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51170056X/9787511700568
条形码:97875117005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青年创业中国强:我创业我做主》主人公都是事业有成的80后,他们在中央台《青年创业中国强——我是城市榜样》节目中激情展示自己创业的新项目,并接受国内顶尖的企业家、风险投资家等创业导师的点评。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他们才华横溢的创意,又可以分享企业名流们宝贵的成功经验,启发自己如何开拓思路,完善创意项目。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梦想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希望它能启发年轻的创业者们尽早赢来事业的辉煌。
现在这个时代需不需要青年榜样?你心目中的青年榜样是谁?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符合青年榜样的条件?
来自5个城市
15位80后的创业青年激情展现
20多位成功人士精彩点评
鼓励创业、促进发展
青年创业中国强,我是城市榜样
媒体推荐 如果我能成功,80%的中国青年都能成功。
——马云
我们的青年该打造怎样的梦想?我们的青年榜样又该是什么模样?青年创业中国强,让我们一起实现心中的梦想!
——刘永好
编辑推荐 《青年创业中国强:我创业我做主》:80后创业成功案例,商界名流精彩点评。马云、刘永好、赵赫、马洪涛、王注丫、李佳明、李雨霏陪衬推荐。
目录
第一部分 精彩现场
精彩现场
自信坚信快乐
坚韧不拔与独立往前的信念和坚持,这种坚持是创业中需要的。
勇气智慧挑战
强烈的创业意识,清晰的创业目标,稳定的创业能力,执着的创业心态,四剑合一创业必达。
商机偏执理想
他应该是一个敏锐地去捕捉产业失缺环节,勇敢弥补这个环节的一个挑战者。
信念目标创新
不管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信念,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可以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克服它,想办法去征服它。
踏实超前滴水穿石
创业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而且是一个马拉松,年轻人都不缺乏激情,但是最缺乏的是踏实。
第二部分 创业人生——在线访谈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该干什么,自己的能力,自己
可以做好什么样的事情
用真心去做、用真诚去做、用感恩去做
创业像人生一样,你要承受别人看不到的辛酸和
眼泪
第三部分 创业者传奇
龚晓思自述
学会诚实,学会坦然和宽容
刘洪宇小传
脚踏实地,想什么可行就马上去做
王庆小传
走自己的路也要选择最有挑战性的
李川小传
创业就像斗牛,需要有勇气,更需要有智慧
张弛小传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姜燕小传
不断突破自己,挑战自我
李琪琪小传
我的内心蕴含着一种自信、自尊、自强
吴艺明小传
拼的是一种坚持
林雨川小传
要做就做得最好,要干就干到最后
冯彬自述
要敢想敢干能干
吴敏自述
三十岁,我期待美好
罗霖小传
不甘于平常人的信念
钱俊东小传
明天的路在今天,今天的路在脚下
金岩小传
不断地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刘睿小传
喜欢向前这种快的感觉
后记龚晓思比章子怡更适合成为青年榜样
……
序言 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选拔“成都青年创业形象大使”的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问我面对“青年创业之星”时有何感受,我脱口而出:“我真嫉妒他们。”最近一年来,我已经参加了数十次类似的活动,也结识了很多创业青年,他们有深圳、江浙、丽江等地的,他们年轻,有激情,我们既是朋友,也是兄弟,我很愿意把自已的经验教训讲给他们听,他们管我叫老师,其实我更多地是想帮助他们。
我创业的时候,和他们差不多大,也是二三十岁,那个时候,创业经商被看作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不仅得不到任何支持,而且时时面临各种检查,在当时雇工超过七八个人,就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现在,年轻人的创业环境太好了,政府支持,银行助贷,媒体关注,现在的年轻人也和我那时不一样,他们个性鲜明,激情充沛,遇到不公敢于表达,而且乐于表达,而我在创业的那个时候,低调做人,小心做事,不敢有任何表现个性和激情的言行,只能咬着牙和自已在心里较劲:坚持,坚持,坚持……
所以看到这些年轻人,我不由得不感慨: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和这些感慨共生的是我对这些创业青年的喜爱。现在城里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父母有工资和退休金,不少人家里有车有房有存款,而且选择也很多,可以当稳定安逸的公务员,或者去外企打工当白领,还有为了追求艺术去“北漂”,电视屏幕上更有“超女快男”这样的娱乐偶像,那么为什么还有这样一些青年要选择创业呢?有创业冲动不难,但真正要在创业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却很难。从当初20多岁的创业到现在,我本人就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也见过别人许许多多的失败,这条路实在不易。创业是艰辛的、枯燥的,甚至是令人沮丧的,是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是每周连续工作7天;选择了创业,就有可能选择挫折、烦恼,就意味着放弃安逸、舒适,放弃玩游戏。每一个年轻人在创业之前都应该想清楚自已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即使一时创业成功,也很难持久。有句著名的话:“企业家就是那些愿意和自己较劲,或者说不愿意过简单舒服日子的人。”
但创业又是可敬的,很难想象,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如果没有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中国经济和社会图景会是怎样?你我现在的生活又是怎样?后人又将如何描写这段历史?而从更长跨度的历史来看,如果没有创业精神,我们至今还在洞居,还在茹毛饮血。有记者问我,现在年轻人的选择很多,偶像也很多,什么样的人才是青年真正的榜样?我认为,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做“超女快男”,或者是像龚晓思这样的创业先锋,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任何选择都值得尊重。但我个人的偏爱创业,这是一条崎岖不平之路,布满荆棘,但风光无限,和安稳舒适的人生相比,它真的能让人感受到更多的精彩!
因为对创业精神的喜爱,所以我对创业青年也格外关注。在录制活动结束后,我本人多次主动和成都的这几位青年创业先锋沟通,请他们吃饭,我想把自已在过去几十年的创业感悟和经验告诉他们,让他少走弯路,让他们尽早成功,让他们的故事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创业,投身创业,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更充实的人生体验,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在国际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关键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方面,我们面临着更多元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价值体系的重塑与重建。
美国青年1960年代曾兴起过嬉皮士运动,留长发,吸大麻,讲粗俗的话语,这种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虽然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但同时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众多难以解决的负面问题,连奥巴马都曾在那个时代吸食过大麻。直到20年后美国青年才掀起了一场颠覆嬉皮士的雅皮士文化运动,年轻人重新追求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青年的价值观再次回到美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上,从美国青年的价值观轮回中,我们能看到什么?我们的青年该打造怎样的梦想?我们的青年榜样又该是什么模样?这一切的问题,对我这样一个经历过中国坎坷发展的50多岁的人来说,心中充满了忧虑,又充满了期望。
文摘 插图:


现场2 选手登场
心在哪里,你的财富就在哪里。不论你们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怎样的逆境、怎样的迷茫,都要相信这句至理名言: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你们就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到有用的资源、美好的事物以及幸福的生活。
[刘洪宇自述]
2003年,从四川大学毕业,我并没有穿上白大褂,我喜欢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我事业上的第一桶金。我乐观幽默,脚踏实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可行就马上去做,而且做到更好。我发现现代农业商机,于是我回到家乡开始种地种菜。曾经的汗水,泪水都在我一觉醒来后灰飞烟灭,我做的就是Go,Go,Go……
刘洪宇:大家好,我是刘洪宇。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观众看你这个节目之后会很喜欢你的。
刘洪宇:对,特别是女孩子。
主持人:这么自信,什么人不喜欢你。
刘洪宇:……
[龚晓思自述]
有人说我是富二代,我认为我是创业者,创业的血液从我懂事起就流淌在我身体的每一条血管里。我从小和父母来到成都,我看到他们白手起家,打拼辛苦,很艰辛,我也是天生的创业者和梦想者。13岁那年,我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棋艺大师,我17岁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我要像棋子一样站立着,永远不会倒下,从五光十色的纽约、香港,回到了钢筋水泥建筑工人的事业中来,前者留下我虚荣的自己,而后者才是脚踏实地的开始,它们都是我的兄弟和姐妹。对于我来说,人生就像做事业一样,很多时候它跟着你,学会诚实,学会坦然和宽容。
龚晓思:大家好。
主持人:你是完美的人吗?
龚晓思:我不是完美的人,但是我是个追求完美的人。
主持人:你为什么来这里?
龚晓思:我今天发现成都,特别在认识了我们其他两位年轻创业选手之后,我觉得我属于这个地方,我属于我的家乡,我属于我的祖国。
[王庆自述]
大家好,我是王庆,我是新疆人,人家都说我有点玩世不恭,我想做一些让别人有点吃惊的事情。我一直希望能留在成都,创造自己的事业,现在我终于做到了,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发了网络公司,专业开发项目,走自己的路也要选择最有挑战性的。我觉得我越来越像个成都人,越来越爱这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我的口号,一起创造快乐,打造一流的网上企业,我一定能成功。
主持人:为什么当时一毕
……
后记 写这篇博文是有风险的。
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章子怡,而龚晓思几乎无人知晓。
在这个演艺明星主宰青年人梦想的时代,当曾轶可带着特有的“绵羊音”站在聚光灯下接受90后的欢呼和谩骂,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悲哀。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哪怕存在多数很荒谬。
由于我的青春岁月适逢理想旗帜迎风飘扬的80年代,支撑生命的信念往往是一些很形而上的想法,由于后来单位距离北京著名精神病院安定医院很近,当功利主义全面驾临世界之后,便成了永远不敢言说的秘密——我怕因此住院。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想法超越了简单的物质欲望和成功主义。这也成了内心深处与更年轻一代深深的认知鸿沟。年龄上他们很“IN,我们很“OUT”。我们注定会被淘汰,但被这样的人淘汰真有些江山不幸诗家幸的意思。直到几天前,我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看到一个名为《青年创业中国强》的节目,反讽的是,这样契合实际且符合主流价值的节目是无法与快乐女生PK收视率的。但我还是认真看了一下,一个来自成都的23岁的女孩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叫龚晓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