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40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7506331810
条形码:97875063318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古春风楼琐记》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前辈高拜石先生的著作,原文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历时十余年,先后两次结集出版,影响长久而巨大。全著洋洋三百万言,状写了清末明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以人物而论:有贩夫走卒,草寇游侠,淑女名媛,王公大臣,以至义民志士;以记事而论:或涉香艳,或涉壮烈,或涉忠勇,或涉奇诡,或涉逸趣,读之使人爱,使人恨,使人怜,使人悲,使人悟,或使人热血沸腾不惜一掷头颅,或使人感慨愤激而太息不已。高氏笔力雄放,酣畅舒展;学养深厚,纵横自如;所引诗、词、联、赋、亦多佳构;全著之文学、美学品位甚高。高氏治史态度严谨,褒贬严格,近百年间风起云涌的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囊括在这一本本的《琐记》中,绝对值得您细细品味。
作者简介 字嫩云,笔名芝翁、南湖、介园、懒云。浙江镇海人,先世宦游八闽,遂寄籍福州。斋堂为古春风楼,自号古春风楼主人。毕业于早年北平民大学文科。先旅居燕地,主持笔政,其间曾在各报刊杂志撰文,返闽后及至迁台,历任《福建民报》、《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
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笔,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人曾赞其:“自梁任公、林琴南以来,罕与其伦比,诚是列于现代中国一大文豪而无愧色。”高氏曾在台湾《新生报副刊》连载《古春风楼琐记》,因广获好评,后结集出书。另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著作。
高氏受吴昌硕艺术成就熏陶,自幼便颇醉心书法篆刻,曾从朱敬亭、黄蔼农、沈冠生诸名家学习,世称“行楷近南园松禅,温润有致。精金石篆法,尤工蒙隶,厚润茂密,古味盎然。”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颇丰,均为有关清末民初名人行藏出处的笔记,颇足以供读者喜谈掌故者之谈资。书中所涉及的人物颇为广泛,上自宫廷显宦下及学术、文化、社会各界名人的佚闻逸事数百则,既可作治史者的参考,也为好奇者提供了若干可读的故事。大凡知人论世的根据官方文件讲的都是一套冠冕堂皇的空话,所以读者还须看到其背后在起作用的种种物质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乃至个人恩怨之间的种种钩心斗角的万花筒。这是笔记价值之所在。
目录
孔子世家的故事——孔圣诞辰杂谈
孙中山的革命之路——革命精神昭日月
杀袁不成反助袁——一九一二年的刺袁三烈士
一官归去来——郑板桥的三绝
英雄不怕出身低——白山黑水话辽张
哥儿俩的恩怨情仇——冯麟阁威镇辽西
……
文摘 书摘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即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
一年之十月庚子二十一日,生于鲁昌平乡陬邑阙里,从夏正(农历正月的省
称。夏以正月为岁首。编者注)作八月二十七日,共和之后,因定是日为孔
子诞辰纪念。
二千馀年来,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万世师表,不论男女长幼,中国人或
外国人,提起孔圣人,是无人不知的,在纪念他的诞生之日,论算该称得起
是道道地地的“圣诞”吧!但除了人们的敬师外,即是坐拥皋比(虎皮的座席
;后常用以指学师的座席)者对这一代宗师的认识,能够清楚的似也不多。
孔子为殷后,微子启之弟仲衍,生宋公稽,而丁公申、闵公恭、弗父何、宋
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迁鲁之祖)、孔祈父、防叔、伯夏
,至叔梁纥,生孔子。
孔子生三岁丧父,十五始志于学,十九岁娶于开官氏,翌年为鲁委吏,
生鲤生,二十四岁母颜氏卒,时孔子方游学中。中年仕至鲁司寇(职官名,
掌理刑狱),摄行相事,道不行,遂周游四方。归鲁后,删《诗》、 《书
》,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以传先圣之道。弟子三千,通
六艺者七十二人。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夏四月乙丑。年七十三。
鲁襄公尊为尼父,汉平帝尊为褒城宣尼公,北魏文帝尊为文圣尼父,北
周宣帝尊为邹国公,隋文帝尊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尊为宣父,唐高宗尊为太
师,唐中宗改谥为隆道公,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加谥元圣文宣王,
至圣文宣王,元武宗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清世
祖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孑L子,十
四年改为至圣先师孔子,共和后仍之。
自唐开元(唐玄宗年号)后,令郡邑皆立孔子庙,岁时不废。孔庙有崇圣
祠,祀孔子的五代宗祖:肇圣王木金公(太高祖),裕圣王祈父公(高祖),诒
圣王防叔公(曾祖),昌圣王伯夏公(祖),启圣王叔梁纥公(考)。在祀典开始
之前,先行上祭。
大成殿正座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其左配以复圣颜渊、述圣孔
,右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次于四配的为十二哲,即闵损、冉雍、端木赐
、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分东序西
向,西序东向。殿外两庑(wu,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各三十六位,即七十
二贤了。
祀圣的祭文,代有不同,举其较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