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160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7500077890
条形码:97875000778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大众
丛书名:贝太厨房
内容简介 《放不下的小吃》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50道特色小吃,简单的材料,详细的步骤,精美的图片,细心的解析,再配上生动的小典故和可爱贴心的小贴士,让你看着舒服,学着方便,做得快捷,无论你来自哪里,总能找到一份熟悉的记忆。
点击链接进入:
《清粥小菜》
《绝色川香》
《低卡路里美食》
《亲爱的便当:为“办公族”精选的营养美味便当》
《宝宝爱吃的菜》
《妈妈做的菜》
《从小爱吃的菜》
《私房女人菜:60道为女人精选的美味家常菜》
《烘焙时光:烤出幸福好滋味》
《放不下的小吃》
《好吃不胖:60道超酷瘦身美味佳肴》
《一碗好汤》
《贝太厨房挚爱甜品:66道让你难忘的甜品》
《贝太厨房:粤美味》
媒体推荐 ?
编辑推荐 还记得回家时,第一时间奔去家里小吃街的情景,那诱人的香气总是伴着一种回忆,或兴奋,或感动,或伤心。无论如何它总是心底的一种牵挂,一种很容易勾起许多念想的东西,所以小吃更像一种记忆。
记忆中的开始总是有喷香的锅贴,香甜的发糕,留油的韭菜盒子……慢慢地记忆增加了,这时也开始有旅游的足迹。每去一个地方,小吃似乎都成了最终的目的,肆意放纵的在街边大吃,那一刻总是能感到人生的美丽。当离开时,就会有太多的不舍,不舍那份相遇,不舍那段心情,也不舍那个让自己可以不顾形象,恣意纵情地吃在街边的小吃。
对小吃的那份眷恋似乎总是那么情不自禁,《放不下的小吃》正是为了解决你对小吃的那份贪恋之心。纯朴细腻的北方小吃,精致淡雅的江南小吃,名人名气的湖广小吃,还有你处处寻觅,却躲躲闪闪的街巷小吃,款款让你心动,目旷神怡。最重要的是你只要去趟超市,取回食材,翻到你喜欢的一页,一个让你熟悉的味道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惊讶于自己的手艺之余,也许更多的是一份感动与惊喜。
除了教会你如何做之外,书中还告诉了你每款小吃的“前世今生”,让你对它有种更深的认识,怀着这份认知,也许你就更能体味到小吃中那若即若离的点点情愫。
可是不要忘了,小吃虽好,但不能多吃,所以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咸豆浆,也会提醒你喝多了会消化不良,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某种口味,它也会教会你怎样用同样的做法,变通为你最爱的那种味道。
如此的小吃,如此的诱惑,你怎么还能忍得住?快来动动手吧,挑选一款你爱的“记忆”,解解馋吧!
专业书评 ?
目录
蕴含纯朴之风的北方小吃
10 皇帝也爱吃的驴肉火烧
12 爱看也爱吃——天津煎饼果子
14 小名更好听——驴打滚
18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切糕
20 比饺子更有滋味——韭菜盒子
24 巧手的杰作——豆沙刺猬
26 最好吃的大杂烩——羊杂汤
28 永远忘不了的自来红
30 香甜午后——玉米发糕
32 满嘴流油才过瘾——陕西肉夹馍
34 与众不同的天津云吞
36 一家人抢着吃——酸甜藕盒
40 炒出彩的创新——炒疙瘩
42 唐韵小食——炸元宵
44 老佛爷闻着香——锅贴
46 怡口宜身——冰糖葫芦
48 汉王刘邦最爱的西北面皮
50 穷秀才发明的鸡蛋灌饼
俊秀美味,江南小吃一派
56 自己做的最香甜——糯米糍
58 花团锦簇——八宝饭
60 月宫摘桂——桂花糕
62 土生土长在上海的生煎馒头
64 拿着吃的快乐——糍饭糕
66 赞不绝口——排骨年糕
68 精妙绝伦的鲜肉小馄饨
70 有容乃大——咸豆浆
72 伴随童年的鸭血粉丝汤
74 唇齿留香——油豆腐粉丝鸡汤
76 醉意尚浅,蜜意正浓——甜酒酿
典雅传统风味——湖广小吃
80 一个一个慢慢享受——灌汤小笼包
82 广式风情画——喷香的鸡仔饼
86 成就御厨的粉蒸肉
88 诗人的杰作——东坡饼
90 甜润如蜜的脑髓卷子
92 三喜临门——仙桃蒸三元
94 主席也要吃两次——三鲜豆皮
五花八门的小吃世界
98 朴实的四川小吃——四川凉面
100 吃出健康——蕨根粉
102 当绿叶也精彩——油酥黄豆
104 端午节,吃粽子
106 它的哥哥是包子——三丁烧麦
108 下酒好菜——煮花生/煮毛豆
110 又逢春来到——春卷
112 鱼和熊掌也可兼得——鱼丸汤
114 爱情的传说——云南过桥米线
116 百年流传气锅鸡
118 清淡素雅——朝鲜参鸡汤
120 高丽风味——朝鲜打糕
122 不再平淡——朝鲜辣年糕
124 总也吃不够,一起来烧烤吧!
128 香飘诱人烤鱿鱼
花开遍地——
最美的中国地方小吃
134 千年流传——桂林米粉
135 南湖桥上一线缘——云南过桥米线
136 边走边吃在北京
140 忘不了的天津小吃
144 琳琅满目的上海小吃
146 小吃的天堂——四川
148 梦回西域——新疆小吃
150 最馋陕西的馍
151 正宗兰州拉面
151 吃小吃,请来广东
152 它们,是让你放也放不下的小吃
156 《贝太厨房》已出版图书介绍
158 我们的团队
……
序言 若要说起小吃,不如先停下你匆匆的脚步,放下你心中的琐事,因为它们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用那种赏花、观画一般的心情来体味的。
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太过高抬小吃了,但是,小吃就是这样,看似个个都不起眼,其实个中涵藏着一种很大气的文化。论及天下之美食,毫不客气地说,有半数以上都在中国。小吃,乃一方水土之精华,一方人情之凝聚,美美地吃一番小吃,在我们的眼里,是遍及天下的口福。
在中国的每个地方,大到省市、小到村县,都有可能是一种著名小吃的发祥地。而说起小吃的起源,无一不与那久远的美丽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地方,每一群人,每一个时间的节点,都可能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并由此诞生了一样流传后世的著名小吃,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过程,却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千千万万的故事,有的在一些古籍中尚有迹可寻,而有的却是通过几十代人口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免不了一些编纂,少许神化,但是,当我们品尝的时候,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你是否感觉那美丽的传说正在你眼前上演呢?你是否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次时光之旅呢?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游历,总忘不了品尝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因为它最能代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于是我们将小吃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它不愧是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的瑰宝。一个地方的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意识、宗教信仰、哲学伦理、审美艺术等众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凝聚在你手中这小小的吃食当中。比起你看到的景致、听到的声音,也许小吃才是真正让你读懂这个地方的元素。
在桂林,有流传了千年的米粉;在云南,有象征着爱情的过桥米线;在河间,有几百年前把乾隆爷伺候得美滋滋的驴肉火烧;在北京,有琳琅满目、京味十足的老北京小吃……把这些小吃放在一起,也许是一部野史,也许是半部百科。这些各色的美味,没有满汉全席中那些山珍海味的华丽词藻来命名,没有多么精致的杯盘碗碟,更不讲究什么色彩搭配,也许只有一个土土的名字,一个纸包—一切都在它们的身上以最朴素的方式来展现,陪伴它们的,却有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
即便是这样—也正因为这样,人们还是为它独有的魅力所吸引,就算是酒足饭饱之后,也愿意伴着夜晚的灯光,投入小吃的怀抱。
无论周遭如何纷繁,小吃的世界永远是一方净土,让你忘不了、放不下……
文摘 插图: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