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页码:3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807293521
条形码:97878072935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共分十章。第一至第六章,考察唐五代词与唐五代文化之关系。既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发展历程与唐五代文化嬗变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的历时态的考察与阐释,又对唐五代敦煌民间边塞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专题的微观的发掘与探析,还对唐五代词与唐五代宫廷文化、城市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共时态的分层次的描述与探讨。第七章至第十章,则考察宋词与宋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将唐宋词与唐宋文化贯通起来加以观照,主要侧重于从几类重要的宋词题材或唐宋词题材所对应的宋代文化或唐宋文化的不同层面来进行考察与描述。
编辑推荐 《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由凤凰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五代文人词发展的文化观照
第一节 初盛唐文人词发展滞缓的文化探因
第二节 中晚唐五代文人词发展兴盛的文化观照
第二章 唐五代敦煌边塞词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唐五代流行的边塞乐曲及其音乐内涵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中的边塞词及其文化意蕴
第三章 唐五代词与唐五代宫廷文化
第一节 宫廷文化之界定及其特征
第二节 唐五代宫廷音乐文化之发达
第三节 唐五代宫廷词的发展兴盛
第四节 唐五代宫廷词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 唐五代词与唐五代城市文化
第一节 唐五代词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唐五代词所表现的城市文化特征
第五章 唐五代词与唐五代儒家文化
第一节 唐五代词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第二节 唐五代词向儒家文化的回归
第六章 唐五代词与唐五代道教文化
第一节 唐五代词与道教音乐文化之关系
第二节 唐五代词所反映的道教文化意蕴
第七章 宋代宫廷词与宋代宫廷文化
第一节 宋代宫廷词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宋代宫廷词作品考订与创作概述
第三节 宋代宫廷词的文本解读及文化意蕴
第八章 宋代僧词与宋代佛教文化
第一节 宋代僧词创作的文化背景与发展概况
第二节 宋代僧词的内容题材及其文化蕴涵
第三节 宋代僧词的崇雅情趣及其文化特征
第九章 宋代寿词与宋代礼俗文化
第一节 寿礼与寿辞:历史的曲折演进
第二节 多元整合:宋代寿词的文化生成机制
第三节 文化内蕴:宋代寿词的生命主题
第十章 唐宋闲逸词与休闲隐逸文化
第一节 从绮艳转向闲逸:唐宋词抒情化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诗意地消遣生活:唐宋词人的休闲与“闲情”
第三节 潇洒地体验人生:唐宋词人的隐逸与“逸趣”
参考书目
后记
……
序言 近现代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元发展,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生成空间和发展前景。比如,文化学的兴起,系统论的出现,以及文化学、系统论在文学理论和美学研究中的运用,便产生了一门新兴的艺术科学——艺术文化学。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学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直至新世纪以来依然方兴未艾。
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音乐文学样式或诗歌体裁,“词”在唐五代发生发展至宋代繁荣兴盛的整个历史进程及其艺术特征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规范和陶冶,同时,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唐宋词也积淀了传统文化的丰富蕴涵,映照出时代文化的五彩风姿。对唐宋词及其发展史作文化学的观照、探索、描述和阐释,既是对唐宋词研究作深广拓展的一种新尝试,同时对整个词史和词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化也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艺术文化学”的方法论启示
文学研究已走过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历史进程。正像文学创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一样,文学研究也随着文学的发展而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方法和格局。
文摘 第一章唐五代文人词发展的文化观照
词在隋、唐之际的民间已悄然兴起;敦煌曲子词的发掘也证实了民间词在初、盛唐乃至整个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兴盛景象。然而,当我们把观照的视野转向初、盛唐时期的文人词坛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则是一种相对冷落岑寂的景观。但是,尽管迟缓滞后,初、盛唐文人词毕竟迈动了蹒跚的步履。而当我们将视线转移到中唐以来至五代时期的文人词坛的时候,我们则看到了另一番景象:与唐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走向衰落的同时,词这种在初、盛唐文人手中还显得较为生疏的音乐文学形式,却在晚唐、五代走上了发展兴盛之路。唐五代文人词所呈现的这种发展轨迹,实际上是与唐五代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的。
第一节初盛唐文人词发展滞缓的文化探因
一、初盛唐文人词坛的基本状况
对初、盛唐有没有词的看法,以及对词在初、盛唐时期发展状况的估计,历来意见不一。就宋以来的传统词论来看,大致可分两派意见:一派主张词起源于隋代或隋唐之际,如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
后记 在我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完成博士论文选题“唐五代词的文化观照”以后,我一直想继续沿着这个思路和视角,进一步地去做“宋词的文化观照”或“宋词与宋代文化研究”一类的课题,以构成一个唐宋词的文化学研究的系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对宋词的文化学研究一直进展不大。
到了2002年上半年,我又一次以“宋词与宋代文化”为题,申报本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这一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首次实行匿名评审和通讯评审的新体制,我这个申报了几次的课题,终于有幸在这一年的评审中获得通过和立项。这是我一直想做的课题,能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这对我来说既感到特别荣幸和激动,自然也就十分重视和珍惜,很想按期把这个课题做好。但是不久,我所就职的湖北大学的部分院系及专业进行调整,我无可奈何地被推上了新组建成立的文学院院长的位子。此后三年的时间里,我穷于应对繁重的行政事务,尤其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压力极大,为申报博士点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就影响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到了2005年上半年,我在课题的研究方面还只是完成了部分内容的初稿撰写,无法于本年度按期结题。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只好申请延期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