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2000+O

发布时间: 2010-02-16 04:28:52 作者: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2000+Office200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6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560935346
条形码:97875609353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计算机工作者
丛书名: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术。全书共8章,分为三个模块:第1、2、7章为第一模块,介绍基础知识及基本环境;第3-6章为第二模块,介绍Office 2003中的四个常用软件;第8章为第三模块,介绍四类基本工具软件。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内容全面、论述详细、图表齐全、举例丰富。通过阅读《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读者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参考书中例子,能够很快掌握操作技术。另外,书中对实际应用的介绍较多,对绝大多数同类书中不作介绍的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如: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Word中的公式、Excel中的单元格引用方式等。这也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的特色之一。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培训班的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工作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编辑推荐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 2003》为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之一,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出版。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
1.2 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与应用
1.3 计算机系统
1.4 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计算机简介
1.5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习题1

第2章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2.2 Windows 2000基本知识
2.3 Windows 2000组成部分及基本操作
2.4 资源管理器与我的电脑
2.5 控制面板
2.6 应用程序
2.7 附件
习题2

第3章 文字处理系统
3.1 系统概述
3.2 文档的建立
3.3 文档的编辑
3.4 文档的排版
3.5 表格的制作
3.6 文本框与艺术字
3.7 文档的视图
3.8 页面排版与输出文档
习题3

第4章 电子表格Excel2003
4.1 Excel2003概述
4.2 工作簿的操作
4.3 工作表的操作
4.4 工作表的格式化
4.5 统计图表的操作
4.6 数据清单
习题4

第5章 演示软件PowerPoint2003
5.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5.2 幻灯片外观设置
5.3 文字处理
5.4 丰富幻灯片的页面效果
5.5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5.6 幻灯片的放映
5.7 输出演示文稿
习题5
第6章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2003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8章 常用工具软件介绍
参考文献
……
序言 21世纪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纪,是信息日益膨胀的世纪,也是催人奋进的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它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必须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如果不掌握它,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因此,必须加大计算机的普及力度,使得更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掌握这门技术。我们正是基于这一点,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Windows 2000+Office2003》这本书。
全书共8章。第l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论述了计算机的概念、组成,简单介绍了多媒体及网络计算机,同时对计算机中的数制及编码也作了介绍。第2章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的操作平台,在叙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对于有关操作介绍得很详细。本章主要内容有系统组成部分及操作、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应用程序等。第3章文字处理系统,详细介绍了Word 2003,它是计算机应用最基本、最实际的代表,所以本章的内容介绍得全面、细致,主要有文档的操作(建立、编辑、排版、预览、输出)、表格的制作、图形与图像的处理等。第4章电子表格Excel 2003,论述了表处理的代表软件——Excel,先简单介绍了工作簿,然后重点介绍工作表(数据生成、有关操作、格式化),接着论述了统计图表,最后讨论了数据清单。第5章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介绍了制作幻灯片的有关知识及操作。第6章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介绍了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及技术,内容有网页的建立、编辑、修饰,表单的使用,插件的使用等。第7章计算机网络基础,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理论,然后介绍互联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因特网知识及浏览器IE 6.0的使用。第8章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讲述了病毒防治软件、压缩与解压缩软件、下载工具软件及媒体播放软件四类软件的操作知识。
本书是对作者二十几年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总结,它集作者教学、科研的经验于一体,系统地论述了计算机文化内涵。书中内容丰富、叙述详细、举例实际、图文并茂。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本课及相关课程的教材,若总学时为60,建议理论讲授全部内容,需36学时,上机24学时;若总学时为50,理论讲授大部分内容(第5、8章不讲),需30学时,上机20学时;若总学时为40,理论讲授必学内容(第4、5、8章不讲),需24学时,上机16学时。本书也可作为各类培训班的教材,讲授的内容,根据学时取舍,还可作为计算机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又可作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本书由杨新发主编、王义铭参编。杨新发编写了第1、2、3、4章,王义铭编写了第5、6、7、8章。全书先由杨新发规划、统稿,最后由胡元义审定。
本书在编写及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及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及作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第三代计算机使用的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所以也叫做集成电路计算机。它的特点与第二代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特点为:体积更小、耗电更少、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速度快、容量大、功能强。它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磁盘与磁带作为外存,系统软件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又增加了几种高级语言,应用被扩展到多个领域。
本代计算机的主要机型:国外有IBM-360、CDC-7600、PDP-11等。国内有“655”,“709”(TQ-16)等。
(4)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
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所以也叫做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与第=三代相比,其特点是:体积更加小、耗电更少、可靠性更高、寿命加长、造价更低、速度更快、容量巨大、功能更强。它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磁盘与光盘作为外存,系统软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种操作系统,数十种高级语言,应用软件十分丰富,其应用被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此同开寸,这一代计算机的机型也呈现出不同规模、不同信号、不同应用的若干个分支同步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
本代计算机的主要机型:国外有IBM-370、CRAY-1、VAX-11、IBM-4300、IBM-PC等。国内有“152”、“银河”、“曙光”、“神州”等。
1.1.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纵观上述计算机时代,除第四代外,第一代发展的时间较长,主要是受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制约,而第四代就不同了,它的发展受电子元器件制约的因素很小,它主要朝几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所以会经历更长的时期。下面将就其发展的方向趋势进行探讨。
读书人网 >操作系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