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会工作懂得生活

发布时间: 2010-02-18 00:04:06 作者:

 学会工作懂得生活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504456861
条形码:97875044568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至少有百万人因“过劳死”过世。尽管这一数字还存在一些质疑,但在就业压力巨大,视效率为生命的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成为高悬于转型期中国人头上的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动力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它压抑和改变着人的本性,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我们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提倡一种全新的工作理念,使年轻的职场人士能“学会工作,懂得生活。”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做到张驰也度,工作、休闲而不误,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期望。翻阅本书后,如能给读者朋友们些许启示,或稍有裨益,我们将深感荣幸!
媒体推荐 书评
“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这个生命正在我们无休止的加班熬夜、在我们无法摆脱的压力负担中受着侵蚀,我们不堪重负的心脏正走入“生”的终结,过劳死就这样给生命无情的划上句号……
“人生而为劳动,犹如鸟生而为飞翔”,但是过度地工作有时所付出的代价却是致命。英国科学家贝费里奇曾说“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
具有下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担心。具有下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过劳死”的后备军。
1、“将军肚”早现。30岁-50岁的人,大腹便便,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桑拿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编辑推荐 在我们的身体里,生命的鼓点与死神的脚步惊人地统一于脉搏与心脏的悸动。我们的身体面临着随时可能降临的病痛、创伤与死亡,它欲望着、饥渴着、畏惧著、快乐着也疲惫着、无奈着,它是一种永远需要解放的东西……
追求成功的我们,工作忙碌是必需的,只有不断地工作,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是,就我们的身心来说,适度的放松也是必要的。张弛有度才能走向成功……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忙碌——是因为你重要
忙碌是人的内在需求
忙碌的人啊,事业不是人生的全部
生存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忙碌
忙碌,不为工作所累
……
文摘 书摘
负面时间与正面时间的转化
常会听人说:“希望能有更多时间”,“一天如果有25小时就好了”,
结果当然无法如愿以偿。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能妥善安排有限的一日时
光,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如何安排时间可说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如果自己老觉得太忙了,没时间,应该先仔细检讨一天24小时是如何度
过的,即仔细检讨“忙碌”的内容。
观察时常把“忙碌”挂在嘴边者的工作情形便能了解,他们常常在一开
始就被必须处理的工作量所压倒,而感觉极大压力,因此才会“好忙、好忙
”不离口。再不就是不知从何下手,或者走来走去显得十分忙碌。此外,也
有人误认为忙碌就是工作。这些被时间操纵的人,不了解浪费时间就是人生
最大的浪费。
如果在你身边有这一类型的人,且开口对你说:“我简直忙死了”,你
不妨以反问他“为何会那么忙呢?”必然会听到各种理由。例如“上司提出
的计划太难了”、“交易对象A公司的进度太慢”等等,把忙碌的原因推诿
给别人,当然永远无法脱离时间的束缚。
有一位工作十分勤奋的上班族,因过度忙碌而出现神经官能症。听说是
过分担心工作,连假日也不敢休息。这位患者最迫切需要的,除了自己的工
作以外,还要着手找出嗜好。忙碌是他的日常状态。使得原本应该休息时却
得不到休息,最后弄得身心俱疲。
不久,那位患者表示想考驾照。“努力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吧!”医生这
么回答他。可是,他却告诉医生很难做到,理由是太忙了。
医生反问他:“你看过牙医吗?”
人在牙痛时,一定会抽时间看牙医。当然,对方可能反驳是因为太痛了
,无法忍耐才不得不去看。其实,重点不在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
无意义的忙碌抽出来做正事。表示不是没时间,而是不会利用时间。以为非
常忙碌,其实只是感觉而已,只要冷静检讨忙碌的内容,必定可抽出时间。
从身体结构来看,全天候忙碌,必然会导致身体的某部分发生故障。
我们平时就该学习如何将隐藏在忙碌背后的空暇找出来,转化为“正面
时间”。例如约好见面时间的客户,因塞车而来电说要晚20分钟,多数人面
对这突然多出来的时间,常只是等待。心想既然整天都很忙。不如利用这一
小段时间慢慢地等。但事实上,这20分钟内可做的事太多了,例如,做做体
操转换情绪等。
我们得认清“负面时间
……
读书人网 >职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