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年谱

发布时间: 2010-02-23 23:11:45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年谱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588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801377540
条形码:97878013775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和探讨了军事和战争问题,撰写了大量专题文章和战争评论,提出了一系列揭示武装斗争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原理、原则和论断,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张树德,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师职研究员,上校。辽宁人,1962年4月生。1983年大学毕业。曾任大连陆军学院司令部工作教研室、第一战术教研室教员,主要从事军事思想、古代兵法、我军军战史的教学工作。1988年,考入军事科学院,攻读军事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于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思想、军事战略和国际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全军重大课题《毛泽东军事文集》(六卷本)、《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分卷)、《邓小平军事文集》(三卷本)、“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系统”、《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认识论方法论》、《毛泽东大战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新论》等编著和诠释工作。个人主要著作有:《毛泽东与古典军事典籍》、《国外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恩格斯军事年谱》等著作20余部,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论文130余篇。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多次获全国、全军、军事科学院军事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目录
1840年
1841年
1842年
1843年
1844年
1845年
1846年
1847年
1848年
1849年
1850年
1851年
1852年
1853年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7年
1858年
1859年
1860年
1861年
1862年
1863年
1864年
1865年
1866年
1867年
1868年
1869年
1870年
1871年
1872年
1873年
1874年
1875年
1876年
1877年
1878年
1879年
1880年
1881年
1882年
1883年
1884年
1885年
1886年
1887年
1888年
1889年
1890年
1891年
1892年
1893年
1894年
1895年
后记
……
序言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国际工人运动的导师,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马克思(1818~1883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后期。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后期和垄断资本主义萌发时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丰富多彩的革命斗争和理论创作的伟大事业中,军事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长期革命实践中,曾以很大的精力研究和探讨了军事和战争问题,撰写了大量专题文章和战争评论,提出了一系列揭示武装斗争本质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原理、原则和论断,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1845年2月,恩格斯在爱北斐特发表的两篇演说中,探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常备军对经济建设的影响,阐明了军队在共产主义社会将不复存在的原因。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并且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83页)而这一矛盾“第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前)。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时向全世界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就是运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以建立无产阶级自身的统治。
文摘 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第一次对军事学术的发展做了唯物主义的解释,通过力量对比的精确分析,提出了军事发展前景的一系列科学论断。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队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任何一国军队的组织形式和战斗素质都取决于该国的社会制度。文中还对无产阶级胜利后,建立什么样的军队提出了设想。恩格斯指出:“现代的作战方法是法国革命的必然产物。它的前提是资产阶级和小农的社会和政治的解放。”“现代作战体系的前提的这个普遍的平均的文化水平”是和军队的运动性相联系的。“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增长了的生产力是拿破仑作战方法的前提;新的生产力也必定是作战方法上每次新的改进的前提”。
恩格斯分成5个部分从军事上分析了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及其展望。第1部分,回顾了联军1792年至1794年的对法战争,认为,1794年的法国将军们虽然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比敌方将军们要高明得多。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的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比其他封建国家要进步多。第2部分,阐述神圣同盟国家的军事发展状况,俄国是神圣同盟的中心,俄国军队是神圣同盟军队的核心;沙皇实际上是各国军队的主帅。
后记 2000年11月,拙作《恩格斯军事年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本人即转向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史》的研究和写作工作,由于目前这类选题一直不被列入正式的科研计划之中,因此,自己只能在完成繁忙的计划内选题外,去进行这件较为繁重的、但却自认为意义很大的理论创作活动。尽管面对厚厚的5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其他文献,如《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5卷本)以及多部传记等方面的历史材料,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次却感到心情有些沉重,我深深认识到,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人数日益减少的今天,不是仅凭勇气就能完成的。我牢记一位哲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门致富的学说。没有甘于清苦、坐冷板凳的意志,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的。同样,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也不是一门创收的科学,它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更需要一种信念所支撑着的理性,正像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为创造人类的理论而踏穿地板的那种精神一样。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一门科学,因而对待它的研究也来不得半点虚假。当我拿起笔开始着手创作《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史》的时候,我不禁感到,要完成这部著作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还须下相当大的努力,还需做许多新的研究。当我重新(这些年我常这样过)一页一页地翻着、思考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篇篇论著的时候,我不仅为他们创立伟大的理论所付出劳动而惊叹,同时也为他们理论的深奥所折服。这种折服使得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写作计划,采取更加谨慎的和科学的态度。
读书人网 >哲学

热点推荐