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发布时间: 2010-02-18 01:51:54 作者: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40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
ISBN:7030192516
条形码:97870301925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本教材围绕面向对象程序开发的两大前沿技术C#和ASP.NET展开内容,在其内容和结构安排上力求做到系统性和连贯性。《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4章,是基础知识部分,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特征、C#的语法及面向对象特性、Web开发的背景知识;第二部分包括第5~10章,讲解ASP.NET开发的主要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别阐述了ASP.NET页面程序结构、Web服务器控件及ASP.NET中的数据绑定技术与实现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11~14章,是高级应用部分,内容为控件与代码的分离、XML的应用、DataWindow.NET控件和创建ASP.NET应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及管理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考。
编辑推荐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及其特征
1.1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1.1.1 软件及其特性
1.1.2 软件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
1.2 面向对象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1.2.1 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
1.2.2 面向对象问题求解概述
1.3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3.1 对象
1.3.2 对象的属性
1.3.3 消息和方法
1.3.4 消息传递
1.3.5 类与实例
1.3.6 类的层次结构
1.4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特征
1.5 面向对象开发与面向过程开发的主要区别

第2章 C#语言基础
2.1 C#言及其特点
2.2 中间语言代码与.Nl玎的跨平台
2.3 一个简单的C#程序
2.4 命名空间
2.4.1 什么是命名空间
2.4.2 命名空间的引用
2.5 C#程序的构成
2.6 C#的类和对象定义
2.7 C#的格式与数据类型
2.7.1 标识符
2.7.2 C#的书写规则
2.7.3 数据类型
2.7.4 数据类型转换
2.7.5 常量
2.7.6 变量
2.7.7 枚举与数组
2.8 运算符与表达式.
2.8.1 C#运筹符
2.8.2 表达式
2.9 方法的定义与使用
2.10 定义方法
2.11 流程控制语句
2.11.1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流程
2.11.2 分支结构
2.1l.3 循环结构
2.11.4 跳转语句
2.11.5 递归调用

第3章 C#的面向对象特性
3.1 类的定义与C#修饰符
3.1.1 类的定义
3.1.2 C#修饰符
3.2 创建对象与构造方法
3.2.1 创建对象
3.2.2 构造方法
3.2.3 构造方法应用举例
3.2.4 析构方法
3.2.5 类的修饰符
3.2.6 类的嵌套
3.3 类的成员及其修饰
3.3.1 变量及其修饰
3.3.2 方法及其修饰符
3.4 访问控制符
3.4.1 公共访问控制符public
3.4.2 缺省访问控制符
3.4.3 保护访问控制符protected
3.4.4 私有访问控制符private
3.5 C#的继承及其实现
3.5.1 继承的定义
3.5.2 继承的实现
3.6 C#语言中的多态与实现
3.6.1 什么是多态
3.6.2 构造方法的继承与重载
3.6.3 C#多态的实现
3.7 接口及其实现
3.7.1 单重继承与多重继承
3.7.2 C#接口概述
3.7.3 接口的定义
3.7.4 实现接口
3.8 异常处理
3.8.1 异常产生的原因
3.8.2 捕获异常与抛弃异常

第4章 ASP.NET背景知识
4.1 C/S与B/S结构
4.1.1 什么是C/S与B/S结构
4.1.2 两种结构的比较
4.2 HTML语言概要
4.2.1 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
4.2.2 HTML文档结构标签
4.2.3 版面风格控制
4.2.4.在HTML中显示特殊字符
4.2.5 文件的链接
4.2.6 HTML表单
4.2.7 HTML样式表
4.3 XML结构及语法
4.3.1 HTML及其特征
4.3.2 HTML文档结构
4.3.3 HTML文档格式定义
4.3.4 HTML文档的显示与转换
4.4 ASP动态页面技术
4.4.1 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
4.4.2 ASP及其特征
4.4.3 ASP文件结构
4.4.4.ASP页面的运行环境
4.4.5 VBScript语法简介
4.4.6 ASP与ADO的连接
4.4.7 ASP内置对象

第5章 ASP.NET概览
5.1 ASP.NET及其特征
5.1.1 从ASP到ASP.NET
5.1.2 ASP.NET及其主要特性
5.1.3.NET框架概述
5,2ASP.NET环境配置
5.2.1 ASP.NET运行环境的配置
5.2.2 ASP.NET开发环境的配置
5.3 ASP.NET中的类与命名空间
5.3.1 ASP.NET中的类
5.3.2 ASP.NET的命名空间
5.4 ASP.NET页面表单与控件
5.5 简单的ASP.NET页面
5.6 ASP.NET页面的程序结构
5.7 控制页面导航
5.7.1 参数的传递与接收
5.7.2 页面之间的数据共享

第6章 Web服务器基本控件
6.1 Web基本控件介绍
6.2 ASP.NET基本控件综合应用

第7章 ASP.NET验证控件
7.1 表单信息的验证
7.2 RequireFieldValidator控件
7.3 RegularExpressionValidator控件
7.4 CompareValidator控件
7.5 RangeValidator控件
7.6 ValidationSummary控件
7.7 CustomValidator控件

第8章 ASP.NET高级控件与扩展控件
8.1 ASP.NET高级控件
8.2 ASP.NET扩展控件

第9章 ADO.NET与数据绑定
9.1 什么是ADO.NET
9.2 ADO.NET的访问方法
9.3 ASP.NET中的数据库操作
9.4 在查询中使用参数
9.5 使用SQL存储过程
9.6 ASP.NET中的数据绑定

第10章 在列表控件中显示数据
10.1 用Repeater控件显示数据
10.2 用DataList控件显示数据
10.3 用DataGrid显示数据
10.4 Repeater、DataList 与 DataGrid比较

第11章 程序代码与页面分离技术
11.1 创建和使用.NET组件
11.2 代码隐藏技术
11.3 用户控件
11.4 自定义控件

第12章 在ASP.NET中使用XML
12.1 为什么要使用XML
12.2 .NET中的XML类
12.3 使用DataSet对象操作XML
12.4 使用XML控件
12.5 使用XslTransform
12.6 XML与数据库绑定综合应用

第13章 DataWindow.NET控件
13.1 DataWindow对Web的支持
13.2 安装DataWindow.NET
13.3 DataWindow.NET类及其特性
13.4 在ASP.NET中使用DataWindow.NET控件

第14章 创建ASP.NET应用
14.1 什么是ASP.NET应用
14.2 配置Global.asax文件
14.3 配置Web.Config
14.4 在Web.Config文件中配置数据库连接参数
14.5 课程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7月6日公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林业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科门类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认为,这次合并既是学科相融的必然,也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超过200所高校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60余年的高速发展,它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其影响最大、受益最多的当属管理和经济领域。信息作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且愈来愈受到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所实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直接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国政府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举措,必将有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不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简单组合,而需要融合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于一体,因而,必须要有一套具有本专业特点的知识结构体系和适合本专业需要的教材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1998年设立至今的5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和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该专业具有跨度大、内容新和变化快等特点,如何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科学出版社的直接推动下,在我国信息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薛华成教授、侯炳辉教授和马费成教授的指导下,在湖北省信息产业厅和经济贸易委员会及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武汉地区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联合编写了这套针对本科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规划教材。
文摘 插图:


在图1.1中,以动物为例给出了类等级结构的一个例子,每个节点表示一类动物,括号内表示该类动物的属性。越靠上层(根部)表示着更为普遍或更概括的概念,而越往下层(叶部)表示更专门、更细化或更具体的概念。在相邻两层中处于上层的称为超(或父)类,处于下层的称为子类。
例如,我们还可以按颜色将马分为白马和黑马,那么白马是“马”这个类的一个子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诡辩论者提出的“白马非马”的论调也有一定的道理,反映了马的一种分类结构关系。
从图1.1这个分类结构中可以看出,子类具有父类的所有的特征,这是我们后面要强调的类的继承的基础。
另一种认识问题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面向对象系统将一批相似或相同的对象归出类的过程恰是这样一个归纳过程。例如,一条黄狗是一个对象,一条白狗也是一个对象,这两个对象除了在颜色上不同外,其他狗的特征完全一样,这样,我们便可构造出一个类——狗。通过这个类可以描述狗的所有共同特征,比如,会叫、具有犬齿、嗅觉灵敏、有颜色、对主人忠实等,而黄狗与白狗都是这个狗类的实例,如图1.2所示。
读书人网 >软件工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