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日本社会论:家与村的社会学

发布时间: 2010-02-18 02:02:17 作者:

 日本社会论:家与村的社会学

  • 市场价:¥20.00
  • 卓越价:¥16.00为您节省:4.00元 (80折)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0)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1)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秘密和耻辱:日本社会的交流结构
    共计价钱:¥40.00
    同时购买共计:¥33.8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802301742
    条形码:978780230174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什么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它是怎样形成与传承的?
    传统的日本人是怎样培养与不断“克隆”出来的?
    《日本社会论——家与村的社会学》在“日本人剖析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与传承”方面为中国的社会学界填补了一项空白,是一本优秀的日本农村社会学读本。
    作者简介 王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48年生,197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9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师从柿崎京一教授学习村落社会学,为期一年,1998~2000年赴日本国立爱媛大学讲学两年。1985年至今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主要著作:《现代社会学》(合著) 、《当代中国社会学》(合著)、《房干村的变迁》(合著)。发表《改革中的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对策之我见》、《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的构成及其操作化目标的实现》、《孔子与韩非思想的社会功能审视》、《农村集体企业的兴衰与“改制”的深层思考》、《城乡二元结构的刚性化过程及乡村集体企业的兴衰》等多篇论文。
    编辑推荐 什么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它是怎样形成与传承的?传统的日本人是怎样培养与不断“克隆”出来的?《日本社会论——家与村的社会学》在“日本人剖析自己的民族精神及其形成与传承”方面为中国的社会学界填补了一项空白,是一本优秀的日本农村社会学读本。
    目录
    日本社会——中文版序言

    第1章 家的逻辑
    一 家与家成员
    (一) 怎样理解家
    日常生活话语
    ……
    文摘 书摘
    家庭与家的定义
    《家庭》
    户田贞三 (家庭)是以拥有夫妇、亲子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成员,由少
    数近亲,在密切融洽的感情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小集团。(《家庭构成》,1
    937)
    铃木荣太郎 作为家庭构成的原理,笔者认为,在男女间对性的依恋以
    外是不存在的。将这种对性的依恋关系,以某种特定的形态长久持续下去,
    并为社会制度所承认即为家庭。家庭就起始于社会制度。制度是不会对自然
    的家庭集团加以制约的。自然的家庭集团是无法想像的,正是社会的制约将
    人们的性的结合关系纳入家庭这一形态。家庭最初就是来自制度。(《日本
    农村社会学原理》,1940)
    喜多野清一 所谓家庭……以夫妻结合为核心,由直接亲属结成的小的
    结合体,几乎所有的民族和时代都存在,而且家庭因具有自然的基础而普遍
    存在——但不能因此就将其称为自然的、生物的集团——的基本的社会集团
    ,可以称为历史上各种家庭形态的核心。因此,或许近代的家庭与所谓的小
    家庭都被认为显示着它们最初的历史的形态。(《同族组织与封建遗制》,1
    951)
    森冈清美 家庭是以夫妇、亲子、兄弟姐妹等少数近亲者(关系近的亲
    戚——鸟越注)作为主要成员,成员相互之间以深厚的感情包围联结在一起
    ,以共同的福利为首位追求目标的集团。……家庭是由亲族构成的集团。亲
    族(kin)是指依赖血缘或姻缘结成,人们相互承认的关系。(森冈清美、望月
    嵩: 《新家庭社会学》,1983)P10-11
  • 读书人网 >社科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