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红一方面军纪实(套装1-4册)

发布时间: 2010-02-16 21:22:44 作者:

 红一方面军纪实(套装1-4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67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7010039259
条形码:97870100392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4

内容简介 《红一方面军纪实(套装1-4册)》从毛泽东写起,写了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滕代远、刘伯承、贺龙、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徐向前、林彪、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当时几乎所有中共领袖的曲折经历,写了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平江起义、三湾改编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写了蒋介石、陈诚、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龙云、刘湘、刘文辉、阎锡山、张学良、杨虎城等国民党军政首脑和将领的明争暗斗及不同经历以及对红军“围剿”的经过。 作者对红军史潜心研究二十多年,作者的写作原则是:秉笔直书,抛弃多年来的“左”倾写法,实是求事,不拔高不偏袒,不加入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自己从中领悟中国革命之艰辛;不搞“戏说”,尽可能做到于史有据,使每一事件、每一人物都有史可查;《红一方面军纪实(套装1-4册)》虽成书于今日,但要为历史负责,要为人们留下一部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而又具有真实性的红一方面军军史。
作者简介 刘秉荣,天津市宝坻县人。1945年生。1965年入伍。曾于部队中任记者、文艺期刊编辑、主编。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警衔、国家专业一级作家。曾先后出自有《贺龙演义》、《新军阀大战》、《国民政府秘史》、《北伐秘史》、《辛亥革命秘史》、《魂飘重霄九》、《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红海忠魂》、《杨三组告状》、《清末绿林纪实》、《军阀与迷信》《贺龙大传》等四百余篇。总字数愈二千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常务理事、《法制日报》特约记者。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第二章 陈独秀与中共早期错误路线的悲剧
第三章 中共“八七”紧急会议
第四章 秋收起义
毛泽东四到安源
武汉国民政府的警卫团
毛泽东浏阳遇险
“霹雳一声暴动”
三湾改编

第五章 向井冈山进军
古城会议
袁文才与王佐
中共中央罢免了毛泽东
何长工寻找起义部队
毛泽覃到了井冈山
袁文才、王佐部队改编
新城大捷
周鲁到井冈山

第六章 南昌暴动后的星星的火种
一代英豪反南昌
“悲惨的决定”
“朱德在此!”
茂芝会议
天心圩会议
大庾整编
朱德与范石生

第七章 湘南暴动
“农奴聚义取宜章”
许克祥“割须弃袍”
革命军攻克郴州
革命军两克耒阳
永兴的农军暴动
资兴的农军暴动
永、耒老表到安仁造反
汝城的农军暴动
桂阳的农军暴动
临武、嘉禾、蓝山的农军暴动
攸县、常宁的农军暴动
衡阳、江华、永州、道县、宁农民暴动

第八章 伟大的会师
第九章 “八月失败”
第十章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第十一章 红五军上井冈山
第十二章 中共“六大”前后的中央
第十三章 朱、毛率军挺进赣南
第十四章 彭德怀率部游击赣南
第十五章 淌血的井冈山
第十六章 大革命前后的闽西
第十七章 红四军首次入闽
第十八章 蒋桂之战
第十九章 中央下令毛、朱离开红军
第二十章 攻克宁都城
第二十一章 红四军二次入闽
第二十二章 红四军的“七大”、“八大”前后
……
……
文摘 中共的十二月特别会议,标志着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更加系统化,而且也更加完备了。这次会议全面接受了陈独秀投降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并得到了国际代表吴廷康和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认可。
毛泽东开罢中共十二月的特别会议,即赶往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和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会后,他考察了家乡的农民运动。又到了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县进行考察。1927年1月15日,毛泽东到了衡山县,在衡山县百果镇的芳山公祠,毛泽东召开了妇女座谈会。芳山公祠是军阀赵恒惕的祖祠,族长是赵恒惕的叔父赵南八。他依着赵恒惕这个靠山,无恶不作,有不顺他眼的,就被提到祠堂里问罪,轻的打个半死,重的就沉潭溺死。
毛泽东经过32天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写出了热情歌颂农民革命运动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文中彻底批判了党内外一切对农民运动的攻击和责难,对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予以充分肯定,为进一步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同盟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毛泽东在该文中高兴地写道:“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人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
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区委的机关刊物《战士》周刊,以第三十五、三十六两期合刊和27日的三十八期、4月3日的三十九期上,首先刊载了全文。接着《湖南民报》也发表了报告的全文。这篇报告受到了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然而却遭到了陈独秀及其追随者的反对。《向导》周刊原定刊载《报告》的全文,但却只在3月12日出版的第一九一期刊登了《报告》的前七部分,后面的第八部分“14件大事”(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则被迫停止刊登了。而中共中央委员瞿秋白却非常重视这一篇文章,要求连续刊登,陈独秀为此大发雷霆说:“湖南的农民运动搞成这个样子,毛泽东要负主要责任!”
瞿秋白对陈独秀的禁止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登报告全文非常气愤,于是,他把报告交给中共中央办的书店——长江书馆出版单行本,出版之际,瞿秋白还写了序言,称:“中国农民要的是政权,是土地。因为他们要这些应得的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