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科)

发布时间: 2010-02-16 23:25:07 作者: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304024871
条形码:97873040248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水利水电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科)》是依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编写的。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则,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设计。为便于自学,每章均附有学习指导、小结、习题和提示旁白,体现出交互式教材的特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科)》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科)》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0章 绪论
学习指导
0.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
0.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
0.3 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学习指导
1.1 钢筋
1.2 混凝土
1.3 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原则
学习指导
2.1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2.2 结构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
2.3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2.4 极限状态计算的实用设计表达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3.1 概述
3.2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
3.3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试验研究
3.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则
3.5 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3.6 双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3.7 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4.1 概述
§4.2 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4.3 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4.4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4.5 钢筋骨架的构造
§4.6 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图
§4.7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5.1 概述
§5.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研究
§5.4 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5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6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相关曲线
§5.7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6.1 概述
§6.2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3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4 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学习指导
§7.1 概述
§7.2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7.3 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学习指导
§8.1 概述
§8.2 抗裂验算
§8.3 裂缝宽度验算
§8.4 变形验算
§8.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
学习指导
§9.1 概述
§9.2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9.3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及预应力损失
§9.4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应力分析和承载力计算
§9.5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分析和承载力计算
§9.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
§9.7 施工阶段的验算
§9.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设计
学习指导
§10.1 渡槽设计任务
§10.2 渡槽结构设计指导
§10.3 渡槽槽身结构设计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1 水工结构若干作用随时间变异的分类
附录2 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和水工建筑物级别
附录3 结构安全级别、结构环境条件类别、结构系数及荷载分项系数
附录4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值及材料的弹性模量
附录5 钢筋、钢绞线的计算截面面积及公称质量
附录6 一般构造规定
附录7 构件抗裂、裂缝宽度、挠度验算中的有关限值
及系数值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下达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编写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通用教材。全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为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内容的编写主要依据国家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同时也参考了国内的其他有关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l0-2002)等。
本书内容突出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为便于自学,每章除附有学习指导、小结、习题外,还有提示旁白。提示旁白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方式,也反映了编者的长期教学经验和独到见解。
本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组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编写。具体分工为:第0,l,2章由赵瑜编写;第3,4章和附录由赵瑜、陈爱玖编写;第5章由李凤兰编写;第6,7章由靳彩编写;第8,10章由赵瑜、李凤兰编写;第9章由潘丽云编写。全书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赵瑜教授担任主编,李凤兰副教授担任副主编。本书由郑州大学刘立新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赵顺波教授、李树瑶教授等专家审定,刘立新教授为主审。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同行的论文资料、著作和教材,在此谨致谢忱。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教材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在卸载的瞬间,应变急速减少的部分是混凝土弹性影响引起的,它属于弹性变形;在卸载之后一段时间内,应变还可以恢复一部分,称为徐回o;剩下的应变不再恢复,是永久变形。如果以后又重新加载,则瞬时应变和徐变又发生,如图1一13所示。
1)产生徐变的原因
a)混凝土受力后,在应力不大的情况下,徐变源于水泥石中的凝胶体产生的黏性流动(颗粒间的相对滑动)要延续一个很长的时间。
b)在应力较大的情况下,骨料和水泥石结合面裂缝的持续发展,导致徐变加大。
徐变与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主要是混凝土中结合面裂缝的扩展延伸引起的,只有当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弹性极限后才发生,而且是不可恢复的。徐变不仅部分可恢复,而且在较小的应力时就能发生。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