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45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9787030151844
条形码:978703015184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为作者多年实践工作的总结。《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共分五篇,主要介绍了游荡型河流演变的基本规律、水沙变化与河道整合治对典型游荡型河段演变的影响、游荡型河流演变的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和模型试验技术在游荡型河流演变中的工程应用。《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可供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等专业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王光谦,1962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9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教授。他对固液两相流尤其是泥沙运动和泥石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解决了泥沙运动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的类型,并探讨其成因,得到泥沙浓度的统一公式。他所进行的快速颗粒流研究,在高含沙流、泥石流以及固料输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他还发展了固液两相流的新的双流体模型,对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加以总结。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承担重点工程课题中,解决生产问题表现突出。他参加了三峡坝区泥沙模型试验,为1994年7月三峡工种设计审查提供了依据。他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并著《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一书。他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一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钱宁泥沙科学论文奖,周培源优秀水动力学论文一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编辑推荐 《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为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第1章 经营管理概述
1.1 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 经营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1.3 经营管理的内容与职能
1.4 经营科学与经营艺术
习题
第2章 经营管理原理
2.1 经营思想与经营方针
2.2 经营目标
2.3 经营组织
2.4 经营战略与战略管理
2.5 经营策略
2.6 现代企业制度
习题
第3章 经营环境分析
3.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2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3.3 企业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习题
第4章 经营预测
4.1 经营预测概述
4.2 经营预测的原则和程序
4.3 经营预测的方法
习题
第5章 经营决策
5.1 概述
5.2 经营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5.3 经营决策的软技术
5.4 经营决策的硬技术
5.5 经营决策软硬技术的结合
习题
第6章 经营计划
6.1 概述
6.2 长期经营计划
6.3 年度经营计划及其综合平衡
6.4 经营计划的执行与控制
习题
第7章 网络计划技术
7.1 概述
7.2 网络图的构成
7.3 网络图的编绘
7.4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7.5 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习题
第8章 目标管理
……
第9章 新产生开发
第10章 技术进步
第11章 财务决策
第12章 跨国经营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游荡河型是天然河流中常见的河型之一,在我国分布较广,如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及孟津至高村河段、汉江丹江口至皇庄河段、滹沱河黄壁庄至藁城河段、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至新其满河段等均为典型的游荡型河道。游荡型河流不仅地貌特征独特,如断面宽浅、滩槽高差较小,洲滩密布、汊道交织,而且演变特点复杂,如洪水暴涨暴落,同流量下的含沙量变化大;水流散乱,主流摆动不定,河势变化急剧;河床易冲易淤,且冲淤幅度较大;河岸抗冲性差,极易发生坍塌。游荡型河流的这些特征常常对两岸的防洪、工农业生产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采用多种手段,尤其是数值模拟与动床模型试验,研究游荡型河流的演变规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开展了游荡型河流演变及模拟的研究。本书为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由以下五部分内容组成。
一、游荡型河流演变的基本规律
(1)动床阻力的计算方法:①基于不同水流能态区域的动床阻力公式,可反映床面形态变化整个过程(静平床一沙纹一沙垄一动平床一逆行沙波)中的阻力变化;②基于不同水流强度的动床阻力公式,既能反映水力泥沙因子变化的影响,又能考虑各种附加糙度的影响。
(2)水流挟沙能力的计算公式:①通过考虑含沙量大小及颗粒非均匀性对泥沙沉速的影响,对张瑞瑾类型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进行了修正;②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含沙量的悬移质挟沙力公式,考虑了不同含沙浓度对浑水卡门常数和泥沙沉速等影响,可反映游荡型河段“多来多排”及高含沙洪水“揭河底”等输沙特性;③根据能量平衡的观点,得出了适用于不同颗粒组成及输沙强度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④引入了粒径级配修正因子,用来反映床沙粒径的对数正态分布对床沙质挟沙力计算的影响。
(3)多沙游荡型河流横断面的调整规律。为适应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一般挟沙河流的水流挟沙力主要通过河床粗化或细化来调整。而多沙游荡河流由于洪水挟带大量的造床物质,水流挟沙能力的调整主要通过河槽横断面的变化来完成。同时水流含沙浓度及挟沙能力大小,又决定河槽横断面的形态。
(4)床面混合活动层的动力学特性及河床冲刷粗化规律。在分析床沙掺混现象及掺混机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混合活动层的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变化的计算方法。
(5)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将描述泥沙起动特性、河床冲淤特性、河岸稳定特性的三个参数结合,用于描述河床的综合稳定程度,同时用该参数还可区分不同河型。
文摘 插图:

§8.5 结论
河相关系是冲积河流形态的一个基本特性,河相关系的研究是河道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河床变形计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资料分析表明,由于目前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河相关系式的精度还不够高,但已经能够较好地反映游荡型河段的断面形态特性,作为平均情况的预报是有实用意义地。因此建立和选用河相公式必须和治河工程的情况结合起来考虑,简单地利用实测资料建立河相关系,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结果。对于已经充分受到工程控制的河段,河相关系变化不大,采用固定的河相关系式不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实测资料,以及动床模型试验资料,表明高含沙洪水时的河相关系一般随着水流含沙量的大小而变化。在来流流量一定的前提下,过洪断面面积则随含沙量增加而增加;但含沙量大于某一临界值后,洪水逐渐呈高含沙水流特性,河槽因大量泥沙淤积而使过洪面积大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