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河流泥沙动力学(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2-16 04:15:59 作者:

 河流泥沙动力学(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
ISBN:9787801244260
条形码:978780124426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河流泥沙动力学(第二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河流水力学基本原理,泥沙的特性、沉速、起动、沙波运动,推移质和悬移质运动及计算方法,高含沙水流和异重流等。
《河流泥沙动力学(第二版)》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与实际结合,深入浅出,便于自学,注意推陈纳新,反映了国内外新的主要科研成果。除作为水利院校有关专业的教材外,还可供从事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含航道整治工程)的科技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河流水力学基本概念简介
第一节 可道水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河道水流的水流结构
第三节 河道水流的紊动及阻力损失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泥沙的特性
第一节 河流泥沙来源
第二节 泥沙的矿物特性与分类
第三节 泥沙的几何特性
第四节 泥沙的重力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泥沙的沉速
第一节 泥沙沉降的不同形式
第二节 沉速公式
第三节 影响沉速的几个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泥沙的起动
第一节 泥沙起动的物理机理
第二节 均匀沙的起动条件
第三节 非均匀沙的起动条件
第四节 斜坡上泥沙的起动流速
第五节 止动和扬动流速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沙坡运动及动床阻力
第一节 沙坡形态和运动状态
第二节 沙坡的发展过程和形成机理
第三节 床面形态的判别标准
第四节 沙波尺度及其运行速度
第五节 动床阻力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推移质输沙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第三节 非均匀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第四节 估算推移质输沙率的其它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悬移质运动基本状态及含沙量沿垂线分布
第一节 悬移质及其运行基本状态
第二节 悬移质运行的质量平衡及水流挟沙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悬移质运行的能量平衡及水流挟沙力
第一节 重力理论述评
第二节 制紊假说
第三节 水流挟沙力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高含沙水流问题
第一节 高含沙水流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高含沙水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特点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异重流
第一节 异重流的现象及一般特性
第二节 异重流的基本力学规律
第三节 水库异重流
第四节 河渠异重流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系在1989年版《河流泥沙动力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修改编写而成的。编写时着重做了如下的考虑:
根据近年来专业改革发展及课程设置的要求,专业范围有所拓宽,本课程授课学时有所缩减,所以本教科书的篇幅和内容也相应有所压缩调整。
对本学科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新进展,特别是那些内容较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力在教科书中作了反映。如非均匀沙的起动规律、考虑床面组成特点的输沙率、悬沙沿垂线分布不同类型的力学机理以及分组水流挟沙力等;对高含沙水流的内容,在进行大幅度删减的同时,增补了近年来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另外,在阐释书中一些问题时,适当引用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提法,所采用的图表和资料也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在内容安排上尽力保留了原教科书的体系和教学实践及工程应用中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对一些章节也作了适当调整。
总之,在这次编写过程中,仍继续贯彻少而精和深入浅出的原则,注意了理论与实际结合,强化了基本概念,重视了推陈纳新和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我国学者的科研成果给予了极大注意,力求使本书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
本书由张瑞瑾担任主编,并执笔绪论、第一、七、八章。参编谢鉴衡,执笔第五、六章;王明甫执笔前言、第三、九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段文忠执笔第二、四章;熊治平执笔第十章 。本书由清华大学夏震寰教授主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尽管力求有所改进,但限于编著者认识水平,难免仍存在某些缺点乃至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4)舌状沙波:与新月形沙波类似,但波峰线凸向下游。
沙波的平面形态及相应的水流特点对沙波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环流的走向上。如果波峰线完全与水流垂直,则横轴环流呈封闭状,泥沙将沿水流方向前进,横向运动很弱。如果波峰线与水流斜交,则在沿波峰线方向,存在水流分速,横轴环流将转化为螺旋流,越过波峰进入波谷的泥沙,和被螺旋流从床面卷起的泥沙,有一部分会沿着波峰线方向前进,使得泥沙在沿水流方向前进的同时,还发生横向运动。泥沙的这种运动特点,反过来又对沙波的形态及其排列和运动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新月形沙波之所以交错排列,显然与螺旋流造成的泥沙向下游的补给条件沿河宽分布不均匀有关。又如,弯道凸岸边滩上,常分布有带状沙波,此种沙波使边滩外缘形成一系列窄桨状沙嘴,朝下游方向向凹岸延伸。洪水期在这种沙嘴下游形成的螺旋流,能将凸岸边滩上运行的泥沙带向主流,是影响凸岸边滩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然河道中的沙波在尺度大小上是很不一致的。最小的一种沙波叫做沙纹,波高1~2cm,波长几cm以至十几cm,在天然河道的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中等大小的沙波叫做沙垄,尺度变幅很大,波高由不足1m到2~3m,波长由几m以至100m以上不等。在天然河道的沙滩上,这种沙垄也常可看到。最大的一种叫做沙丘或沙滩,实际上是一种泥沙成型堆积体。天然河道顺直河段上在枯水期露出的犬牙交错状边滩[4],就是这样的泥沙成型堆积体,波高一般为几m,波长则达几百m以至1000m以上。上述几种沙波往往同时存在。沙纹爬行沙垄之上,而沙垄则爬行于泥沙成型堆积体之上。图5-3为长江、黄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观测到的沙波实例。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