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806685391
条形码:97878066853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文化旅游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文化旅游丛书中的一册。详细介绍传统佛教胜地的旅游、交通及旅游资讯外,还特别提供一些关于提示和相关诗词,希望它能成为您游览佛教胜地最忠实的向导和伴侣!
目录
中华佛教第一山——山西五台五台山
天下秀色邈难匹——四川峨眉峨眉山
海天佛国尊观音——浙江舟山普陀山
灵山捧出九芙蓉——安徽青阳九华山
佛宗道源蕴神秀——浙江天台天台山
四明蓬莱朝弥勒——浙江奉化雪窦山
……
文摘 书摘
四川有名闻天下的“四绝”: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而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以其秀丽的景色独占鳌头。峨眉山,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的总称。我们游览的景区实际上只是大峨山。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峨眉山。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画师给西坡寺和尚画了一幅四美女图,但要和尚放在箱子里四十九天后才能挂出。和尚不听此言,擅自将画挂在墙上。一天和尚回寺,忽见四个美丽姑娘在堂内说笑,而墙上的画已成白纸。姑娘一见和尚就惊慌奔跑。和尚紧迫不舍,只拦住了四姑娘,她一着急便变成了一座山。三个姐姐在前面见到妹妹变成山,也都立地化成了三座山。这四座山就是今天的大峨、二峨、三峨和四峨,至今四峨山和大峨、二峨、三峨三座山还拉开着一段距离。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叹:“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明代诗人周洪谟也赞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古往今来,峨眉山一直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的胜地。在汉代以前,峨眉山原为道教天下。峨眉山纯阳殿附近的千人洞,传说就是吕纯阳修道成仙的地方。隋唐以后,佛教兴盛,在山上普建佛堂,许多道观也纷纷改为寺院,并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普贤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普贤,梵语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之意。普贤因广修“十大行愿”,又称“大行愿王”。“愿”即是理想,“行”即是实践。《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日“普贤线”,认为这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的长线,引渡信徒登上绝顶。
攀登峨眉山,从山麓报国寺出发,有左、右两条路线,往左经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黑龙江栈道、仙峰寺、洗象池到金顶;往右经龙门洞、白龙洞、万年寺、华严顶到金顶。沿途飞瀑流泉,景色清幽。游人一般徒步登山要花两天时间。据说历代修筑的上山石磴,用去了一百八十多万块大小石条。现有盘山公路,可乘车直上海拔二千四百米处的雷洞坪,再换乘缆车直达金顶,雄奇的山景便可一览无余。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光明山下,是峨眉山人山的第一座寺庙,冯玉祥曾题“名山起点”。报国寺原名“会宗堂”,明万历四十二年间(1615)创建。清康熙年间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