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95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32553744/9787532553747
条形码:9787532553747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寒山寺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8》讲述了: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盛世兴文,是经济文化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历史反映。目前,全国正在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必然趋势,这为寒山寺文化建设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编辑推荐 《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8》为寒山寺文化丛书之一。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和合文化的现代价值——在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
中国佛教与和谐社会——在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
寒山文化:民族精神与世界意义——在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主题发言
寒山寺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和合”精神与苏州文化的张力
中国传统“和”文化简论
寒山寒山寺寒山文化初探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
名岂寒山得,诗曾张继留——百年艺文寒山寺
禅宗忍辱思想探析——兼评寒拾对话
古寺千年伴诗韵
寒山寺始建与名源考
寒山子生活时间诸说考析
寒山诗在美国被接受原因探赜——以加里斯奈德英译寒山诗为例
寒山诗的返程之旅及其在港台地区的传布与接受
易额日“寒山寺”的石头希迁禅师
寒山钟乍动风景忆当初——《枫桥夜泊》写作年代考及其他
历代名人与寒山寺文化
砺志铸魂——寒山寺“大钟大碑”建设散记
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及其展望
时空的坐标智慧的河系——寒山寺文化的根基
诗里枫桥独有名,寺外环境特占胜——剖析寒山寺坐落环境的特征、变迁和创新
寒山寺,何不敲响夜半钟?
吴文化与寒山寺文化
由吴文化探寒山子
寒山寺古碑刻文化论纲
浅探苏州寒山寺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信仰建设
寒山寺佛教图书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绿字琅函祈永护金书玉笈愿常新——苏州寒山寺珍藏宝籍探秘
寒山寺的文物保护
但得本莫愁末:石田法薰的禅学思想
晚年大休上人及其遗著考略
东屿德海传略
早期禅宗思想之我见
寒山寺建筑空间格局和景观组织特色
《枫桥夜泊》的诗境及其评价
十年旧约寒山梦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
诗与禅:解读寒山思想及其人生意蕴
寒山为何这样寒
寒山传说及其文化意义
浅谈“寒山子”文化现象.——寒山子与遇贤、仲殊及大休和尚之共性
试述寒山艺术形象的嬗变
关于寒山研究的四点建议
寒山子:一个自由而高贵的灵魂
佛教徒眼中的寒山——文殊菩萨的化身
隐者、菩萨、喜神——寒山子文化形象衍变略疏
“和合二仙”符号与现代黄梅剧《美人蕉》的主题
寒山子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影响
再论寒山诗集结新探——屏风传书讯
日本宫内省藏《寒山诗集》源于南宋浙刻本考
《寒山子诗集》与《ㄞ莲诗钞》的特点
孤月照寒泉——寒山子禅诗与修证境界浅谈
寒山诗的俗与雅
论寒山诗的“典雅”追求
论寒山子禅髓诗的禅学意境
论寒山心性诗的法脉渊源
试论寒山的禅喻诗
寒山子和他的隐逸诗
略论寒山子诗作中的悲悯心境
论寒山诗与楞伽宗风的渐修法门
略论寒山诗主题的三个层次
论寒山诗中的佛教修身思想
对寒山诗的伦理思考
和张继同看枫桥——品寒山寺诗僧慧伯的诗
时态理路的和合解构
传承和合文化传统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寒山寺和合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道和合论——论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雍正敕封“和合二圣”原因析探
和为贵合为乐——解读寒山“和合文化”
佛家善恶果报思想的世俗理解
“铄”:华夏文明的思想之源——孕育于祭祀文化下的思想意识
佛教基本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佛教伦理与苏州人的和合心态
初探佛教文化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联系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试论“和合”文化在当代的作用
企业营构和合文化的路径分析——弘扬寒山寺和合文化的现实意义
美满和合和谐——“和合二仙”的象征意义
以数字仿真技术再现寒山寺的审美特征及和合文化
略论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和合思想
浅谈和合文化思想在“北京奥运”的体现
“和合”文化观与社会和谐研究
“天台三圣”与“和合二仙”考
天台山和合文化探源
寒山寺历史沿革略考
佛教与中国民间节日简论
寒山子隐居修道养寿超百岁人生探密
研究推广文化旅游的寒山寺模式——在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闭幕式上的主题发言(摘要)
第二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总结发言
……
序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盛世兴文,是经济文化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历史反映。目前,全国正在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必然趋势,这为寒山寺文化建设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悠悠岁月,寺经几毁,塔遭三焚,屡毁屡兴,生生不息,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寒山寺在历史长河中光耀人间;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寒山寺的发展更令世人瞩目,寒山寺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寒山寺历代僧众持戒弘法,传承发展。唐代高僧寒山子,及其流传于世间的300多首白话诗,自古至今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长期以来为世界所关注,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形成了寒山子其人其诗研究的热潮;寒山、拾得被清雍正皇帝御封为“和合二圣”,成为“和合文化”的象征。古刹夜半钟声,自古以来就有启迪心智、净化人心的独特神韵;唐代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诗,千古绝唱,中日两国,妇孺皆知。诗以寺为缘,寺以诗闻名,禅诗一味,儒佛互补,成为美谈;历代名贤雅士的书画碑刻,承载文脉历史,为世人所景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寒山寺更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寒山寺僧众抓住机遇,苦心孤诣,殚思竭虑,对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与建设,寒山寺的面貌焕然一新。寒山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寺院之一。寒山寺开创的除夕听钟声迎新年活动,截止2007年底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9届,吸引了日本、韩国、新加坡、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国内的大量人士。
文摘 我非常同意姚院长对“合”的解释,就是结合、融合、合作的意思。这个解释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不难看出,三十年经验的凝聚到一起就是十大结合。这是宝贵经验。所以我们不要把“和合”做片面的理解。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内的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说明我们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方针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和合,这也是正确的,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也看到,最近一篇文章来批判我的和合学。他们坚持阶级斗争为纲论,不能讲和。他们是这样说的:“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形势和反动势力的和平演变的战略,片面讲和,只能麻痹人们的革命意气,消磨人们的奋斗精神,而绝不会丝毫减弱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斗争。”他说我们追求和谐的道路上讲和是不行的。从这里看出来一些人还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这种思想来看待和合思想,看待和谐的思想。这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在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充分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成就。中国的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四大发明,其指导思想归结一点就是“和”字,我们看了奥运会开幕式深刻体会到和字的价值。我们发扬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精神有什么不对呢!我们讲和也是不能做片面的理解,和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先秦讲和同之辩的时侯,和本身就包含着差别,包含着矛盾,也包含着冲突,有冲突、有矛盾,才讲和。我们可以看一下《国语郑语》中史伯和郑桓公的对话,与《左传》上晏婴与齐景公的对话中所讲和同是什么意思。他们讲了和是不同事物对立、不同事物冲突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讲和,而不是讲同。从这点来看,一些人认为和不包含矛盾冲突,本身是一个误解。和本身是什么?《国语郑语》是这样讲:“以他平他谓之和。”他与他之间,要讲平、要平等、要和平。这样说,和是什么意思?是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土金木水火是不相容是对立的,这样“和合”起来,就是杂合。三国时韦昭注“杂,合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和合并不是否定冲突、矛盾、斗争。过去我们讲和,以为是和稀泥、调和、折中等等扣了一大堆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