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社会政策学十讲

发布时间: 2010-02-17 00:10:23 作者:

 社会政策学十讲


基本信息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3216094/9787543216099
条形码:9787543216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社会政策学十讲》讲述了: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文字活泼的社会政策学简明读物。全书共分十章,每章探讨社会政策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社会政策学的内涵,它的历史起源与未来发展,它的研究对象(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福利国家、社会支出等),它的意识形态基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平等主义、保守主义),它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维度等。
全书通俗易懂、内容广泛,是一本很好的社会政策学入门读物,特别适合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全面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知识。作者啥特利迪安是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社会政策学系教授,以这样一位权威人物撰写的入门级读物,文字风格却十分活泼,读来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哈特利迪安(Hartley Dean),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社会政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福利权利、福利话语、贫穷、人类需要、社会权利、社会排斥等,著述甚丰,除发表了大量有关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的论文外,还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社会政策学》(Social Policy)、《福利权利与社会政策》(Welfare Rights and SocialPolicy)、《贫穷、财富和社会公民权》(Poverty,Riches and SocialCitizenship)等。
编辑推荐 《社会政策学十讲》为社会政策学提供了一个简短而基本的介绍。早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社会政策学的种子就已在伦敦经济学院播下。当时,社会政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福利提供的发展和行政以及一般性的社会政策。
目录
第1章 何谓社会政策学?
嘿,大花洒!
蝴蝶与喜鹊
谁关心?
美好生活
小结

第2章 社会政策学源自何方?
从野蛮到文明?
成就资本主义
驯服资本主义
福利与意识形态
小结

第3章 社会政策学为何重要?
全球化的威胁?
福利体制
生态与人类福利
全球社会政策
小结

第4章 人类福祉有何内容?
医疗卫生与教育
收入维持与就业
住房与环境
个人社会服务
小结

第5章 谁得到什么?
分享公共物品
钱从哪里来?
分配的原则
事情是怎么做成的?
小结

第6章 谁在掌控?
权力问题
街头组织和地方治理
民族国家与政策过程
区域治理
小结

第7章 人类社会有何问题?
多样性与差异性
阶级与身份
不平等与排斥
社会变迁与生命过程
小结

第8章 社会政策学能解决
社会问题吗?
社会问题的建构/解构
纠正社会不公平
谴责受害者
犯罪与反社会行为
小结

第9章 时代如何不断变化?
福利危机
“新”社会政策学
福利多元主义与新管理主义
后现代与“风险社会”
小结

第10章 社会政策学何去何从?
没有国家的福利?
一项反资本主义的议程
第三条道路的共识?
“需要诠释”政治
总结与结论
中英文人名及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序言 这本书原本就是打算为一个广泛的读者群而撰写的。因此,我很高兴这本书的中译本即将面世。
本书为社会政策学提供了一个简短而基本的介绍。早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前,社会政策学的种子就已在伦敦经济学院播下。当时,社会政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福利提供的发展和行政以及一般性的社会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政策指的就是社会为了向其成员提供福祉而做的各种安排。可以说,所有的人类社会都制定了某种形式的社会政策。就此而言,社会政策学是一门具有普适性的学科。在历史长河中,在世界各地,社会政策的发展形势一直都存在而且也将继续存在巨大的差异。社会政策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是隐晦的。它们的正式化程度、目标以及结果都存在着差别。我希望这本书所讨论的一般性问题和原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世界各地的社会政策研究。
直到最近,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出台的正式的社会政策,以及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出现。在日趋全球化的年代,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正在被迫进行变革;另一方面,前苏东国家和南半球的新兴经济体则正在孕育着新型的社会福利提供方式。虽然本书运用的很多实际案例无可避免地都是取自于西方世界,但是,我已经充分意识到,本书讨论的这些一般性问题和原理可以从不同的文化视角以及在不同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中来进一步进行探索。
文摘 艾斯平一安德森模式在多个方面受到了批评。首先,它受到了女权主义者的严厉批评,因为该模式所关注的差异主要与男性而不是女性的经验相关。福利国家之间的差异同样可以根据它们使妇女获益的程度来进行分析,特别是根据它们在为妇女提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度,以及在家庭中免受家长式控制的自由度(例如Lewis,1992)。我将在第7章中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其次,艾斯平一安德森模式可能会因为无法适当地解释某些国家而受到批评。大多数国家的福利体制在实践中都是混合的,也就是说,它们结合了不止一种模式的特性。此外,一些福利体制表现出了其他势力的影响,包括一种与我们在第2章中界定的新保守主义(图2.1左下方的象限)性质相一致的道德权威主义,它影响了美国最近的福利改革。而艾斯平一安德森本人则坚持认为,(每一个福利体制)都能够找出一种主导的影响力(Esping-Andersen,1999)。例如,可以认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非常特殊的,因为尽管它们的福利体制高度依赖于对申请福利者进行资产审查,但它们还是比其他自由主义福利体制更为慷慨。但是,艾斯平一安德森宣称它们本质上仍然是自由主义的。还可以认为,荷兰有着与保守主义势力一样强烈的社会民主主义特征;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混合特征;南欧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则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福利体制。可是,艾斯平一安德森宣称所有这些国家本质上都是保守主义的。可见,对福利体制的分类常常存在着争论的空间。不过,在广为接受的资本主义世界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是艾斯平一安德森这类模式不一定能解释的,包括苏东国家或转型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或者说第三世界国家。
后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第四代政治领导集体的上台执政,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新的施政理念与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公共政策格局出现了“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型”,进入了“社会政策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系络下,社会政策的制定开始进入政府的最高决策议程,而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也开始成为显学。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本导论性的社会政策著作的翻译出版就是为了回应时代的要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学习社会政策的参考书。
本书的翻译是我和我的两位硕士研究生温卓毅和庄文嘉密切合作的产物,其中,温卓毅同学对本书的翻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初,我应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高等研究所的邀请,前往该校作访问教授。布里斯托大学是英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镇之一。在那里,我有幸买到了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社会政策学高级讲师哈特利迪安博士的新著Social Policy(Cambridge:Polity,2006)。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文字活泼的社会政策学简明读物。它观点鲜明,明确地区分了作为现实政策的社会政策和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政策学。它开宗明义地指出,社会政策学关心的是如何促进人类福祉,而不是解决社会问题。全书共分10章,每章探讨社会政策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