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军校德育论

发布时间: 2010-02-23 23:01:26 作者:

 军校德育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02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
ISBN:7801374665
条形码:978780137466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为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总政治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紧密结合部队的实际,适时颁布了《军人道德规范》,作为全军官兵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军委主席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军队道德建设一贯高度重视,要求军队“不仅在政治上要十分坚定,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必须保持纯洁”。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特殊的武装集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军队在道德建设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军队院校是培养我军未来军事人才的摇篮,军校德育是我军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军道德建设的水平。因此,加强军校德育建设便成为军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目录
军校德育目标定位
第一章 军校德育目标定位的新观念
一 确立德育是诸育之首的新观念
二 确立提高全面素质的德育质量观
三 确立新的学员观和德育主体观
四 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观念
五 确立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观念
六 确立德育结构中平等原则的新观念

第二章 军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原则
一 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原则
二 目标定位的实践性原则
三 目标定位的动态性原则
四 目标定位的个性化原则

第三章 影响军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因素
一 影响军校德育目标定位的恒常因素
二 影响军校德育目标定位的变动因素

第四章 新世纪军校德育目标的基本定位
一 一般目标定位
二 特殊目标定位

军校德育队伍对象

第五章 军校德育对象的素质现状与结构分析
一 军校德育对象现状研究的意义
二 军校德育对象的主体性
三 军校德育对象的个体适应性
四 军校德育对象的品德结构
五 军校德育对象的智能结构
六 军校德育对象的自我意识
七 军校德育对象的个性发展特征
八 军校德育对象的心理特点
九 军校德育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
十 军校德育对象的身体素质

第六章 军校德育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 树立两个新观念
二 挑战与对策

军校德育内容设置

第七章 充实军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 突出理论教育
二 强化品德教育
三 注重人格教育
四 重视能力教育

第八章 拓展军校德育内容的新领域
一 普及法律教育
二 深化心理教育
三 加强形势教育
四 重视日常教育

军校德育途径方法

第九章 军校德育实施的观念转变
一 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二 从“独唱”到“合唱”的转变
三 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
四 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第十章 拓宽军校德育实施的途径
一 完善管理教育育人的途径
二 加强实践教育育人的途径
三 重视校园文化育人的途径
四 开拓网络教育育人的途径
五 开发咨询教育育人的途径

第十一章 变革军校德育实施的方法
一 说理教育法
二 榜样示范法
三 情感陶冶法
四 对话提高法
五 心理咨询法

第十二章 军校德育途径和方法实施的要求
一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三 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能力教育和道德践行教育相结合
四 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教育相结合
五 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

军校德育管理评估

第十三章 军校德育管理
一 研究军校德育管理的必要性
二 军校德育管理的含义、内容和特点
三 军校德育管理的过程和原则
四 军校德育管理的意义

第十四章 军校德育评估
一 军校德育评估的误区
二 军校德育评估概述
三 军校德育工作评估
四 军校学员思想品德评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新世纪之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提出“以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后。又深谋远虑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从而把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了战略性的地位。为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总政治部参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紧密结合部队的实际,适时颁布了《军人道德规范》,作为全军官兵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军委主席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军队道德建设一贯高度重视,要求军队“不仅在政治上要十分坚定,始终不渝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必须保持纯洁”。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特殊的武装集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军队在道德建设上必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军队院校是培养我军未来军事人才的摇篮,军校德育是我军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军道德建设的水平。因此,加强军校德育建设便成为军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对于军队院校来说,军校德育工作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一个有待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领域。从实践上说,由于军队特殊的院校管理体制,并不存在一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队伍,这项工作是由政工干部和政治理论教员兼任的,因而工作的强度。
文摘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核心问题。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军校大学生的成长来说,价值观的取向将决定其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军人。价值观的形成虽然要受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自身的文化素质却是一个具有某种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正确价值取向,是同历史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有实现这种价值的真正的自由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从丰富的历史知识中吸取养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曾说过:“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他把要懂得历史直接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是对史学功能的深化和创新。对军校大学生来说,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深刻理解,懂得近代中国对救亡自强之路的艰辛探索及其所做出的历史性选择,从而真切地把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主旋律的时代脉搏,自觉地将人生的价值取向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事实表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同科学的历史观紧密相关。一个人具有历史的自觉,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品格。
后记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军队重点课题“军校学员德育系列工程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由任军、李丽华负责,参加者均为政治理论教员,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历经数载努力终于完成了课题的初步研究。军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在考虑本书的结构时颇费思量,最后我们采取了相对灵活的篇章组合结构,将军校德育分为目标定位、对象队伍、内容设置、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估五个子系统分别加以研究,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和探讨军校德育的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五个子系统相对独立,相互间又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较好地体现了军校德育的重要环节。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叙述中各篇内容难免有童复的地方,为了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相对独立和完整,只好容忍这种不如意的地方。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