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页码:1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8372565/9787508372563
条形码:97875083725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景观设计原理》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景观设计概述、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初识景观设计、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以及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景观设计原理》从专业基础学习出发,强调对基本概念与理论深入浅出的分析与介绍,注重对专业学习的辐射与启发作用。同时,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图表资料和许多的前沿性资讯,供学生学习使用。
编辑推荐 《景观设计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景观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景观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第一节 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景观的概念
二、景观设计的概念
三、几个概念的比较
四、景观设计专业和景观设计师
第二节 景观设计的缘起和变迁
一、国外景观活动概述
二、中国景观活动概述
第三节 景观设计的学科简史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学科发展
第四节 景观设计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二、生态要素分析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第三节 环境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一、环境心理学概要
二、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三、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
第四节 环境空间设计基础
一、点线面造型基础
二、空间形式认知与操作
第五节 广义人居环境理论
一、人居环境释义
二、人居环境构成
三、从广义人居环境的要求出发进行景观设计
第三章 初识景观设计
第一节 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景观项目设计前期阶段
二、设计阶段
第二节 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
一、不同区域规模的景观设计类型
二、不同表达内容的景观设计类型
三、针对不同要素的景观设计类型
第三节 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景观项目的营建实施程序
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
三、项目后期收尾工作
第五节 景观设计所需基本知识、技能概要
一、景观设计所需基础理论知识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表现技能
第四章 景观构成的环境要素
第一节 外部环境要素
一、地域气候
二、地形地貌
三、历史文化与风土民情
第二节 道路与节点
一、道路
二、节点
第三节 植物景观要素
一、植物景观的概念
二、植物的作用
三、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四、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第四节 水景要素
一、水景的概念
二、水景在景观中的作用
三、水体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四、水景的设计原则
第五节 景观设施与小品
一、景观设施与小品的概念
二、景观设施与小品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三、景观设施与小品设计的艺术表现
四、景观设施与小品的设计原则
第六节 景观建筑单体设计
一、景观建筑单体的概念
二、景观建筑单体在景观中的作用
三、建筑单体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四、景观建筑单体的设计原则
第五章 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第一节 景观设计的价值评判
第二节 景观项目设计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景观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
一、接受设计委托
二、现状调研与绘
第四节 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阶段
一、方案的立意
二、方案的构思
第五节 景观设计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
一、多方案的构思
二、多方案的比较
三、方案的优化过程
第六节 景观环境深入设计
一、景观要素的设计分类
二、景观要素的设计作用
三、景观要素的设计处理手法
第七节 景观的技术设计
第六章 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
第一节 综述
一、景观设计表现的基本要求
二、设计表达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方案构思与草图阶段
一、基础资料准备
二、基础资料分析研究
三、形成构思并提交成果
第三节 方案设计阶段
一、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果
二、方案设计阶段的表达
第四节 详细设计阶段
一、初步设计
二、施工图设计
第五节 景观设计成果的呈报
第七章 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
第一节 风景区规划设计
一、风景区发展概述
二、风景区规划
三、长春市净月潭风景林总体规划{摘要)
第二节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一、城市景观系统概述
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
第三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布置原则,
三、安阳市绿地系统规划(摘要)
第四节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
一、城市开放空间
第五节 庭院景观设计
一、庭院景观概述
二、庭院景观设计要点
三、庭院景观设计实例
第六节 城市景观保护与城市更新
一、概述
二、城市景观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典型模式
第八章 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现代景观设计相关人物及其理论
一、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二、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三、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
四、米歇尔柯南
五、伊丽莎白梅耶尔
第二节 现代景观设计实践
一、纽约中央公园
二、流水别墅的景观
三、马赛公寓的绿色景观探索
四、黄石国家公园
五、拉维莱特公园
六、艾美舍景观公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第六章 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
第七章 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
第八章 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
序言 尽管景观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或是一个专业,始于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创立这一专用词,但人类对其栖居环境的美化与改造,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一样久远。因而,现代景观建筑学在其“美化、改造人类栖居环境”的主旨上,与人类自古代开始的环境改造活动并无二致,只是在整体现代科学与技术的支持、引领下,这种对栖居环境的改造活动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即作用范围更广,视野更宽,层次更高,更多的理性研究与成果应用。其结果,景观设计一方面逐渐远离对环境改造与美化的直接性(例如古代原始美化冲动的直接实现),转而变得更加曲折与复杂,关乎于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在其变得“科学化”、“体系化”的同时,也变得更为”细化”(detailed),景观建筑学界的内部各种分野逐渐呈现,在我国最为突出的表现为农业、林业、建筑、城市规划以及其他相关院校均设立有景观建筑设计(或相关)专业,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就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在本专业教育一般性要求方面达成共识的现状而言,一种担心是必要的。同为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对所要改造环境的整体认知、分析与寻找发现有效改造方式等专业技能方面,将会存在较大差异。亦即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能也同样被“细化”而缺乏整体性。尽管林业院校是我国景观设计相关专业的开先河者,尤其在植物造景方面具备强大优势,尽管建筑与城市规划院校在人类栖居环境改造方面处于良好的综合调配位置,尽管其他环境艺术相关院校在环境小品及构筑物配置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吴良镛先生在其创立的“广义建筑学”理论中,将建筑学置于更大的系统中,考察建筑学概念扩大的必要性与关联域。吴先生指出,”人们应当以地区的概念指导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以城市设计的概念指导建筑与园林的规划设计,以城市设计的概念指导建筑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反过来以微观环境的研究逐步上溯,深化规划设计的科学与艺术。如此反复不已。这样的方法,我们拟称之为广义环境设计方法。”在这种系统性的考察中,建筑学不能仅是”建筑学”了,而由此建立的“景观建筑设计”概念,便也应该从更高的系统层级,将更多周边相关知识领域涵盖其中才能完整,也才能从其所处的环境中得到自身发展的“营养素”;同样,在景观设计的学习中,也应当将景观环境置于其所在的城市地段等更广阔的背景中思考、析,以景观设计及其相关的知识为工具展开专业工作。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第一节 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景观的概念
“景观”(1andscape)一词最早由地理学界提出,指的是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并且有风景、景致或景色之意。它是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观赏休闲价值的景物。
在西方,“景观”的概念最早与风景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到了17世纪左右,景观成为绘画的专门术语,专指陆地风景画(图1—1)。
1858年,美国的社会活动家兼设计师奥姆斯特德(Olmsted)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学这个概念。1885年,J温默将景观引入到地理学的概念中。19世纪初,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德和原苏联景观地理学派库恰耶夫等人的学术思想中也有了类似的概念。从此,景观一词开始作为一个专业名词广为传播,并具有类似现在“景观”一词的含义。在我国艺术史上,“景观”与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