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

发布时间: 2010-02-16 03:31:50 作者: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4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302161828/9787302161820
条形码:97873021618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作为王秉钧主编的《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6)的配套教材,针对11章基本内容,逐章节引领认知思路,使读者明晰重要定义与概念,注重剖析主要技术的理论实质与物理机理。各章节有机穿插了与知识点相应的足量基本例题与典型应用例题,共180例。
《通信原理学习指导》适于高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研究生作为辅助教材;也可供教师备课、工程技术人员和考研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通信与通信系统
1.1.1 信息、消息与信号
1.1.2 通信与通信系统
1.1.3 典型的现代数字通信系统
1.2信道分类与特性
1.2.1 信道分类
1.2.2 几种常用信道基本特征
1.2.3信道容量概念
1.3通信频段划分和无线传播特点
1.3.1 通信频段划分和无线频谱规划
1.3.2 无线传播特点
1.4通信系统的质量
1.5填空简答

第2章信号与噪声分析
2.1确知信号时一频域特征
2.1.1信号表示法
2.1.2 常用的傅氏变换对及其互易性
2.1.3 卷积与相关
2.1.4 能量谱与功率谱
2.2随机变量统计特征
2.2.1 随机变量构成与特征
2.2.2 两种常用随机变量
2.2.3 随机变量间的统计关系
2.3平稳随机过程统计特征
2.3.1 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征
2.3.2平稳随机过程与广义平稳过程
2.3.3遍历性平稳过程
2.3.4 平稳随机信号功率谱(密度)
2.4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响应特征
2.5高斯型随机过程和高斯白噪声
2.5.1 高斯随机过程和随机变量性质
2.5.2 高斯白噪声
2.6窄带高斯噪声
2.6.1 窄带高斯噪声统计特征
2.6.2 窄带信道三种分布的关系
2.6.3 一个综合性典型例题
2.7填空简答
2.8习题

第3章连续波调制系统
3.1调制概念
3.1.1 调制的定义和功能
3.1.2 线性调制系统数学模型
3.1.3 线性调制系统信号分析
3.2线性调制信号的解调与性能分析
3.2.1 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3.2.2 相干解调
3.2.3 性能比较与解调器信噪比得益
3.3非线性调制
3.3.1 角度调制数学模型
3.3.2 单音调角
3.3.3 宽带调角信号的时一频域分析
3.4 WBFM非相干解调与特性分析
3.5调频系统若干技术问题
3.5.1 门限效应
3.5.2 预/去加重改善解调信号高频性能
3.5.3 调频系统正常工作条件
3.5.4 复合调制--调幅/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
3.6填空简答
3.7习题

第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4.1数字化编码特点与优点
4.1.1 数字调制
4.1.2 PCM和数字信号优点
4.2低通抽样
4.2.1 理想低通抽样定理要点
4.2.2理想抽样特点
4.2.3 平顶抽样
4.2.4 脉幅调制和时分复用
4.3量化与性能分析
4.3.1 均匀量化与编码
4.3.2 编码方式
4.3.3 量化噪声与性能分析
4.4非均匀量化
4.4.1 非均匀量化的必要性
4.4.2 语音信号非均匀量化策略
4.4.3 A律13折线压扩特性
4.4.4 PCM传输格式
4.5线性预测编码
4.5.1 差分脉码调制
4.5.2 增量调制
4.6填空简答
4.7习题

第5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5.1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波形及其功率谱
5.1.1 选择码型的具体考虑因素
5.1.2 基带序列功率谱
5.2奈奎斯特准则--消除码间干扰的理论与实践
5.2.1 符号间干扰(ISI)
5.2.2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5.2.3分析与实现第一准则
5.3部分响应一奈奎斯特第二准则
5.3.1 部分响应概念
5.3.2 第1类部分响应的时一频域特性分析
5.3.3 第Ⅳ类部分响应
5.4基带均衡
5.4.1 均衡概述
5.4.2抽头一延迟线均衡
5.5数字信号基带传输误码性能分析
5.5.1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接收特点
5.5.2 误码性能分析方法
5.6填空简答
5.7习题

第6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6.1二元幅移键控
6.1.1 2ASK信号分析
6.1.2 2ASK信号解调与噪声性能
6.1.3 2ASK信号信道传输
6.2二元频移键控
6.2.1 2FSK信号设计与分析
6.2.2 两种:FSK模式
6.2.3 2FSK信号相干性能分析
6.2.4 2FSK非相干性能分析
6.3二元相移键控系统分析
6.3.1 绝对相移键控(2:PSK)特点
6.3.2差分相移键控(【)PSK)
6.4三种二元数字调制的性能比较
6.5多元数字调制系统
6.5.1 多元调制概念与要素
6.5.2 多元数字调幅(MASK)
6.5.3 多元数字调频(MFSK)
6.5.4 多元数字调相(M:PSK)
6.6填空简答
6.7习题

第7章常用的现代调制技术
7.1正交调幅
7.1.1 正交调幅信号设计特征
7.1.2 QAM信号空间一一星座图特点
7.1.3 MQAM与MPSK的性能比较
7.1.4 MQAM相干性能
7.2改进型QPSK或OQAM
7.2.1 OQPSK--交错(或偏移)QPSK
7.2.2 IJF-OQPSK--无符号间干扰和抖动O QPSK
7.2.3偏移QPSK
7.3最小频移键控
7.3.1.MSK信号设计的特色
7.3.2 MSK信号涉及的参量和指标

第8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第9章多用户通信概述
第10章信息论基础
第11章信道编码
附录A常用三角函数公式
附录B误差函数表
附录CQ函数表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序言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坐标高等理工教材与教学资源体系创新与服务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市场的拓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这个变化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的定位和教学要求中,也必然反映到对适用教材的需求。本项目是针对这种需求,为培养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提供系列教材。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面向全国教学研究型和教学主导型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教学,覆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现培养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新、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需要。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概括如下:
1.教材的类型、选题和大纲的确定尽可能符合教学需要,以提高适用性。教材类型初步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拟按电子信息大类编写,以体现宽口径;专业课包括本专业和非本专业两种,以利于兼顾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扩展知识面的需要。选题首先从目前没有或虽有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开始,逐步扩大。
2.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更新,反映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3.重视工程性内容的引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能力。工程教育是多方面的,从教材的角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手段的发展,为学生建立工程概念、进行工程实验和设计训练提供条件。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电子与通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