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2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218058264/9787218058269
条形码:97872180582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盖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尧桀之诽誉与儒墨之是非,至今而未有以明也。尧之誉以便俭人,桀之诽以骄处士;儒之是变而为墨,墨之非浸附于孔。是四者以眩瞀天下之聪明与其议论。虽有命世圣哲,述宣六经、《语》《孟》,以统一道术,莫之能定。孟子之世,有蒙庄者,独著一书,其言日:"知止其所不知,言止其所不言,至矣。"苟为明于不知之知,不言之言,而当世诽誉是非之情斯有所止。吾独惜夫庄与孟同时而不相知也。当是时,儒之嫡传有子思、子夏。周之传出于子夏之门人,轲之传出于子思之门人。
目录
校点说明
序
《南华经解》序
庄解小言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列御寇
天下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
序言 盖自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尧桀之诽誉与儒墨之是非,至今而未有以明也。尧之誉以便俭人,桀之诽以骄处士;儒之是变而为墨,墨之非浸附于孔。是四者以眩瞀天下之聪明与其议论。虽有命世圣哲,述宣六经、《语》《孟》,以统一道术,莫之能定。孟子之世,有蒙庄者,独著一书,其言日:“知止其所不知,言止其所不言,至矣。”苟为明于不知之知,不言之言,而当世诽誉是非之情斯有所止。吾独惜夫庄与孟同时而不相知也。当是时,儒之嫡传有子思、子夏。周之传出于子夏之门人,轲之传出于子思之门人。孟犹之嫡传,而庄其别传也。庄之书言孔氏七十子盛矣,而不及孟。孟辩杨墨,未之及庄。毋乃子舆率其徒以游诸侯,行类墨翟;而庄周未尝持其说以干列国,守似杨朱。斯二子之所以不相知欤?顾吾尝平衡而论天下之言,儒者众矣。儒者以仁义正天下,俗儒徒名其仁义而行之,伪儒且利其仁义而窃之,吾安知儒者之果不为世祸也。是故舜禹以后,誉尧者非不众也,有所矫而为伊、周,即有所窃而为之哙,为莽、操,最下为冯道,而俭人之术工矣。幽、厉以降,是儒者非不众也,有所持而为孔、孟,即有所窃而为杨、墨,为荀、韩,最下为殷浩、王安石,而处士之势横矣。至于处士势横,人心流极,由是后世一变而竞趋于空无之学。空无曷可为久道也。惟蒙庄者独与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有以见儒者一宗萧邈希微,常行于人伦物则之际,而孔、孟之嫡传,宛然其未亡。然则庄子之传,非别子,固大宗也。今所定著二十九篇,非内非外,非醇非杂,亦有言,亦无言,亦可以有知知,亦可以无知知。注庄子者,苟知无言之言,无知之知,斯得之濠上矣。而晋宋以来,注家粘缚空有,徒远求之老释,而近失之漆园,不亦悲乎?茂公宣子好学深思,探赜是书有年,折衷诸家为之笺解,划其萧砾,发其清微。是书那复须注!既妙悟于象先而得其解者,旦暮遇之,又豁如于言下。譬则画史盘礴,庖丁奏刀。又譬则帝青宝网,光界重重,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快矣哉!不可以文句穷,不能以智意尽也。世之学者,读六经、《语》《孟》,深思而有得焉,然后从而读庄子之书;苟读庄深思而有得焉,然后从而读宣子之解,我知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彼尧桀之诽誉,儒墨之是非,斯默然其自止矣。是书之行,其有功于孔、孟甚大,曷可少哉!时康熙六十年岁次辛丑长至日书于青元观精舍。邑同学弟张芳菊人氏拜撰。
文摘 盖上古之世,尝少事矣,其人少也;中古之世,尝有事矣,其人多也;叔季之世,尝多事矣,其人纷不可纪也。今使一人处于寥廓之宇,优游自得,与太古何异。惟群萃杂处,而机变丛生。即是以观,可以知阅世之故矣。人与人相聚,而成人间。人与人相积,而成人间之世。始而交接,中而交构,终而交残。纷纷籍籍,少一跌足,而祸患随至。孟子谓齐宣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以今观之,九州之内,孰非罟获陷阱之区与?呜呼,人之处斯世也,难矣。生人之乐尽矣。其问号为杰出者,或力足以制弱,智足以驾愚,势分足以慑卑贱,而方其辗转角胜,抑何疲也。鸣豫未瞬,变害乘之。呜呼,势分智力,正罟获陷阱之区也。而谓为人间世之长策与?虽然,江河之流,犹未有已,必欲逃世以免患,安所得寥廓之宇而处之?且妙道之行,旁礴宇宙而穷于吾与之徒,谓之何与?夫今之世,犹古之世。今之人,犹古之人也。天生今之亿万人,无异于太古初生之一人也。即机智放纷,而其所为初者,未尝不在也。我周旋于亿万人间,如处独焉,如蹈虚焉。御至纷如至少,视多事为无事,未尝有我,未尝有人。以其太古遇其太古,亦未有不游刃有余者也。虽骈阗逼仄,而己翱翔于寥廓矣。人间世不过有二端:处人与自处是已。处人之道,在不见有人。不见有人,则无之而不可。前三段是其事也。自处之道,在不见有己。不见有己,则以无用而藏身。后四段是其事也。凡处人而撄患者,又只因自处未能冥然。盖与人生竞,病根在用己之见未消也。所以前说处人,后说自处,是一套事。处人间世,除却大道,便是术法。庄子此篇,直究到本源之地,淘汰得莹净无尘,彻内彻外,并无两件物事。真见道之精言也。读前三段,圭角化尽,却不是模棱学问。都从胸中融透处来。一切炫长沽美,以取祸戾。如杨德祖辈,见之须由一身白汗。读后四段,才情废尽,却不是藏拙学问,都从冥漠合德中来。即为善不密,声誉著闻,如龚胜辈,见之亦如冷水浇背也。七大段文字不自着一语,而意旨隐跃无不尽,真大炉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