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172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111291664
条形码:97871112916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讲述了30个基金公司背后的秘密,包括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听懂基金销售说的话、寻找真正可靠的基金经理和看懂基金公告的真实含义四个方面。作者通过对常见的基金现象的深入分析,带领读者了解基金运作的真相,令投资者明白基金市场上的实招虚招,从而更加清晰地知道基金产品的本来面目,选购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要想选对基金,就要清楚地了解基金运作的真实情况,但是普通投资者仅从表面很难洞悉其中的奥妙。《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作者通过多年的基金行业新闻报道经验,剖析出30个基金公司背后的秘密,帮助读者: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听懂基金销售说的话、寻找真正可靠的基金经理和看懂基金公告的真实含义。
想成为真正的基金高手,听到不一样的基金选购箴言,这本书不可或缺!
作者简介 吴敏,资深财经记者,媒体经济评论员,财经网站专栏作者现任《新京报》经济新闻中心记者,拥有多年基金行业新闻报道经验,关注基金行业发展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深谙基金行业运作规律,同时致力传播科学健康的投资理念。
媒体推荐 基金行业这些年发展快速,自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书中所言基金背后的秘密,指出了不少行业弊病,有些固然是一些投资者的误解,但却也不少是基金行业自身之失 基金从业者理应反省,尽可能还投资者以本来面目,回到立业的根本目的——为投资者做好理财服务
——华安基金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刘彦竹
近阅吴敏所著的《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顿觉一派清新别样之风。尽管基金方面的书近年来早已充斥于市,但像这样从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基金经理、基金公告四个角度、以生动实用的透析和解密来帮助投资者看清基金、做到“明明白白买基金”的著述却不多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乐嘉庆
随着新增基金开户数不断增加,新发行基金数量接连创历史新高,基金创新品种不断增多,老基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基金市场越发着不懂了,新基民更是无从下手 。《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是本不错的基金投资者教育类图书,浅显易懂的文字将目前基金投资中基民最关心、最难搞清楚的投资误区一一指出,并分析其中的利弊,为广大基民朋友理清基金投资思路提供了一盏“指路明灯”。
——知名财经网站 和讯网基金业务部副总监 孙鹤
编辑推荐 《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揭秘基金运行作行业规则,点破基金选购核心关键,快速成为基金选购高手。
目录
序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
秘密1:排名第一的基金会长久吗
你有没有注意到基金宣传页上“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的小号字样?
买“冠军”基金有多大的风险?
人性和惯性都是难以克服的东西
秘密2:都是前几名,其中有差距
基金公司都是策划高手
时间段和分类选取不同,基金业绩排名差很多
没看清楚前提,数据也会说假话
秘密3:热门基金有风险:基金“好卖不好做”
蜂拥而至的机会一般不是好机会
基金营销人员说的话是对的,但是只是一半
选准好时机很重要
秘密4:基金公司都是死多头
当基金公司说仍有机会时,你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吗?
基金公司不说看好就是看空
你知道基金经理是如何发言的吗?
秘密5:基金自购能反映信心吗
基金自购并不是底部的信号
基金公司赎回自购产品也并不代表高点到了
营销作秀,基金公司亏钱的也很多
秘密6:第三方推荐报告的可信度有多少
你知道券商报告和第三方推荐报告的区别吗?
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准确的信息和评价?
你知道证监会的规范评级是怎样要求的吗?
秘密7:创新基金的“高级”游戏
创新基金对于基金公司的好处在哪里?
创新基金带来了更多回报吗?
交易性的机会是怎样诞生的?
第二章 听懂基金销售说的话
秘密8:“归一”障眼法:基金拆分与大比例分红游戏
基金没有“便宜”与“贵”之分
基金公司的营销会误导你吗?
大比例分红为什么损害了你的利益?
秘密9:开放式基金为何封闭了
封闭与开放是影响基金业绩的重要因素
封闭还是开放取决于基金公司的营销策略
秘密10:买到“踩雷”基金怎么办
买基金赔钱了是否应“捂着”?
国内基金“踩雷”有几种情况?
基金踩地雷,如何自救?
秘密11:基金定投:高枕未必无忧
定投只能获取平均收益吗?
定投同样需要检视市场变化
风格第一,费率第二
秘密12:指数基金不完全跟着指数走
各个指数都有不同的特点
选何种指数并非全是基金公司能决定的
指数基金更要看费用
秘密13:大盘基金非大盘。成长基金不成长
基金名字不能体现基金的实际投资风格
你会看自己买的基金的契约吗?
基金命名里面,什么是被规定的,什么是随意的?
秘密14:小规模基金的长项与弱项
为什么小规模基金容易成为“黑马”?
小规模基金的风险在哪里?
秘密15:银行的基金推荐有多可信
你知道银行销售基金是怎样赚钱的吗?
基金销售也有“档期”一说
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秘密16:基金认购费用大不同
直销和代销费率有区别
后端收费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秘密17:ETF与ETF联接基金
ETF联接基金与ETF基金的不同
ETF联接基金出现的缘由
你真的需要一只ErrF联接基金吗?
第三章 寻找真正可靠的基金经理
秘密18:基金业绩最依赖谁
基金经理辞职时,对基金的影响有多大?
在A股市场上,投资总监永远最重要
基金公司所说的“个人原因”,值得细揣摩
秘密19:双基金经理更安全吗
两个基金经理一定好于一个基金经理吗?
出现两个基金经理的真实原因
秘密20:明星基金经理靠得住吗
为什么明星基金经理换岗(或跳槽)的速度快?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有多少种情况?
明星基金经理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
秘密21:基金经理能完全替你作决定吗
投资者要分清楚什么可以交给基金经理决定,什么不可以
基金经理能判断牛熊市的到来吗?
投资者自己要关注市场过热的信号
秘密22:基金专户VIP待遇就一定好吗
百万级专户理财与公募的最大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专户理财还有待市场检验
专户理财也要看公司整体的投资研究水平
秘密23:基金策略宣讲:听听有讲究
你会去参加基金现场的策略报告会吗?
你会综合各家的观点吗?
为什么基金公司的观点往往是中庸的?
秘密24:QDII的失利到底该怪谁
QDII基金并非全都买股票
内地基金经理未必比港台经理逊色
基金公司说的避险措施对汇率风险有效吗?
第四章 看懂基金公告的真实含义
秘密25:新基金的封闭期为何被缩短了
基金的首募规模是越大越好吗?
……
后记
……
序言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证券投资基金是国内资本市场上最受投资者欢迎的产品之一,近年来其发展速度也相当迅猛。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试点,2001年开放式基金问世,中国基金业的历史不算长,然时至今日面世的各类基金已逾500只,基金成为了市场中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但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及产品数量的剧增,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类营销招数纷纷祭出;各家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也良莠不齐,首尾之间,判若云泥。许多投资者当初因困惑于股票的选择而转向基金,而这种似曾相识的困惑现在又发生在基金的选择上。
近阅吴敏著的《明明白白买基金》,顿觉一派清新别样之风。尽管基金方面的书近年来早已充斥于市,但像吴君这样从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基金经理、基金公告四个角度,以生动实用的透析和解密来帮助投资者看清基金、做到“明明白白买基金”的著述却不多见。
书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基金产品独特的理解外,跃然于纸上的还有一种很强的“新闻感”,那便是锐利和鲜活。吴君是一名资深的基金记者,把握焦点并剥茧抽丝地直指事件的真相是其得心应手的事情。在此,基民们看到的不是教科书般空洞的陈述,而是同作者一起去审视纠缠的疑虑、去反思愈合的伤痛以及去分享顿悟的欣喜。与看许多基金方面理论书籍不同,读吴君的文字本身亦是一件轻松快活之事,其语言流畅,说理透彻,人木三分。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尽管本书的视角、行文等较新颖,但吴君著述的态度是严谨的。虽然书中资料丰富,实例较多,但各类引用都颇权威可靠,案例描述客观求实。
吴君嘱予为序,掩卷之余,我不由陷入凝思。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
秘密1:排名第一的基金会长久吗
你有没有注意到基金宣传页上“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的小号字样?买“冠军”基金有多大的风险?
人性和惯性都是难以克服的东西。
很多基金公司在宣传某一只新基金或者做持续推广的时候,可能都会说到基金经理在某一年是“第几名”,或者该基金曾是“第一”或者“前几名”。
业绩排行榜是一些基金评价机构根据基金业绩排出的榜单,这是很多基金都愿意炫耀的东西,媒体也乐于对此进行报道。每到年终,基金年度冠军都会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
曾经有人提出一种简便的选择基金的方法,那就是对照基金评价机构上的评级来买基金,或者挑选冠军基金,但是这样的方法多数时候是行不通的。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都在宣传材料上写上“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过多数情况下,这句话都被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
后记 《明明白白买基金》这本书即将和大家见面了,心中颇多感慨。从2009年8月份酝酿写这本书,到策划、撰写,到最后的加工、排版、印刷,经历近半年的时间,这本书终于成型。
这本书的创意,是在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就职的好友冯静最初提及并鼓励我写作的,起初写本书的一个想法就是想把自己工作中积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图书这种形式集中提供给读者,尤其是已经进行基金投资的读者。
在这本书里面,你能看到和基金公司、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告诉你的不一样的东西,因为我所秉持的是一个没有任何私利的中立的角度,旨在帮助读者真切了解基金运作,真正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本书写完之后,在基金行业的一些机构内部进行了传阅,征求意见。感谢许多基金行业的资深人士给我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以及真诚的鼓励,如信诚基金的佟琳女士、华安基金的刘彦竹女士。
同时,我十分钦佩这些基金人士直面基金行业问题的勇气,更令人欣慰的是,我所接触的绝大多数基金业人士,他们都希望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投资环境,并正在为此努力工作。我们的基金行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势必要经历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为此我们需要共同为之努力。
好买基金的朋友们也为本书的完成贡献颇多,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扎实和负责任的调研和数据延伸了这个行业的观察空间,本书中也部分引用了其数据。
这本书的完成,尤其要感谢我的女友苏曼丽,没有她做好后勤工作,并督促我的写作进度,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和大家见面。在写作过程中,她也帮助我收集资料,并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