泉、古迹。尤其是山上,留有自唐、五代、两宋至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和造像,为杭州诸山之最。吴山为杭城登高眺望的最佳处,人们登顶环眺,浩瀚的钱塘江,秀丽的西子湖,繁华的杭州城,尽收眼底。为此。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涉足,并留下大量赞美的诗文。现代诗人郁达夫评论吴山说:“第一在它的近,第二在它的并不高,元时平章答剌罕脱欢所瓮的那数百级的石级,走走并不费力。可是一到顶上,掉头四顾,却可以看得见沧海的日出,钱塘江江上的帆行,西兴的烟树,城里的人家;西湖只像一面圆镜,到城隍山上去俯看下来,却不见得有趣,不见得娇美了。还有一件吴山特有的好处,是这山上的怪石的特多;你若从东面上山,一直的向南向西,沿岭脊走去,在路上有十几处可以看到这些神工鬼斧的奇岩怪石。假山垒不到这样的巧,真山也决没有这样的秀。”
现在,按照郁达夫所讲的游山路线,“从东面上山,一直的向南向西”,让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吴山诸峰名称的来历。
伍公山,位于吴山东北部,以建有伍子胥庙而得名。山脚下的朝天门,俗称“鼓楼”,紧依山势而筑。
峨眉山,南接宝月山,东连石佛山、伍公山,因山形弯环如眉,故名“峨眉山”。其东北山丘,又称“浅山”,南宋时在此设粮料院署,故俗呼“管米山”。明、清两代也设督粮道署在此,故又称“粮道山”。清康熙元年(1662),有僧尼建“峨眉庵”于此山西坡,庵西有井八眼,即人称“上八眼井”,井水常年不涸,现尚存;其下也有井八眼,称“下八眼井”,但在近年建吴山广场时,被土填没。
螺蛳山,又称“螺子峰”、“狗儿山”,地处吴山最西部,毗邻粮道山,因其山道曲径盘旋,故有“螺蛳”之名。该山位于吴山西部半山腰(今吴山广场西南侧的中国财政博物馆处),高不逆风,低不障景,在此眺望西湖,六桥烟柳、双峰翠叠、湖光景色历历在目,为古吴山十景之一的“峨眉夕照”景区。
宝月山,又名“宝山”、“天井山”,因建有宝月寺而得名:又因山上有乌龙潭,故又有天井山之称。其北为峨眉山。
石佛山,位于伍公山南麓的十五奎巷西侧,南与宝莲山相连,西接宝月山,北通伍公山。五代时,吴越国王曾建石佛院于此,故名“石佛山”。
瑞石山,在吴山东部,毗邻七宝山、宝莲山,旧因有“紫阳庵”(道院),故又
……
后记 吴山,杭州人俗称它为城隍山。其山势平缓,高近百米,由清平、云居、七宝、瑞石、宝月、伍公等10多座大小山头所组合,形成自西南而至东北绵延走向的山岗。
吴山是历史悠久的杭城名胜,自古以来,市民都十分喜爱吴山。山上古木苍翠,奇峰异石,洞幽泉寒,石刻造像处处可见,民俗活动特色深厚。
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吴山的历史面貌并不十分了解。吴山古有“云居听松”、“枫林红叶”、“梧冈飞瀑”、“紫阳秋月”、“金地笙歌”、“瑶台万玉”、“三茅观潮”、“峨眉夕照”、“鹤步寒山”、“鹿过曲水”十景,现在却已鲜为人知。
应《西湖全书》编辑委员会和杭州出版社之约,我们编写了这本小册子。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西湖游览志》、《湖山便览》、《武林坊巷志》等一些志书和有关资料,并且多次实地踏勘,对一些遗存古迹与志书记载,进行了一一比对和核实,使之尽可能判断准确,从而帮助人们真实地了解吴山,认识吴山。但是由于能力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差错和不实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