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801736352
条形码:97878017363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人生三书》是三座金矿。鼎公自己曾说:《开放的人生》,偏重做人的基本修养;《人生试金石》探触父母师长没有想到的、没有教过或者不便说破的一面;《我们现代人》讨论更复杂的现代人生问题,当你一脚踏入社会,你要改换步伐,调整重心,才能立定脚跟。手握“人生三书”,我们如果也像鼎公一样,肯不停地思索人生,阅读人生,就能逐渐成为有智慧的人。人有智慧,才会产生信心。有了信心,我们才能服务人群,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鼎公是荷光的人。透过“人生三书”,他把光分给我们,让我们在黑暗中可以摸索前进。
《人生三书之一:开放的人生》:

《人生三书之二:人生试金石》:

《人生三书之三:我们现代人》: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山东苍山县人,旅美作家。幼年受沈从文、受夏尊影响,立志写作,当代华人作家中力行将小说戏剧技巧溶入散文之一人,在海外华人世界中对文体的混合有首开风气之功。其文学生命丰富,历经抗战、内战、台湾时期和纽约时期;兼收并蓄,取精用宏,以“良工式古不违时”自我经营,颇耐时潮淘洗。
主要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作文三书”(《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自传体三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等。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有好多东西能错过,就是好书不能错过!这是一套智慧的书,也是一套诚恳的书;这是一套现代人的《菜根谭》,也是一套人生的《孙子兵法》。作者王鼎钧是台湾十大著名散文家中成就最大的散文大师。在台湾,读过王鼎钧“人生三书”的人超过100万。
目录
《人生三书之一:开放的人生》:
开放
三种成长
睡眠之前
一日之计
完人
团队接力
鸡口?牛后?
过程
君子之争
合作
人才
遗珠
取予
邪正
苦
考证
运动员精神
企图心
老人与海
六字箴言
炎凉
社会责任
人比人
别人田里的庄稼好
延年有术
看鱼
求职记
万鸟之灵
小吃店
自知之明
天才
师旷的眼睛
人生如戏
伤肝伤胃
贵庚几何
迎接挑战
才命
寒音
奇遇
信心的力量
心魔
行为的前奏
自然领袖
与人为善
非洲人的鞋子
歌与歌手
恕道
石匠的智慧
大鱼?小鱼
认识谣言
甜芋泥
两则传说
秋茂园
车上
三人行
后果
父与子
团结
求才广告
友谊银行
代差
因果
黑耶稣
下毒与撒种
找知识
以大为贵
蛾来了
现在几点钟
画地自限
路
取法乎上
人兽之间
奇货
思而后行
手套
洗手
康老子
回馈
劳者多能
出乎自然
对话录
债
慎言
学笑记
心声
其言也善
共同经验
好话多说
利器深藏
好不好?
兴趣与钱
职业
创意
武训?洛克菲勒
一块钱
第一次
为谁辛苦
捉海鸥
迟到竞赛
爱的迷惑
现代恋爱
如果有爱
改造
死点
求新
转捩点
《人生三书之二:人生试金石》:
积木
地圆
新婚之夜
创造回忆
大志
水葫芦
名匠铸剑
你的跑道
从十万到十亿
再试一次
变负为正
一人一球
巴班的汽船
老王过年
秘密天平
小张的遭遇
靠不住
雪埋诗兴
迎春
拾到一支歌
记得当时年纪小
茧
饵
百年之计
几岁自杀
春草年年绿
繁星
天生我材
生存秘诀
地下楼
北极鸟
迷你战争
适者生存
退休机密
受气
老板论
河东河西
想一想
忍辱仙人
注意
组织家
焦尾琴
人才幼稚病
得理让人
一席话
有用的人
猫上树
人缘
听人劝
迷僧
考绩风波
人分四等
借盐
侏儒症
非卖品
第一颗金丹
循环
现代君子
别善恶
戏剧与人生
现代浪子
也是代差
有热爱
自轻
率真
久而敬之
清水变酒
层层选拔
弃友
过河拜桥
人人与我
两种知己
知彼
职业面具
笑意、笑容
原争
你我他
从狗到人
知言
说不如做
机智
对象错误
上上下下
蜜月
公开的秘密
真正的秘密
谏
老兵不死
赶上时代
求新求远
书与人
忙与闲
功夫之外
根
伦理骨牌
现代经典
现代儿女
反面教材
梦与现实
珍惜自己
现代孝道
现代孝子
看山
爱与被爱
奉献
解铃系铃
宽厚
冷热短长
大器
当局者清
心理健康
惊弓之鸟
镇静
犹豫
旅行箱
悲剧主角
人的尊严
政治第一
风气
往来古今
法则
变猪
以人为鉴
你真傻
大漠弱者
锁匠和小偷
中间人物
我们
人人成功
《人生三书之三:我们现代人》:
自序 今生今世 生生不息 婴儿时代的鞋子 开放的进度 创业的时代 现代眼光 媒体作用 小小外交谈判 采访战 你不能 注意差距 迎头堵上 两全 生死之谜 人格层次 三度贞操 女暴君 站在前面 独出心裁 明契 应变的智慧 入城问俗 选择角色 智者就山 没有代用品 人缘 武训死了 生之意志 知己知彼 永远成功 稍安勿躁 可怜 半本生物学 半本心理学 庸人自扰 专家 谁该加薪 新女儿经 窗里窗外 二度梅 高速度 现代金句 女会计 竞争 谁能当选 神棋 懒人奇遇 职业造人 假如人像秋千一样 无忧惧 纪念日 蘸水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 急就章 创造你的知音 心物之间 将来? 文明 进一步的文明 反其道 一朵花 色难 本末先后 爱之害之 迷失的一代 某种热病 挽留时间 人境 旋风 毒牙武士 成功与成熟 自然 流浪的警长 沉思时间 迷途知醒 才能测验 怎样讨债 现代报应 速朽 定于一 放弃 解释人生 心像 红与黑 颠倒年 现代人的母亲 第二生命 造桥 小小语言学 文字背后 空中飞童 各如其面 主观 自信 一定强 天下第一书家 馋 异师 两极之中 今天的心 一览众山小 消费哲学 点痣记 我还缺少什么
……
序言 光,请靠近光
“人生三书”总序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何况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但不管人多人少,中国人或外国人,老人或小孩,男人或女人,只要是人──都一样的;有人能自我管理,有人不能。有人会反省,有人从来不会。所以世上的人,其实只有两种:有人懂得怎么活、如何活,生命操纵在自己手里。有人刚好相反,他只是活着,不知活着为何?糊涂一生,莫名其妙的来到人间,又莫名其妙的离开人间。
这就是智者和愚者的区别。其实,有谁生下来就是智者?人两手空空来到世上,每个人都一无所有,然而只要肯学习,不停地学习,我们就会从愚者逐渐移向智者。
“人生三书”的作者王鼎钧先生自小努力学习,他一生观察,观察使他成为一个智者。他来自守旧的农村,连年战乱,他从“未开发”、“开发中”、“已开发”和“现代化”的环境里成长,面对沧桑变化,他靠着眼睛和耳朵,一支笔和一本随身记事簿,他思索、记录,当然他也大量阅读,思与读,使他成为哲人。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和《我们现代人》,在台湾已经销售了四十万册,二千三百万的人口,每五十人中就有一人买过他的“人生三书”。其实一本书何止一人阅读,一本书在家庭中是流动的,家庭的每一成员都会翻读,有时青少年也会把书带到学校借给班上同学,在同学中流传,一本书的读者不知增加了多少,何况还有图书馆里的“人生三书”,借阅的人更是无数又无数。
如今“人生三书”要正式发行简体字版本了,这样一本彷若“人生金丹”的书,谁读了都有益──只要我们肯打开心胸,吸收新观念、新知识,等于让我们的人生在心田种满智慧的花朵。
“鼎公”如今著作等身。他的四十种书,有散文、小说,有诗和论著,他是一位文学中的十项全能。他的《碎琉璃》、《左心房漩涡》、《风雨阴晴》、《关山夺路》有如高山大河,澎湃激扬。他的“人生三书”,用小故事探讨人生大道理,娓娓道来,更是小品中登临绝顶之作。
在他的四十本书里,“鼎公”不知说了多少智慧的话,他也告诉我们他练武功的方法。他的文字绵密又简洁有力。他讲解如何作文的书──《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和《文学种籽》,是多少年轻学子学会如何运用文字的最佳途径,可惜许多人视而不见,也就怪不得当今青少年连写几个最简单的句子都不会了。
有人说:“人生三书”是青少年的最佳励志书。我一向不这么认为,本人虽然已经七十岁,不时翻读“人生三书”,仍然使我获益无穷。七十岁,甚至年纪更老,面临变化万端、像机械般冷漠的离奇环境,一样心生挫折。沮丧如杂草丛生,这时鼎公的六字箴言“年轻时不要怕,年老时不要悔”多么管用。“与高超的思想为伴,永不孤寂”是一帖多么好的人生良药。“不要希望让真理站在你的一边,你要站在真理的一边。”有了这一句话,我们的背脊就站直了。“没有任何人来殷勤抚慰你,那就自己抚慰自己吧!”鼎公的话,真的永远会让“男儿当自强” !
“人生三书”是三座金矿。鼎公自己曾说:《开放的人生》,偏重做人的基本修养;《人生试金石》探触父母师长没有想到的、没有教过或者不便说破的一面;《我们现代人》讨论更复杂的现代人生问题,当你一脚踏入翻转的社会,你要改换步伐,调整重心,才能立定脚跟。
手握“人生三书”,我们如果也像鼎公一样,肯不停地思索人生,阅读人生,就能逐渐成为有智慧的人。人有智慧,才会产生信心。有了信心,我们才能服务人群,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鼎公是荷光的人。透过“人生三书”,他把光分给我们,让我们在黑暗中可以摸索前进。
文摘 苦
——流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
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
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来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的,绝不贪图舒服容易。闲来无事,凭窗望马路,看烈日当空之下,几人挥汗前进?几人躲在大楼的阴影里打盹?冬天寒流来了,几人鸡鸣而起在寒风中昂首阔步?几人赖在被窝里不敢伸出头来?这就像天平戥秤一样,可以掂出人的斤两来。
古人管用功读书叫“苦读”,又叫“攻”读。攻城略地,须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发挥高度“不怕苦”的精神。古人论读书,以一个“攻”字了得,今之为学者良可深思。
六字箴言
——要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
三十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他动身后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临帖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一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教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三十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哀乐中年,他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近乡情怯,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封套来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三十年前他在这里只听到人生一半的秘密。拆开封套,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
“不要悔。”
对了,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这六字箴言的奥义,要一本长篇小说才说得清楚。但是我相信对那些有慧根的人,这几个字也就够了。留一点余味让人咀嚼体会,岂不更好?
焦尾琴
——不潜深水,焉得珍珠。
传说有人拿桐木当柴烧,蔡邕经过炉旁,听见火裂之声,知道这块桐木是制造乐器的上等材料,就立即把没有烧完的半截木柴从火里抽出来,交给良工做琴。桐木的长度恰合琴身的需要,不过琴尾必须留下烧焦的痕迹。这张琴,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