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3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21077562
条形码:978712107756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公共课计算机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数据库应用基础》以Visual FoxPro 9.0版本为环境,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及其数据表的操作与管理,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为运用数据库系统构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基础。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表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表单设计应用,查询、视图及报表设计,应用程序的管理及编译等。《数据库应用基础》配套《数据库应用基础学习指导》一册,并提供免费电子课件和习题解答。
《数据库应用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其程序设计应用的基础教材,也可供从事数据库系统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广大教师、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1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1.2 数据库系统
1.1.3 概念数据模型
1.1.4 逻辑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
1.2.1 关系的基本概念及关系数据库
1.2.2 关系的特征
1.2.3 关系操作
1.2.4 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
1.3 Visual FoxPro概述
1.3.1 Visual FoxPro的发展及特点
1.3.2 Visual FoxPro集成开发环境
1.4 Visual FoxPro语言基础
1.4.1 数据类型
1.4.2 数据存储
1.4.3 表达式
1.4.4 常用函数
1.4.5 Visual FoxPro命令格式与文件类型
1.5小结
习题1
实验1 Visual FoxPro环境与表达式、常用函数的使用
第2章 数据裹的基本操作
2.1 创建数据表
2.1.1 表的概念
2.1.2 创建表结构
2.1.3 表结构的显示与修改
2.2 表内容的输入
2.2.1 表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2.2.2 表记录的输入
2.2.3 表记录的显示
2.3 表内容的编辑修改
2.3.1 表记录定位
2.3.2 表记录修改
2.3.3 表记录的删除
2.4 表的排序与索引
2.4.1 表记求的排序
2.4.2 索引的的概念与索引文件类型
2.4.3 索引的建立
2.4.4 索引文件的打开、关闭及主控设置
2.4.5 表内容检索
2.5 表的其他操作
2.5.1 表内容的统计
2.5.2 表内容的复制与大批量数据追加
2.5.3 表结构文件的建立与应用
2.6 常用的文件管理命令
2.6.1 列文件目录命令
2,6.2 显示文件内容命令
2,6.3 复制磁盘文件命令
2.6.4 更改磁盘文件名命令
2.6.5 删除磁盘文件名命令
2.7 小结
习题2
实验2.1 数据表结构的建立与记录输入
实验2.2 数据表记录的定位、删除与索引
实验2.3 数据表记录的查找、统计及文件操作
第3章 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
3.1 数据库的建立
3.1.1 建立数据库
3.1.2 数据库表和自由表的相互转换
3.1.3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3.1.4 工作区
3.1.5 建立表间的临时关联
3.2 数据库的完整性与数据字典
3.2.1 长表名和表注释
3.2.2 长字段名和字段属性
3.2.3 设置记录规则
3.2.4 主索引与表间的永久关联
3.2.5 参照完整性实现
3.3 控制共享数据的访问
3.3.1 数据表的打开方式
3.3.2 锁定数据
3.3.3 数据解锁
3.4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3,4.1 SELECT数据查询语句
3,4.2 SQL语言的其他常用语句
3.5 小结
习题3
实验3 Visual FoxPro数据库设计
第4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
4.1 程序文件设计
4.1.1 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
4.1.2 程序设计的基本命令
4.1.3 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执行
4.2 程序控制的基本结构
4.2.1 顺序结构
4.2.2 选择结构
4.2.3 循环结构
4.2.4 多种结构的嵌套
4.3 子程序和用户自定义函数
4.3.1 子程序
4.3.2 过程和过程文件
4.3.3 变最的参数传递及作用域
4.3.4 自定义函数
4.4 小结
习题4
实验4.1 顺序与选择程序设计
实验4.2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4.3 循环嵌套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4.4 过程文件与自定义函数
第5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
5.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简介
5.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示例
5.1.2 对象与类
5.1.3 对象的属性、事件与方法
5.2 表单文件的创建与对象的添加
5.2.1 表单文件的创建与运行
5.2.2 在表单中添加对象
5.3 对象引用、属性设置及事件的编辑与响应
5.3.1 对象的引用
5.3.2 对象属性的设置
5.3.3 事件代码的编辑、响向及调用顺序
5.3.4 在表单中添加属性和方法
5.4 小结
习题5
实验5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入门
第6章 常用表单控件的使用
第7章 表单设计应用
第8章 查询、视图及报表设计
第9章 应用程序的管理及编译
参考文献
……
序言 Visual FoxPro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从诞生起就一直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选用的计算机教学语言之一。20余年来,从dBASE、FoxBASE到Visual FoxPro之所以一直长盛不衰,不仅是因为Visual FoxPro本身作为微软的产品在Windows平台上不断发展完善,更主要的是,这一系统软件集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语言于一体。在程序设计方面,既支持传统的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又支持目前广泛采用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数据库方面,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支持SQL-SELECT标准的数据库结构查询语言,同时,Visual FoxPro还支持Web服务,具有跨平台数据应用能力。因此,作为继“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后续课程,选择Visual FoxPro作为“数据库应用基础”或“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环境进行教学是比较恰当的。
本书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编写,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文摘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后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而且还大量用于信息管理。这时,硬件上已有了硬盘、磁鼓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文件系统来管理外存中的数据文件。这一阶段数据管理的特点如下。
①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数据可以以文件的形式独征地存放在外存中。
②出现了专门的软件(文件系统)对数据文件进行存取、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管理,程序员不必关心数据在存储器上存储的物理细竹以及与外存交换的过程。
③文件系统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数据没有完全独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还是为某一应用程序服务的;由于数据文件相互独,数据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了数据冗余度大: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数据不能集中管理,给数据的修改、维护带来了困难,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文件系统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