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59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117111364
条形码:978711711136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医院管理者高级参考书
内容简介 《临床风险管理》的编写背景是全球性的病人安全事故增多、患方索赔与诉讼发生率攀升、医疗机构赔偿经济损失日趋严重和医患关系紧张。为了增进我国医疗机构的病人安全与管理现代化(填补风险管理的空白),《临床风险管理》系统地引介美欧主要国家的最新临床风险管理与病人安全实务。除了介绍主体内容的美国临床风险管理,《临床风险管理》还简介了我国的卫生成文法。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临床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临床风险管理》提供了多幅图表和大量的美国病人安全事故真实案例。
作者简介 李庆功先生,2000年赴美留学,获卫生科学硕士学位(Master in Health science,国家教育部认证);毕业后,获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培训项目“健康服务风险管理资格证书”,为“健康服务风险管理证书专业人员”(Certified Professional in Healtlacare Risk Management)。李庆功先生多年专门从事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现主持北京泰德医疗机构风险管理个人研究所,并从事医学伦理等教学工作。另外,李先生有18年的国内外护理临床工作经验;迄今已发表专业文章26篇,内容涉及护理改革、临床路径和医院风险管理。
编辑推荐 《临床风险管理》包含许多新名词、新知识、新理念和新实践,内容丰富,构思严谨;行文规范、图文并茂。《临床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适用性,体现了当代这一领域的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适应广泛的社会需求。
目录
第一篇 临床风险范畴
第一章 临床风险概论
一、临床风险的概念
二、临床风险的感知
三、临床风险的概率
四、临床风险的要素
五、临床风险的一般情境
第二章 医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一、人类失误的一般概念
二、医护人员的临床失误
三、医护人员的临床违规行为
第三章 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促发因素
一、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促发因素的基本概念
二、患者因素
三、医护人员的个人因素
四、临床任务因素
五、沟通因素
六、医疗团队与社会因素
七、教育和培训因素
八、设备与资源因素
九、工作环境因素
十、组织与战略因素
第四章 医护人员的侵权与犯罪行为
一、临床实务不当的含义
二、医护人员的过失侵权行为
三、医护人员的故意侵权行为
四、医护人员的犯罪行为
第五章 医疗机构的系统性患者安全问题
一、医疗机构系统失误的概念
二、医疗机构系统失误的常见类型
三、医疗机构的隐性失误与显性失误
四、医疗机构的患者安全行政领导
第六章 健康服务的产业性患者安全问题
一、健康服务的产业性患者安全问题
二、失误:人类之天性
三、健康服务产业的系统类型因素
四、健康服务产业的技术因素
五、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因素
六、健康服务产业的体制与管理因素
七、健康服务产业的惩罚文化
第二篇 患者安全事故
第七章 临床异常事件的分类与鉴别
一、单纯性临床失误事件
二、临床不良事件
三、临床过失
第八章 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原理
一、患者安全事故的因果模型
二、患者安全事故的过程模型
第九章 患者安全事故的过失与民事责任
一、医生的法律职责
二、临床实务的标准
三、临床过失的要素
四、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过失类型
五、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民事责任
第十章 患者安全事故的鉴定与赔偿
一、患者安全事故鉴定的基本程序
二、患者安全事故的专家证词
三、患者安全事故的民事赔偿
四、患者安全事故的赔偿类别
五、患者安全事故的民事责任辩词
第三篇 临床风险管理基础
第十一章 临床风险管理概述
一、临床风险管理的发生
二、临床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临床风险管理的深化:国际患者安全运动的兴起
四、临床风险管理在绩效改良中的作用
五、临床风险管理与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之间的联系
六、增进患者安全的医疗机构外部环境条件
七、我国医院推行临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十二章 临床风险管理:过程与项目
一、评估临床风险
二、检查临床风险的治理策略
三、选定临床风险的治理策略
四、实施l临床风险的治理策略
五、监测、评价和改良临床风险管理项目
六、临床风险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
七、建立和实施医疗机构风险管理项目
第十三章 医院患者安全项目的基础
一、医院患者安全项目的行政领导
二、患者安全文化
三、患者安全事故的管理
四、循证医学与患者安全技术
五、人类因素在患者安全领域的应用
六、患者安全培训
七、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八、医院环境的安全管理
九、医院患者安全项目的管理
第十四章 临床风险管理职责、技能与伦理守则
一、临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执业资格
二、临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责
三、临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位描述
四、临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专业伦理守则
五、临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第十五章 临床风险识别系统
一、临床风险识别系统概述
二、医疗机构中的临床事故报告
三、临床不良事件报告
四、临床不良事件筛查
五、非正式的临床风险识别
六、临床风险识别与索赔诉讼管理的整合
七、计算机化的临床不良事件跟踪
八、临床风险识别的最新进展
第十六章 医学伦理与临床风险管理
一、医学伦理:临床实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医学伦理和临床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
三、医学伦理冲突:临床风险因素的重要范畴
四、医学伦理冲突的解决:临床风险管理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七章 患者人格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
一、患者人格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患者天格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国家卫生政策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服务相关法律简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法规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门规章
第十八章 医疗机构的战略、政策与临床风险管理
一、医疗机构的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
二、医疗机构的组织政策
三、医疗机构内部政策的实施规范
四、医疗机构组织政策的风险管理
第十九章 医疗记录的风险管理
一、医疗记录的概述
二、医疗记录风险控制的一般策略
三、措辞与书写的风险控制
四、转录与联署的风险控制
五、保管与保密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章 医疗人员资格认证及其风险管理
一、医疗人员的资格认证
二、医疗人员的资格考试与执业注册
三、医疗人员资格认证过失
四、医疗人员资格认证的风险控制
……
第四篇 医患关系风险控制
第二十一章 患者的权利、责任及其风险管理
第二十二章 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二十三章 临床沟通、医患关系及风险管理
第二十四章 临床失误及非预期结果的告知
第五篇 临床损失预防与患者安全
第二十五章 确保正确的外科手术与侵入性诊疗操作
第二十六章 药物治疗的风险管理
第二十七章 门诊风险管理
第二十八章 产科风险管理
第二十九章 急诊科风险管理
第三十章 外科风险管理
第三十一章 麻醉风险管理
第三十二章 急重症监护病房的风险管理
第三十三章 儿科与高龄患者的临床风险管理
第三十四章 临终医疗决定
第三十五章 临床科学研究的风险控制
第六篇 索赔与诉讼管理
第三十六章 临床风险融资导论
第三十七章 医疗专业民事责任保险
第三十八章 患者安全事故的索赔管理
第三十九章 患者安全事故的诉讼管理
附录
参考文献
编著者简介
后记
……
序言 由于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度发展、大量高新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民众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人口的迅速老化和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率趋高,医患关系失和医疗机构也倍受困扰。这是我国在社会转型和全面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其必然性,而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策略来解决。
为此,本书提供了破解医疗纠纷困境的一种系统化方案、一种长效机制、一种专业化实践——临床风险管理,或可预期的未来的医疗机构风险管理。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医院患者临床服务经验,留美期间潜心研学医疗机构风险管理专业。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我国医院的现实需要,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知识,经过独立的、有创意的分析和论证,将临床风险管理的知识体系奉献给广大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本书包含许多新名词、新知识、新理念和新实践,内容丰富,构思严谨;行文规范、图文并茂。本书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适用性,体现了当代这一领域的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适应广泛的社会需求。
根据国际惯例,临床风险管理应是医院日常行政管理活动的一个法定的有机组成部分。临床风险管理通过增进患者安全,帮助医院将医疗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通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通过专业化的临床风险融资策略、索赔管理与诉讼管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医院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失和市场损失。
提高医院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使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利于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增进患者安全是临床风险管理的基本目的之一。患者安全早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众健康问题。2002年第55届联合国世界卫生大会形成决议,敦促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成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问题。2004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起了“国际患者安全联盟”,敦促各成员国提高增进患者安全的意识,并在政治上承诺加快制定患者安全政策和推进患者安全实践。
因此,我国医院有必要组建独立的临床风险管理部门,实施正式的临床风险管理项目。同时,我国医学教育和护理教育应在课程设计中增加患者安全和临床风险控制的教学内容。按照国际惯例,我国高等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当增设一门相应的风险管理课程。
而此书的出版,将在系统化与专业化的高度填补我国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空白。
文摘 患者因素(patient factors)一般是指那些产生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促发因素,包括疾病、身体、年龄、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
1.疾病因素①先前存在的疾病。②疾病的复杂性。③疾病的严重性。④疾病的可医性。
2.社会因素①文化与宗教信仰因素。②生活方式问题,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③语言和沟通问题。④居家环境,如设施破旧、年久失修等问题。⑤家庭与社区支持问题。
3.身体因素身体状况,如营养不良,睡眠不佳等问题。
4.心理因素①动机。②压力与应激,如家庭压力、财政压力等问题。③现有的精神紊乱。④创伤。
5.人际关系①医患关系问题。②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问题。③患者与家庭成员(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即使完全符合临床实务标准,没有发生任何临床失误,医护人员也无法担保每一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患者结果。这种未来患者结果的不确定性,包括“治愈、恢复、好转、未愈、恶化、死亡”等不同的临床预后,取决于患者的自然因素和疾病因素,如年龄、全身健康水平、疾病的性质、疾病的内在性、症状的不典型性、症状的多样性和疾病的发展变化等因素。例如羊水栓塞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某70岁的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和心力衰竭20年,因继发感染而反复住院治疗,终于在最后一次住院期间陷入昏迷,进而呼吸心跳停止。一般来说,单纯由于疾病的自然风险因素所造成的不良预后不属于患者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死亡、残疾和功能障碍等不良结果,属于疾病的自然转归。
然而,疾病的自然风险因素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在不同程度上构成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促发因素。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很多患者年龄大(例如美国90岁左右的患者为数众多),整体健康状态差,而且患有多重疾病。无疑,这就增加了临床诊疗失误的可能性。年轻医生经常因为患者的“症状掩盖”现象而发生诊断错误或延迟。甚至,患者的某项治疗措施本身也会助长医护人员的失误行为。例如,医护人员虽有巡视,但是没有能够识别颈椎融合术后颈部血肿形成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患者的颈部被作为治疗手段的“颈圈”所覆盖;尽管如此,医护人员还是要承担“没有及时监测、发现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的过失责任。
在医患互动过程中,患者的不当行为或不良态度也可以构成临床风险因素,促发医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后记 本书的编著历经数载。我虔诚地把这本书献给我国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以及作为医患诉讼代理人的律师和那些愿意帮助自己的保险公司减少医疗事故风险损失的有志之士,盼望读者从中获得启迪和助益。
本书得到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健康与人类服务学院(The 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George Mason University)教授吴袁剑云博士[Chien—Yun(Jennie)Wu.R.N.,Ph.D.]的审校。临床风险管理是美国医院行政管理和患者健康服务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临床风险管理不仅是医院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更是时刻贯穿于临床实务的具体要求和行为标准。数十年来,吴袁剑云博士在美一直从事医院临床健康服务、管理、教学与研究,对于融汇于其中的临床风险管理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本人在美留学期间,她是我选定医院风险管理作为研究与发展方向的启蒙人,且承其教导与帮助甚多矣。在此,我要特别向这位深切眷恋着祖国,多年来为祖国的患者最终能够享受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健康服务而付出大量心血的导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感激和赞赏。
在此,我也感念美国施蒂芬?哈佛内格尔博士(stephen P.Hufnagel.Ph.D.)。他在我留美期间提供了许多帮助,包括专家式的指导和患者安全资料收集,使我在艰辛的异国求学过程中受益匪浅。施蒂芬?哈佛内格尔博士是美国健康信息技术标准专家组(HealthcareInfolmation Technology Standar。ds Panel)成员,服务于美国人类健康服务部下属的全国健康信息技术协调局,参与构建旨在增进患者安全的全国健康服务信息网络系统的研究项目。
我特别向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会长、医疗纠纷协调中心主任周东海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他在百忙之中阅读此书稿并为之作序,钦佩他的学者风范与开拓精神。周教授曾任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主任等职。2003年11月,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与太平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合作,在全国率先成立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医疗纠纷协调中心,进行化解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的有益实践。该中心的诸多理念和运作机制符合国际医疗机构风险管理的惯例。
我十分感谢和鉴赏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远见、肯定、支持与辛劳,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也深切感念我的父母、妻子、儿子和兄弟,谢谢他们对我长期的学习、研究和埋头写作的理解、支持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