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2-16 23:20:53 作者: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702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
ISBN:704010699X
条形码:97870401069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是教育部规划教材。《简明电路分析基础》分为三篇: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和。域分析法。具体内容为: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双口网络、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二阶电路、阻抗和导纳、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频率响应和多频正弦稳态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此外还有均匀传输线和磁路这两个附录,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全书配有丰富的例题、思考题、练习题、习题,每篇后有回顾与前瞻,起到复习巩固、承上启下的作用。《简明电路分析基础》的特点是概念严密、说理细致、例题丰富、语言流畅易懂。与同类其他教材相比,《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书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氛围。
编辑推荐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可供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师生作为"电路分析基础"、"电路"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目录
第一篇 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1-2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1-3基尔霍夫定律
§1-4特勒根定理
§1-5电阻元件
§1-6电压源
§1-7电流源
§1-8受控源
§1-9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10两类约束KC1、KV1方程的独立性
§1-11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注记特勒根定理的证明
参考书目
习题

第二章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
§2-1网孔分析法
§2-2节点分析法
§2-3电路的对偶性
§2-4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2-5回路分析法
§2-6线性电阻电路解答的存在性与惟一性定理
参考书目
习题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3-1线性电路的比例性网络函数
§3-2叠加原理
§3-3功率与叠加原理
§3-4电阻电路的无增益性质
参考书目
习题

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
§4-1分解的基本步骤
§4-2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4-3单口网络的置换——置换定理
§4-4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5一些简单的等效规律和公式
§4-6戴维南定理
§4-7诺顿定理
§4-8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4-9T形网络和Ⅱ形网络的等效变换
参考书目
习题

第五章 双口网络
§5-1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
§5-2双口网络的混合型VCR
§5-3双口网络的传输型VCR
§5-4互易双口和互易定理
§5-5各组参数间的关系
§5-6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
§5-7双口网络的互连
参考书目
习题
回顾与前瞻(Ⅰ)
§1-1纲要
§1-2应用举例——DAC
§1-3供自我检查用的习题

第二篇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六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6-1电容元件
§6-2电容的vCR
§6-3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6-4电容的储能
§6-5电感元件
§6-6电感的vCR
§6-7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状态变量
§6-8电容、电感的串、并联
参考书目
习题

第七章 一阶电路
§7-1 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运用
§7-2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7-3 零输入响应
§7-4 零状态响应
§7-5 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原理
§7-6 分解方法和叠加方法的综合运用——三要素法
§7-7 阶跃响应及分段常量信号响应
§7-8 冲激响应
§7-9 卷积积分
§7-10 瞬态和稳态正弦稳态的概念
§7-11 子区间分析方波激励的过渡过程和稳态
参考书目
习题

第八章 二阶电路
§8-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
§8-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 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8-4 GCL并联电路的分析
§8-5 一般二阶电路
参考书目
习题
回顾与前瞻(I)
§Ⅱ-1 纲要
§Ⅱ-2 应用举例——补偿分压器
§Ⅱ-3 供自我检查用的习题

第三篇 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和s域分析法
第九章 阻抗和导纳
§9-1 变换方法的概念
§9-2 复数
§9-3 相量
§9-4 相量的线性性质和微分性质
§9-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9-6 三种基本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9-7 VCR相量形式的统一——阻抗和导纳的引入
§9-8 正弦稳态电路与电阻电路分析方法的类比——相量模型的引入
§9-9 正弦稳态混联电路的分析
§9-10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一
§9-11 相量模型的等效
§9-12 有效值有效值相量
§9-13 两类特殊问题相量图法一
参考书目
习题

第十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一
§10-1 基本概念
§10-2 电阻的平均功率
§10-3 电感、电容的平均储能
§10-4 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功率因数
§10-5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10-6 复功率复功率守恒一
§10-7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10-8 对称三相电路一
§10-9 不对称三相电路
§10-10 三相功率及其测量

第十一章 频率响应多频正弦稳态电路
第十二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回顾与前瞻(Ⅲ)

附录
部分习题答案
索引
结束语
……
序言 21世纪已经来临!早在上一世纪90年代,审时度势,去旧迎新,就有编写本书的想法。以《简明电路分析基础》为书名,以“述而求作、理枝循干”为编写主旨,赶在新世纪初问世。(一)
《简明电路分析基础》(以后简称《简明》)是一本力求使电路分析所需基础简单明显的教材。说到简明,也许有人会想到:大概是由于课时大幅削减,不得不减少内容、简化叙述、去掉些例题习题等,以便制作出一本篇幅压缩的简明教程,“适应”当前教学“需要”。不然!课时减少乃是大势所趋,如果用削减内容、三言两语甚至降低要求的方法来应对形势,编制出一本在少学时内便能照本宣科,完成“任务”的教材,那不是面对挑战的积极做法。教学改革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时代的需要。消极对待,只会适得其反。难道我们的教材不能再作些改进?难道我们教和学也没有改进的余地?人家厚厚一本教材,能适用于我们不能想像的少学时,而培养质量并不低于我们。为什么?我想,就一门课程来说,这固然与教和学的方法有关,也与所用教材的质量有关。两者相得益彰,便可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是想在教材的改进而不是压缩上下点功夫,如果教和学也能作些改进,也许能较好地促进教改。
因此,《简明》决非一本旨在压缩篇幅的教材。与《电路分析基础》(以后简称为《基础》)相比,确有删去之处,但也有增添之处,例如,为适应强、弱电类专业通用,在三相电路就增添了内容。另外,“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一直是我竭力想要避免的,因而在叙述上仍然力求说清楚,不吝笔墨。众多的例题、习题等是《基础》的一大特色,本书要保持并发扬这一特色,在这方面只有加强并无削弱之意,本书增加了阶段自我检查题,形成“例、思、练、习、检”等五类题,构成本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我想要竭力做到的是使电路分析基础内容的简单明显,以利教学,并不考虑篇幅如何。
文摘 插图:


§2-6线性电阻电路解答的存在性与
惟一性定理
线性联立代数方程解答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在“线性代数”这门课中是很重要的内容,在工程技术上这也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实际电路不允许有非惟一解,也不会没有解,似乎没有必要去讨论解答存在性和惟一性的问题。然而,当用模型去描述实际电路时,必然要做一些理想化的假设,这样就难以肯定电路方程是实际电路的忠实反映。试以图2-34所示电源并联供电的模型为例,可以轻易地算出5Q负载的电流为2A,但每一电源供给的电流是多少?其解答却是无穷多个,因为两电源电流之和只需为2A即可。因此,就求解负载电流而言,这一模型是可用的,但就电源电流而言,这一模型过于“粗糙”,如果添加上串联的电源内阻,即便电阻值极小,这问题也就得到解决。
如果一个实际电路工作正常,而由它的模型却不能得出正常解答,有理由认为这一模型不能代表实际电路,一个模型是否如实地代表一个工作正常的实际电路,其必要条件是这一模型有惟一解。
另一方面,如果模型的解答出现了问题,例如它在有限的时间内变成无穷大,这可能意味着实际电路的运行将遇到困难,例如其中的晶体管将被烧毁。这种解答的不正常情况与实际电路的错误设计有关。
因此,在以模型为基础的电路理论中,解答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也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机辅分析中,线性时不变电阻电路的直流分析已成为其他类型电路分析的基础,因此,线性电阻电路解答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更是不容回避。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