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540 页
出版日期:1995年11月
ISBN:7800937879
条形码:978780093787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水资源卷》,由水利部根据国家计委、计办国地433号文的要求,组织“水资源卷编委会”完成。
为了尽可能达到总编委提出的“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状况,研究资源开发前景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对策,作为各级领导决策,编制规划、计划,指导开发建设的依据和参考”的编写目的,参加水资源分册的编写人员以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成果为基础,尽量综合了近八、九年来开展的各项有关水资源研究和规划工作的新成果,包括大江大河流域规划成果,“六五”、“七五”华北水资源利用攻关成果,水长期供求计划成果,水资源管理水源规划成果,中国21世纪议程水资源方面成果以及水利“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成果等。
目录
第一章 水资源的形成背景
第一节 自然条件背景
第二节 人类活动背景
第二章 水资源分区
第一节 分区
第二节 分区概述
第三章 水资源数量和质量
第一节 水汽输送、降水、蒸发
第二节 河川径流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量
第四节 水资源总量
第五节 地表水水质
第六节 地下水水质
第四章 水资源的总体特点与评价
第一节 总量、人均、亩均特点与评价
第二节 地区分布特点与评价
第三节 年内及年际分布特点与评价
第四节 水质特点与评价
第五节 河流泥沙特点与评价
第六节 多功能特点与评价
第五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1980、1988年实际供用水
第三节 1980、1988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第四节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2000年需水预测
第六节 2000年可供水量预测
第七节 2000年年水资源供需分析和评价
第六章 重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节 黄淮海平原
第二节 辽河中下游及辽东半岛
第三节 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
第四节 山东半岛
第五节 四川盆地
第六节 甬江及萧绍平原
第七节 海南岛
第七章 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节 我国城市缺水情况
第二节 沿海几个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三节 北方地区几个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节 其他地区几个缺水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八章 农业综合开发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九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旨在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开发现状,研究开发利用前景、战略和对策的《中国自然资源丛书》陆续出版了。这是囊括各种资源卷和各省、区、市资源卷在内的巨著,它的出版发行是科技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对这一丛书的出版,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丛书的编著和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专家、教授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条件,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得天独厚,总量大都位居世界各国前列,有96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域和广袤的土地;有遍布成网的江河水体;有丰富齐全的矿藏;有茂密的森林;有广阔的草地;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多彩而诱人的景观。这些都是我国人民得以繁衍,民族得以文明昌盛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上开发历史久远,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浪费破坏,如土地的乱占滥用、矿藏的乱采乱挖、森林的乱砍滥伐、草地的超载过牧等,造成多种资源13趋减少和贫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很低,几种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一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甚至只有七分之一。因此,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来说,我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此外,我国资源的生产力和资源效益低,如中低产农田比重大,多种矿产资源品位和回采率低,草地产畜量少,水资源南丰北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根据这样的国情,需要切实加强对资源的统筹规划。
文摘 七、河流及冰川
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约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也有1500多条。因受地形、气候影响,河流地区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南方,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河流稀少,并有范围较大的无流区。按照外流河和内陆河划分,外流入海河流的流域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其余为内陆河流域。
我国外流河大多数随西高东低的地势流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钱塘江、澜沧江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因受弧形山系的影响,则向南流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后,再向北经俄罗斯流入北冰洋。内陆河按照地理位置、水系发育情况和水源补给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内蒙古、河西、青海、羌塘、塔里木、准噶尔和中亚细亚等7个区域。在内陆河区域内,大约有160万平方公里无流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境内。
中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通常称为七大江河。按河流长度排序,长江为国内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居世界第3位;黄河为国内第二长河,在世界上又次于密西西比河而居第5位。按流域面积大小排序,长江也是国内第一大河,但在世界大河中则名列第11位;黄河流域面积在国内排位第二,而在世界大河中排第22位。按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排序,在国内长江为第1位,珠江为第2位;在世界大河中长江为第3位,珠江为第17位。中国主要河流见表1-1。
中国多数河流由降雨直接补给。完全由降雨补给的河流有珠江、东南沿海诸河、淮河、长江中下游、怒江和澜沧江的中下游、台湾和海南岛诸河等;由冬季积雪及降雨混合补给的河流有松花江、黄河、海河、辽河、长江上游通天河、怒江和澜沧江的上游、甘肃河西走廊和新握的部分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