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弗洛伊德

发布时间: 2010-02-18 01:18:05 作者:

 弗洛伊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页码:1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1000635X/9787510006357
条形码:97875100063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图解天下名人丛书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讲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1895年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的研究》出版。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所写的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尽管一开始滞销,但是该书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随后他的其他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称为“周三学会”,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6个孩子。他晚年患了口腔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30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他不得已在82岁高龄逃往伦敦,翌年在那里不幸去世。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善良、正直、优秀的名人是社会的精华、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言行自有启迪世人之妙用。借鉴前人。借鉴历史。可推动文明进步。
目录
勤勉自信的少年
出身于犹太商人家庭
立志于自然科学研究
上维也纳大学

涉足精神病研究
与玛莎订婚
接触精神病理学
师从精神病名医沙考
个人开诊所
“安娜”病例的治疗
《论失语症》的发表

开拓精神分析理论
《歇斯底里的研究》出版
《梦的解析》出版
第一个大错误
“恋母情结”理论
用旅游调剂生活
“走后门”当上副教授
组织“周三学会
《性学三论》出版
结识卡尔荣格

捍卫理论的斗争
在美国克勒克大学的演讲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成立
和阿德勒等人的矛盾
与卡尔荣格决裂

精神分析的广泛应用
拓展精神分析领域
一战使精神分析声誉大增
一战后精神分析广受关注
“死亡本能说”的提出

与死神的搏斗
承受口腔癌的折磨
坚守工作阵地
国际地位日趋升高
受到德国纳粹的威胁
流亡英国伦敦
安静地去世
弗洛伊德年表
……
序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近代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于1856年出生在奥地利帝国的弗赖贝格市。他4岁时随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之后几乎在那度过一生。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随后的10年里,他在法国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后来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是逐渐发展起来的。1895年他的第一部论著《歇斯底里的研究》出版。他的第二部论著《梦的解析》于1900年问世,这是他所写的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尽管一开始滞销,但是该书却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声望。随后他的其他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1902年他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小组,称为“周三学会”,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员之一,几年以后卡尔荣格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当时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弗洛伊德结过婚,有6个孩子。他晚年患了口腔癌,为了解除病根,他从1932年起先后做过30多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继续写出了一些重要论著。1938年纳粹分子入侵奥地利,弗洛伊德是犹太人,他不得已在82岁高龄逃往伦敦,翌年在那里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做出了很大贡献,用简短的文字很难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行为中的无意识思维过程的重要性,证明了这样的过程如何影响梦的内容,如何造成常见的不幸,如口误,忘记人名,致伤,甚至疾病,并因此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他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个性结构学说,还发展和普及了一些心理学学说,如焦虑、防御功能、阉割情绪、抑制和升华等。
文摘 插图:




他在10月13日抵达法国的首都巴黎,投宿在拉派艾克斯旅社时,发现玛莎的信已经寄来,于是马上回信。他觉得巴黎令人眼花缭乱,很想念玛莎,希望她能陪在自己的身边。他每隔一天写一封信——开始时比较勤快,后来也就疏懒了。
接下去的日子里,他尽力去适应环境,四处找比较便宜的住所,晚上又去戏院看戏,希望法文会有进步。
10月19日,弗洛伊德觉得各方面都准备妥当了,就去沙比特里尔医学院。但是他出门时忘了带班尼迪克特为他写的介绍信,于是决定再等一天才去见沙考。他开始想念维也纳的家。思念着玛莎,而且极度沮丧。他后来写道:“除了某些主观和科学上的利益,我对于居留在这里不敢有很高的期望。因此。不要对我过分苛求。”
但在24小时之内,事情全都改变了。10月20日,弗洛伊德进入了沙比特里尔医院的大门,开始了改变他前程的4个月生活。
沙比特里尔医院建造于法王路易十三世当政时,最初是乞丐、妓女和疯人的收容所,后来是巴黎最大的妇女救济院。1850年以后,它容纳了四五千人,但仍然不像一家医院,而极像恐怖的“疯人院”,但是沙考开始改革它。他被聘为复健部的主任医师后,在里面增加了教育和训练单位,以及许多实验室,并设置了癫痫症和歇斯底里症病人的病房。在1885年。他把这个机构变成了欧洲最著名的神经病理学研究中心。
弗洛伊德抵达沙比特里尔医院时,医生和门诊病人正在闲谈,他注视着正在为病人看病的沙考第一助手派里马力,周围还有一群客座医生。10点钟时,沙考便来了。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