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

发布时间: 2010-02-17 23:19:11 作者: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页码:16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736579X/9787807365792
条形码:9787807365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图书品牌:北京世纪山水文化

内容简介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介绍了:古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留传了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它是生活在古代爱琴海流域、被史学家们称之为“正常的儿童”的古希腊人的智慧结晶。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显示出了永久的魅力,它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孕育了欧洲的文学艺术,成为西方文学艺术作品、美学理论以及社会科学专著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在诸多的希腊神话读物中,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施瓦布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全球最流行的版本。畅销于世界各国。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于符腾堡宫廷官员家庭,曾担任席勒的老师。1809年至1814年在蒂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在此期间结识了乌兰德等著名文学家。1815年他在德国北部地区考察旅行,结识歌德和霍夫曼等人。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传说集》、《德国民间话本》和《希腊神话故事》。他的主要诗集有《博登湖上的骑士》、《马尔巴赫的巨人》等。
媒体推荐 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具有不朽的魅力。那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德】马克思

荷马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德】恩格斯
专业书评 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具有不朽的魅力。那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德]马克思

荷马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德]恩格斯
目录
第一卷
特洛亚城的建造
普里阿摩斯赫卡柏和帕里斯
海伦的被劫
希腊人
希腊人派往普里阿摩斯的使节
阿伽门农和伊菲革涅亚
希腊人起航和菲罗克忒忒斯的被弃
希腊人到达密西亚忒勒福斯
帕里斯的归来
希腊人兵临特洛亚城下

第二卷
战斗的爆发普洛忒西拉俄罗库克诺斯
帕拉墨得斯之死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的战功
波吕多洛斯
克律塞斯阿波罗和阿喀琉斯的愤怒
阿伽门农的试探
帕里斯和墨涅拉俄斯

第三卷
潘达洛斯
两军大战狄俄墨得斯
赫克托耳在特洛亚城
赫克托耳与埃阿斯的决斗
休战
特洛亚人的胜利
希腊人的使者去见阿喀琉斯
希腊人的第二次溃败
围墙四周的战斗
为舰船而战
波塞冬增强希腊人的力量
阿波罗使赫克托耳变得强壮
帕特洛克罗斯之死
阿喀琉斯的悲恸

第四卷
阿喀琉斯重新武装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和解
人和神祗之战
阿喀琉斯同河神斯卡曼德洛斯之战
神祗之间的战斗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在城门前的决斗
赫克托耳之死
帕特洛克罗斯的葬礼
普里阿摩斯去见阿喀琉斯
赫克托耳的尸体在特洛亚城
彭忒西勒亚
门农
阿喀琉斯之死
为纪念阿喀琉斯举行的赛会

第五卷
大埃阿斯之死
玛卡翁和波达利里俄斯
涅俄普托勒摩斯
菲罗克忒忒斯在楞诺斯岛
帕里斯之死
木马计
特洛亚城的毁灭
墨涅拉俄斯和海伦波吕克塞娜
从特洛亚起程小埃阿斯之死
……
序言 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至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灿烂的文化财富,它的神话和英雄传说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之一。
古希腊指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沿岸一带地区。这一时期它是一个城邦制的奴隶社会,它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国家。虽然,如在荷马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或在这部《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把一些城邦的首领译之为国王,其实他们只是军事民主制阶段的军事首领,当时还存在有人民大会、长老大会等氏族部落的机构。所谓城邦即是以一个城市或一个岛屿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城市国家,它的一个特点即是国小民稀,在只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希腊半岛上就遍布有二百多个城邦。它们几乎都是独立的。这点在荷马的两大史诗和这本《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如海伦的丈夫墨涅拉俄斯是斯巴达城邦的国王,俄底修斯是伊塔刻城邦的国王。这些城邦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结成同盟,奉强大的城邦为盟主。它们在制度上、风格上、语言上、信仰上都基本一致,自认为是同一民族,称自己是希腊人。而不属于希腊诸城邦则被他们称之为"异邦人"、"异乡人",如特洛亚人在他们眼中就是异乡人或蛮族。
古希腊给人们留下来的史料不多,荷马的口传诗歌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可能成于公元前9或公元前8世纪,至于何时用文字形成现在的文本,至今当无定论——就是后人了解古希腊的主要资料了。因此史学界把这个时期也称之为"荷马时代"。古希腊的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战争活动、生活情况等都在荷马这两部描述特洛亚战争和战后俄底修斯返乡的种种险遇中的史诗里得到了反映。然而,关于荷马其人,却没有留下确凿的史料,致使引起了所谓的"荷马问题",即是围绕荷马的两大史诗及其本人引发的争论,有所谓的"核心说"、"统一说"、"短歌说"。到18世纪初有人甚至对荷马是否有其人都产生了怀疑,认为"荷马"不是指某个人,而是"盲人"的意思——有关这方面的争论,这里不便多说,但被大多数学者肯定的,荷马确有其人,生于小亚细亚西岸中部的爱奥尼亚,早在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是一个盲人歌者;而这两部史诗则大体由荷马把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经历代的行吟歌者的传播和加工,最后到荷马才完成的。
这里我之所以较多地谈到了荷马及他的两大史诗,那是因为德国浪漫派作家古施瓦布改写的这本《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主要是依据荷马的这两部史诗和参照其他古代希腊的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家的一些文学作品编写的。荷马的两大史诗当然是文学的瑰宝,但由于其篇幅(《伊利亚特》是15693行,《奥德赛》是12110行)、表现形式、体裁、语言等都不大宜于一般读者。正是基于此,多年来欧美的一些作家依据荷马两大史诗结合其他希腊神话和传说以及希腊作家以神话和传说为题材创作的文学作品加以改写,进行普及性的工作。在诸多的改写本中,施瓦布的题为《古代最美的传说》(1840年,共三卷)是其中较有名的。他的这部书成为了解和熟悉古希腊神话和传说的最好读物之一。他引人人胜而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诸神故事、特洛亚战争和俄底修斯传说以及阿伽门农的结局。荷马的《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耳之死,而施瓦布则一直写到特洛亚的陷落,这其中包括了阿喀琉斯之死、阿喀琉斯之子参加战斗、木马计以及墨涅拉俄斯重新占有海伦等,故事更完整了,人物也都有了交代。施瓦布的这本书流传甚广,自1840年出版之后不仅在德国,也被欧美一些国家翻译过去,如楚图南先生在解放前就是从英文译本把它译成中文的。进入20世纪,在德国为了使更适应当代青少年阅读,又有不少人对它进行了改写,出版了不少新的版本。我们的这个译本即是以它为据参照了其他版本而译就的。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流传至今已近3000年了,有着很强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阅读它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美学上的享受,更能从中对古希腊有更好的认识。这些神话和传说是史学家研究古希腊的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是历代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借鉴和源头之一,同时它们也在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高中甫
文摘 第一章 彼得潘闯了进来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所有的孩子很快都知道他们将要长大成人。温迪是这样知道的:她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在花园里玩,她摘了一朵花,拿在手里,朝妈妈跑去。我琢磨(zuP mo),她那个小样儿一定是怪讨人喜欢的,因为,达林太太把手按着胸口,大声说:“要是你老是这么大该多好呵!”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可是,打那以后,温迪就明白了,她终归是要长大的。人一过两岁就总会知道这一点的。两岁,是个结束,也是个起点。
当然喽,他们是住在门牌十四号那所宅子里,在温迪来到世上以前,妈妈自然是家中主要人物。她是个招人喜欢的太太,一脑子的幻想;还有一张甜甜的、喜欢逗弄人的嘴。她那爱幻想的脑子,就像从神奇的东方来的那些小盒子,一个套一个,不管你打开了多少,里面总还藏着一个。她那张甜甜的、逗弄人的嘴,老是挂着一个温迪得不到的吻,可那吻明明就在那儿,就在右边的嘴角上挂着。
达林先生是这样赢(yJng)得他太太的:她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周围有好些男孩,他们长成大人以后,忽然一齐发现他们爱上了她,于是他们都跑着拥进她家向她求婚;只有达林先生的做法不同,他雇(gY)了一辆马车,抢在他们头里来到她家里,于是就赢得了她。达林先生得到了她的一切,只是没有得到她那些小盒子最里面的一只和那个吻。那只小盒子他从来也不知道,那个吻他渐渐地也不再想去求得了。温迪心想,兴许拿破仑能得到那个吻,不过据我估摸,拿破仑必定试图求吻来着,可是过后却怒气冲冲地甩门而去。
达林先生时常向温迪夸口说,她妈妈不光爱他,而且敬重他。他是一个学问高深的人,懂得股票和红利什么的。当然啦,这些事谁也搞不清,可达林先生像是挺懂行的,他老是说,股票上涨了,红利下跌了。他说得那么头头是道,就像随便哪个女人都得佩服他。
达林太太结婚时,穿一身雪白的嫁衣。起初,她把家用账(zhDng)记得一丝不苟(gQu),甚至很开心,像玩游戏一样,连一个小菜芽都不漏记。可是渐渐地,整个整个的大菜花都漏掉了,账本上出现了一些没有面孔的小娃娃的图像。在她应该结账的地方,她画上了这些小娃娃。她估摸他们要来了。
第一个来的是温迪,接着是约翰,随后是迈克尔。
温迪出生后一两个星期,父母亲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她,因为又添一张吃饭的嘴。达林先生有了温迪自然是得意非常,可他是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坐在达林太太的床沿上,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笔给她算开销账。达林太太带着央告的神情望
……
读书人网 >儿童/青少年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