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9787105085873
条形码:978710508587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合研究人文地理相关人员使用。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三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是在前个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总原则下,以补为主,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它将更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展示山川风貌、物产资源、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该书的问世,对于增进各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植物资源
四、动物资源
五、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瑶族
二、苗 族
三、壮 族
四、彝 族
五、傣族
六、布依族
七、其他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河口镇
二、南溪镇
三、桥头苗族壮族乡
四、瑶山乡
五、莲花滩乡
六、老范寨乡
七、河口农场
八、坝洒农场
九、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十、蚂蝗堡农场
十一、南溪农场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名胜古迹
二、文物古迹
三、文物保护单位
四、国家三级文物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河口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二、平息匪患,保卫人民政权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蓬勃发展的农业
二、抓住发展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速经济发展
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边境贸易大幅增长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履行自治权限
二、改革正府职能,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和行政效率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民族立法与法律监督
二、建立健全调解组织,维护全县社会稳定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广泛进行普法教育
四、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第四节民族关系
一、政治上各民族实现一律平等,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二、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民族关系更加和谐
三、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
第五节 人民生活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状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三、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采取新举措,保持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势头
二、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第二节 林业
一、森林资源
二、值物
三、动物
四、森林分类区划
五、造林绿化
六、大围山自然保护区
七、管理机构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生产
二、动物防疫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 水利
一、引水
二、蓄水
三、农村人、畜饮水
四、集镇饮水
五、防汛抗旱
六、防洪工程
七、管理机构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牧业生产
二、动物防疫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 水利
一、引水
二、蓄水
三、农村人、畜饮水
四、集镇饮水
五、防镇饮水
六、防洪工程
七、水土保持
八、水政水资源管理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一、电力能源建设
二、输变电网网络建设
第二节 工业企业
第三节 特色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物产资源
河口属亚热带山地雨林湿热型气候。古老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立体气候以及完整的亚热带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原始茫茫的林海中,分布着5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种,27个群系,41个群落,以及品种众多的野生竹类,为世界同纬度带所罕见。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长蕊木兰、船板木等。动物有9目41科116种,有珍稀濒危动物长臂猿、虎、豹、熊、巨蛾等。纵横交织的溪流中有黄鱼、甲鱼、白须鲤鱼等珍贵鱼类。金属矿藏有金、铜、铅、锌、铁、钨、锑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矽线石、石墨、云母、土石等,其中初步探明的非金属矿大理石储量达18000多万吨,石墨500万吨,矽线石1200万吨。矽线石为我国江南储量最大、品位较高。
一、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l332平方千米,折合199.8万亩,其中属北热带的土地有48.59万亩,属南亚热带的土地有105.98万亩,属中亚热带的土地有29.31万亩,属北亚热带的地有10.73万亩,属暖温带的土地有3.17万亩。分布在莲花滩乡的有42.5万亩,瑶山乡有38.6万亩,老范寨乡有28万亩,河口镇有27.8万亩,南溪镇有38.8万亩,桥头乡有24.2万亩。森林面积占70万亩,其中难利用土地(道路、房舍、裸露)33万亩,可以利用土地96.6万亩,其中宜农耕地6.7万亩,宜林地29.16万亩。宜热带作物地30.5万亩,宜牧地30万亩,塘库水面2511亩。
二、水资源
河口水资源丰富,降水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1771.6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25.2075亿立方米。地表水体众多,溪流纵横密布,由于山区河流切割较深,地表和地下水转化关系较复杂。大部分地下水均由天然露头汇人下段河流渗漏。据河口水资源调查报告,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1236.4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4685亿立方米(未包括入境水量)。全县人均占有径流量高于全国和全省人均占有量。多年平均地下径流深433.8毫米,地下径流量为5.780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35.1%,根据对主要河流的测算,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207742千瓦。
后记 《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组织修编《概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优和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宣传和展示我县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取得的伟大成就,团结和鼓舞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奔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概况》修编过程中,县委、县人民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代县长邓永和为主任的修编委员会,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局长王家强兼任主任。县属各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修编工作进展顺利。由罗洪庆、候兴标、陈之福、能有智、侬丽萍执笔。修编工作得到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全力支持。在此,谨向为修编工作提供支持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参加修编工作的同志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难免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